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留守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與孤獨感及攻擊性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23 22:09

  本文關鍵詞:留守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與孤獨感及攻擊性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留守小學生的自我意識水平與孤獨感及攻擊性的關系,比較了留守小學生與非留守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孤獨感和攻擊性的差異,以及留守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孤獨感、攻擊性的性別差異,并探討了小學生留守與否對自我意識水平與孤獨感及攻擊性的關系是否存在調節(jié)效應。通過上述調查,期待能提出一些促進留守小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減少其孤獨感和攻擊性的建議,從而增進其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以河北省平山縣3-6年級小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平山縣溫塘鎮(zhèn)、古月鎮(zhèn)、下槐鎮(zhèn)的687名(其中留守兒童301名、非留守兒童386名)在校小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采用蘇林雁等人修訂的Piers-Harris兒童自我意識量表、劉平等人編譯的Asher兒童孤獨感量表以及劉俊升等修訂的Buss-Perry攻擊問卷作為調查工具,運用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相關及回歸分析、amos路徑分析等統(tǒng)計方法對所搜集數(shù)據進行數(shù)據處理和分析。調查結果如下:1、留守小學生與非留守小學生相比較,留守小學生自我意識中的“行為”和“幸福與滿足”兩個因子顯著低于非留守小學生;留守小學生的孤獨感顯著強于非留守小學生,而留守小學生與非留守小學生的攻擊性則沒有顯著差異。2、留守小學生內部間進行比較,女生自我意識中的“行為”、“智力與學!、“合群”三個因子要顯著高于男生,自我意識水平不存在留守時間和年級差異;留守小學生的孤獨感均不存在性別、留守時間和年級差異;留守小學生男生的攻擊性比女生強烈,尤其是身體攻擊差異極其顯著,留守小學生的攻擊性存在年級差異但在留守時間上不存在差異。3、留守小學生的自我意識水平可以顯著的負向預測留守小學生的孤獨感和攻擊性。4、小學生留守與否對自我意識水平與攻擊性的關系具有調節(jié)作用。
【關鍵詞】:留守小學生 自我意識水平 孤獨感 攻擊性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44.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1 文獻綜述10-15
  • 1.1 留守兒童10-11
  • 1.2 留守兒童的自我意識11-12
  • 1.3 留守兒童的孤獨感12
  • 1.4 留守兒童的攻擊性12-13
  • 1.5 留守兒童自我意識水平與孤獨感、攻擊性關系研究13-15
  • 2 問題提出與研究假設15-17
  • 2.1 問題提出15
  • 2.2 研究假設15
  • 2.3 研究意義15-17
  • 3 研究方法17-20
  • 3.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17-18
  • 3.2 研究工具18-19
  • 3.2.1 Piers-Harris兒童自我意識量表(PHCSS)18
  • 3.2.2 兒童孤獨感量表18-19
  • 3.2.3 BPAQ攻擊性問卷19
  • 3.3 數(shù)據分析方法19-20
  • 4 研究結果20-34
  • 4.1 留守小學生與非留守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孤獨感和攻擊性差異20-21
  • 4.2 留守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的性別、留守時間和年級差異21-23
  • 4.3 留守小學生孤獨感的性別、留守時間和年級差異23-25
  • 4.4 留守小學生攻擊性的性別、留守時間和年級差異25-27
  • 4.5 留守小學自我意識水平、孤獨感、攻擊性的相關分析27-28
  • 4.6 留守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與孤獨感及攻擊性間的關系28-34
  • 4.6.1 留守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與孤獨感的回歸分析28
  • 4.6.2 留守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與攻擊性的回歸分析28-29
  • 4.6.3 留守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與孤獨感、攻擊性的中介和調節(jié)作用分析29-30
  • 4.6.4 小學生留守與否在自我意識水平與孤獨感間的調節(jié)作用分析30-32
  • 4.6.5 小學生留守與否在自我意識水平與攻擊性間的調節(jié)作用分析32-34
  • 5 分析與討論34-38
  • 5.1 留守小學生與非留守小學生基本數(shù)據描述34
  • 5.2 留守小學生與非留守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孤獨感和攻擊性的差異34-35
  • 5.3 留守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孤獨感、攻擊性的性別、年級、留守時間差異分析35-36
  • 5.4 留守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與孤獨感及攻擊性的關系分析36-38
  • 6 結論38-39
  • 7 研究不足和對策建議39-42
  • 7.1 研究不足39
  • 7.2 對策建議39-42
  • 7.2.1 對留守小學生父母的建議39-40
  • 7.2.2 對學校的建議40
  • 7.2.3 對社會的建議40-42
  • 參考文獻42-45
  • 附錄45-51
  • 后記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曉東,朱廣斌;哲學:文化的最高自我意識[J];唯實;2002年12期

2 黃振地;論“自我意識”的哲學演變[J];大連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3 郭遠兵;;自我意識的研究概述[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4 馮曉杭;張向葵;;自我意識情緒:人類高級情緒[J];心理科學進展;2007年06期

5 周貴華;;簡論自我和自我意識[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6 郝善學;;論女大學生健全自我意識的構建[J];中華文化論壇;2008年S1期

7 韓笑;;教學要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J];才智;2010年33期

8 江午奇;;自我意識理論的歷史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1年11期

9 羅志慧;;論大學生健康的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3期

10 胡亞兵;;如何引導大學生樹立健康的自我意識[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Z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田守銘;;自我意識與大學生的自我教育[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2 張永紅;;喚起孩子的自我意識[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王仁欣;;論自我意識發(fā)生和發(fā)展的若干問題——與“談談關于正確理解青年的自我意識及其發(fā)展”商榷有關問題[A];全國第五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4年

4 馬q諛,

本文編號:47643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47643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fd9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