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中期社交焦慮的發(fā)展、適應功能及其作用機制
發(fā)布時間:2017-05-17 18:29
本文關鍵詞:兒童中期社交焦慮的發(fā)展、適應功能及其作用機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兒童社交焦慮通常是指在陌生人群或需要互動交際的環(huán)境中,表現出持久的緊張焦慮,并因此害怕社交產生回避行為。社交焦慮癥狀的出現時間通常為兒童期,進入青春期至成人期,社交焦慮癥狀可能演變?yōu)樯缃唤箲]癥,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學業(yè)乃至生活。兒童的社交焦慮癥狀通常受到兒童年齡、性別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有社交焦慮社交癥狀的兒童適應多不良。應對策略是個體在壓力事件中,通常采取的應對方式和策略。研究者指出,社交焦慮兒童更傾向于使用情緒化應對策略。已有研究發(fā)現,情緒化應對策略與不良的適應結果相聯系,如同伴拒絕和排斥,厭學、逃學導致學校能力受到影響等。因此應對策略的使用可能是社交焦慮和適應結果的中介變量。本研究主要探討在兒童期,社交焦慮的發(fā)展,適應結果,以及社交焦慮、適應結果和情緒化應對策略之間關系的內部機制變化。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分三個相互獨立又互相關聯的研究組成。研究一對1485名3-8年級學生進行調查,使用兒童社交焦慮量表修訂版(SASCR)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量表進行施測,探查社交焦慮的發(fā)展特點及其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二對991名3-4年級的兒童進行為期一年的追蹤調查。在兒童3-4年級(T1)時,請他們填寫兒童社交焦慮量表修訂版(SASCR)、兒童抑郁量表(CDI),并進行同伴提名,同時請教師填寫教師評價量表(TCRC)。在兒童4-5年級(T2)時,請兒童和教師再次填寫以上問卷,探查社交焦慮和適應之間的相互預測關系。研究三對594名4-6年級學生進行調查,請他們填寫兒童社交焦慮量表修訂版(SASCR)、兒童抑郁量表(CDI)、應對策略的自評量表(SRCS),并進行同伴提名,同時請教師填寫教師評價量表(TCRC),探查情緒應對策略在社交焦慮和適應關系間的中介作用。使用通過方差分析、交叉滯后回歸分析以及中介分析等方法得到如下結果:(1)在橫斷研究中,兒童的社交焦慮水平存在明顯性別差異,女孩的社交焦慮水平高于男孩,不同年級兒童的社交焦慮水平不存在顯著差異。在縱向研究中,社交焦慮水平隨著兒童年級上升而下降。前測時不同年級兒童的社交焦慮水平不存在顯著差異,后測時,升入5年級兒童的社交焦慮水平高于升入4年級的兒童。同時,社交焦慮水平存在年級和性別的交互作用,施測一年前后高年級男孩的社交焦慮水平與低年級男孩沒有顯著差異,施測一年前后高年級女孩的社交焦慮水平顯著高于低年級女孩。(2)父母教養(yǎng)方式可以預測兒童的社交焦慮水平,父母的權威教養(yǎng)方式是保護性因素,心理控制和專制教養(yǎng)方式是危險性因素。(3)兒童的適應情況存在性別差異,女孩的同伴接納、學校能力高于男孩,男孩的抑郁水平高于女孩。相比于其他兒童,社交焦慮兒童存在適應不良問題,同伴接納偏低,抑郁水平偏高,學校能力偏低。(4)社交焦慮與抑郁、社交焦慮與學校能力之間互為因果關系,但是社交焦慮與同伴接納之間并不存在互為因果關系,前測同伴接納可以預測后測的社交焦慮,但是前測社交焦慮不能預測后測的同伴接納。(5)情緒化應對策略,在兒童的社交焦慮與兒童抑郁、學校能力關系中,都起著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量均達到48%,在兒童社交焦慮與同伴接納關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關鍵詞】:社交焦慮 應對策略 適應情況 中介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4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研究綜述10-19
- 1. 社交焦慮的概念10
- 2. 社交焦慮的發(fā)展10-11
- 3. 社交焦慮的測量工具11-12
- 4. 社交焦慮的研究12-16
- 4.1. 社交焦慮的影響因素12-13
- 4.2. 社交焦慮與適應的關系13-14
- 4.3. 社交焦慮影響適應的機制:情緒應對策略的作用14-16
- 5. 問題提出16-17
- 6. 研究假設17-18
- 7. 研究意義18-19
- 第二章 實證研究19-41
- 研究一 社交焦慮的發(fā)展特點及其與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19-25
- 1. 研究目的19
- 2. 研究方法19-20
- 3. 研究結果20-23
- 4. 討論23-24
- 5. 結論24-25
- 研究二 社交焦慮與心理、學校、社會適應的相互預測關系25-34
- 1. 研究目的25
- 2. 研究方法25-27
- 3. 研究結果27-31
- 4. 討論31-33
- 5. 結論33-34
- 研究三 情緒化應對策略在社交焦慮和適應變量關系間的中介作用34-41
- 1. 研究目的34
- 2. 研究方法34-36
- 3. 研究結果36-39
- 4. 討論39-40
- 5. 結論40-41
- 第三章 分析與討論41-45
- 1. 社交焦慮的發(fā)展情況41-42
- 2. 社交焦慮的適應結果42-43
- 3. 情緒化應對策略在社交焦慮和適應結果關系間的作用機制43-44
- 4. 研究不足與展望44-45
- 第四章 研究結論45-46
- 參考文獻46-52
- 附錄52-55
- 致謝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季建林;;社交焦慮障礙的藥物治療[J];世界臨床藥物;2009年04期
2 俞大維,李旭;兒童抑郁量表(CDI)在中國兒童中的初步運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年04期
3 姚泥沙;李松蔚;錢銘怡;余紅玉;林沐雨;王小玲;楊鵬;;高社交焦慮個體對正性面孔的解釋偏差[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2年09期
4 杜啟峰;于妍;李功迎;朱海兵;;社交焦慮障礙的遺傳流行病學研究現狀[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2年23期
5 李丹;宗利娟;劉俊升;;外化行為問題與集體道德情緒、集體責任行為之關系:班級氛圍的調節(jié)效應[J];心理學報;2013年09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劉彩霞;小學兒童師生關系與其焦慮狀況的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淑鳳;5歲兒童社會認知與同伴接納的相關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兒童中期社交焦慮的發(fā)展、適應功能及其作用機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41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4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