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視角的莊子攖寧解
發(fā)布時間:2024-03-23 12:19
"攖寧"乃是《莊子·大宗師》中提出的一種境界理念,用以形容得道者不為外在紛仍所擾而能保持內(nèi)在之定靜心。莊子攖寧觀以卮言的敘事喻顯了這樣的至理,即以宇宙的想象力觀待萬物,以虛闊之境界心映照死生,則一切紛擾都將因洞明玄覽而無撓吾心。"心"有定持、主宰、正定功能,能夠以其境界形態(tài)超越外物攖擾。作為心-物關系的境界化表達,莊子攖寧觀的實質(zhì)是要人通過"心-物"→"道-物"→"心-道"→"心-物"的認知序列實現(xiàn)自身的境界性升華,而至于攖寧境界之實現(xiàn),則不可避免地需做知止、外物及去成心的工夫努力。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攖寧”的語境及其思想蘊涵
1.1 “攖寧”之古義探源
1.2 攖寧之為“德”
2 卮言的敘事與宇宙想象力
3 “攖寧”與莊子的“心-物”關系論
4 攖寧境界生成的工夫路徑
4.1 心之知止
4.2 外物的工夫持守
4.3 去成心的虛、忘之道
5 結論
本文編號:3935911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攖寧”的語境及其思想蘊涵
1.1 “攖寧”之古義探源
1.2 攖寧之為“德”
2 卮言的敘事與宇宙想象力
3 “攖寧”與莊子的“心-物”關系論
4 攖寧境界生成的工夫路徑
4.1 心之知止
4.2 外物的工夫持守
4.3 去成心的虛、忘之道
5 結論
本文編號:39359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93591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