大學生生涯信念現(xiàn)狀及其基于生涯混沌理論的團體干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5 14:31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生涯信念現(xiàn)狀及其基于生涯混沌理論的團體干預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生涯信念 生涯混沌理論 完美匹配 調查 團體干預
【摘要】:生涯信念是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有關生涯發(fā)展方面的想法。本文設計兩個研究,對大學生的生涯信念進行調查和團體干預。研究一采用曾維希編制的《大學生生涯信念自評量表》對507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1)大學生非理性生涯信念的檢出率分別是:盲從成功為13.01%、忽視規(guī)劃為8.88%、路徑定勢為21.10%、角色定勢為34.52%、盲目樂觀為19.33%、完美匹配為61.93%、工作至上為20.71%、依賴他人為10.26%、決策了結為53.25%、職場幻象為14.60%、考試依賴為24.85%、絕對把握為56.61%和性別刻板為7.10%;(2)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盲目樂觀、依賴他人、職場幻象、考試依賴和性別刻板維度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其它的生涯信念維度未顯示顯著性差異。在盲目樂觀維度,男生的均值顯著高于女生的均值;在依賴他人維度,女生的均值顯著高于男生的均值;在職場幻象維度,女生的均值顯著高于男生的均值;在考試依賴維度,男生的均值顯著高于女生的均值;在性別刻板維度,男生的均值顯著高于女生的均值。(3)不同專業(yè)(文理)的大學生在盲目樂觀、依賴他人、考試依賴和性別刻板維度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而在其它的生涯信念維度上未顯示顯著性差異。在盲目樂觀維度,理科學生的均值顯著高于文科學生的均值;在依賴他人維度,文科學生的均值顯著高于理科學生的均值:在考試依賴維度,理科學生的均值顯著高于文科學生的均值;在性別刻板維度,理科學生的均值顯著高于文科學生的均值。(4)不同年級(低年級和高年級)大學生在忽視規(guī)劃、依賴他人和考試依賴維度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而在其它的生涯信念維度上暫時未檢驗出高低年級之間存在的顯著性差異。在忽視規(guī)劃維度,低年級學生的均分明顯高于高年級學生。在依賴他人維度,低年級學生的均分高于高年級學生的均分。在考試依賴維度,低年級學生的均分明顯高于高年級學生。研究二使用基于生涯混沌理論的5種輔導技術對28名被試的完美匹配信念進行團體干預,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每組各14人。5種輔導技術分別是:寓言法、影響圈法、榜樣法、蝴蝶模型法和電影法。這些技術分別反映生涯混沌理論的復雜性、變化性、偶然性和非線性。完美匹配信念反映出大學生對于生涯選擇的完美與苛刻的期待,高分者認為只有找到最匹配、最適合自己的職業(yè)才有積極的生涯發(fā)展。研究發(fā)現(xiàn):(1)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完美匹配信念水平在輔導前無明顯差異:(2)實驗組的完美匹配信念水平在輔導后顯著低于控制組;(3)干預后實驗組的完美匹配信念水平與干預前相比顯著降低:(4)干預效果具有一周的延時效應。
【關鍵詞】:生涯信念 生涯混沌理論 完美匹配 調查 團體干預
【學位授予單位】:揚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48.4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7
- 引言7-9
- 1. 研究背景7
- 2. 研究目的7-8
- 3. 研究意義8-9
- 3.1 理論意義8
- 3.2 實踐意義8-9
- 第一章 文獻綜述9-17
- 1. 生涯信念9-15
- 1.1 生涯信念的概念9
- 1.2 生涯信念的作用9
- 1.3 生涯信念的測量9-12
- 1.3.1 生涯信念調查表9-10
- 1.3.2 生涯信念檢核量表10
- 1.3.3 生涯信念調查表(中文版)10-11
- 1.3.4 華人大學生職業(yè)信念量表11
- 1.3.5 大學生生涯信念自評量表11
- 1.3.6 生涯信念測驗的評述11-12
- 1.4 生涯信念的調查12-13
- 1.5 生涯信念的干預13-15
- 1.5.1 認知行為療法13
- 1.5.2 箱庭療法13-14
- 1.5.3 生涯混沌理論輔導法14-15
- 2 問題提出與研究創(chuàng)新15-17
- 2.1 問題提出15-16
- 2.2 研究創(chuàng)新16-17
- 第二章 大學生生涯信念調查研究17-29
- 1. 研究目的17
- 2. 研究假設17
- 3. 研究方法17-19
- 3.1 被試17
- 3.2 工具17-19
- 3.2.1 大學生生涯信念自評量表的信效度17
- 3.2.2 大學生生涯信念自評量表的維度17-19
- 4. 結果19-22
- 4.1 大學生生涯信念的總體特點19-20
- 4.2 大學生生涯信念的性別差異比較20
- 4.3 大學生生涯信念的專業(yè)差異比較20-21
- 4.4 大學生生涯信念的年級差異比較21-22
- 5. 討論與分析22-28
- 5.1 大學生生涯信念的總體特點分析22-25
- 5.2 大學生生涯信念的性別差異分析25-26
- 5.3 大學生生涯信念的專業(yè)差異分析26-27
- 5.4 大學生生涯信念的年級差異分析27-28
- 6. 結論28-29
- 第三章 大學生完美匹配信念的團體干預研究—生涯混沌理論視角29-44
- 1. 研究目的29
- 2. 研究假設29
- 3. 研究方法29-37
- 3.1 被試29
- 3.2 工具29
- 3.3 研究設計29-37
- 3.3.1 干預提綱29-30
- 3.3.2 干預機制30-31
- 3.3.3 干預過程31-37
- 4. 結果37-39
- 4.1 實驗組和控制組輔導前生涯信念的差異比較37-38
- 4.2 實驗組和控制組輔導后生涯信念的差異比較38
- 4.3 實驗組輔導前后生涯信念的差異比較38
- 4.4 實驗組延時測量和控制組延時測量的差異比較38-39
- 5. 討論與分析39-43
- 5.1 從復雜性視角,使用寓言法干預完美匹配生涯信念39-40
- 5.2 從復雜性視角,使用影響圈法干預完美匹配生涯信念40
- 5.3 從變化性視角,使用榜樣法干預完美匹配生涯信念40-41
- 5.4 從偶然性視角,使用蝴蝶模型法干預完美匹配生涯信念41-42
- 5.5 從非線性視角,使用電影法干預完美匹配生涯信念42-43
- 6. 結論43-44
- 第四章 綜合討論與總結論44-47
- 1. 綜合討論44-46
- 1.1 研究反思44-45
- 1.1.1 調查部分44
- 1.1.2 干預部分44-45
- 1.2 研究的局限性45
- 1.3 進一步研究方向45-46
- 2. 總結論46-47
- 參考文獻47-49
- 中文文獻47-48
- 外文文獻48-49
- 附錄49-57
- 附錄一 大學生生涯信念自評量表49-52
- 附錄二 乒乓球寓言52-53
- 附錄三 榜樣的事跡簡介53-54
- 附錄四 15個常見偶然事件54-55
- 附錄五 制作和修正蝴蝶模型的步驟55-56
- 附錄六 電影簡介56-57
- 致謝57-58
- 碩士期間課題研究及論文發(fā)表58-5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萬明鋼,張軍梅;漢族、回族高中生生涯規(guī)劃與發(fā)展的跨文化研究[J];心理學探新;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曾維希;;大學生的非理性生涯信念:維度與測評[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吳海濤;大學生生涯信念現(xiàn)狀及其基于偶然學習理論的干預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2 蘇晨;大學生生涯信念現(xiàn)狀及其基于生涯混沌理論的團體干預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3 彭思敏;企業(yè)員工生涯信念與就業(yè)能力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4 王雪嬌;大學生生涯信念與生涯決策困難之關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9178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91789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