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對青少年抑郁癥自我傷害的影響作用 ——低頻刺激右背外側前額葉療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5-08 09:26
自我傷害行為,包括自殺行為和非自殺性自傷行為,在青少年抑郁癥患者中較常見。為探索更適合青少年的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確定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對青少年抑郁癥自我傷害行為意圖的治療是否有效,本文關注青少年自我傷害的神經生物學相關形成機制,及現(xiàn)有重復經顱磁刺激對伴有自我傷害行為或意圖的抑郁癥青少年的治療進展,并收取有自我傷害行為意圖的青少年抑郁癥患者,設計治療方案完成為期兩周的治療,分析和對照治療效果,為有自我傷害行為及意圖的青少年抑郁癥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一、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針對抑郁癥青少年的非自殺性自傷行為意圖的研究。目的:探討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作用于右背外側前額葉(DLPFC)治療青少年抑郁癥患者的效果,以及是否能減輕患者的非自殺性自傷(NSSI)行為和意圖。方法:在隨機、單盲、真假對照試驗中,55例平均年齡16.75歲(n=55,SD=2.51,range=13-21)的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在治療前后采用漢密爾頓24項抑郁量表(HAMD24)、抑郁自評量表(SDS)和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行為和功能量表(ANSSIQ)進行評估。患者共分為四組:用藥真刺激組、用藥假刺激組、...
【文章頁數】: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對照表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青少年抑郁癥自我傷害的研究進展
1.2.1 青少年抑郁癥自我傷害行為和觀念的產生機制
1.2.2 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青少年抑郁癥
1.2.3 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青少年抑郁癥自我傷害的現(xiàn)狀
1.2.4 展望
1.3 本文貢獻與創(chuàng)新
第二章 低頻重復經顱磁對青少年抑郁癥自我傷害意念的影響
2.1 研究一:低頻r TMS治療對青少年抑郁癥NSSI行為意圖的影響
2.1.1 研究目的
2.1.2 對象與方法
2.1.3 結果
2.1.4 討論
2.1.5 結論
2.1.6 本研究不足
2.2 研究二:低頻r TMS治療對青少年抑郁癥自殺意念的影響
2.2.1 研究目的
2.2.2 對象與方法
2.2.3 結果
2.2.4 討論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研究生在讀期間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強度高頻率重復經顱磁刺激對抑郁癥自殺意念的療效[J]. 朱俊娟,張?zhí)旌?張玲,徐麗華,魏燕燕,唐鶯瑩,王繼軍.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9(05)
[2]中學生抑郁情緒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徐海婷,李潔,李紅娟,張啟錄,高家民,宋紀英,尹相菊,陳景旭. 四川精神衛(wèi)生. 2019(02)
[3]伴與不伴非自殺性自傷抑郁障礙青少年的沖動和自我意識對照研究[J]. 陸心傳,朱峰,劉艷秋,高蓉,劉璐璐,胡金濤,王丹,劉金華,朱龍軍,杜向東.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8(05)
[4]1990-2016年中國青少年死亡率及主要死因變化[J]. 徐榮彬,溫勃,宋逸,羅冬梅,董彥會,董彬,馬軍. 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8 (08)
[5]重復經顱磁刺激對抑郁癥狀及自殺傾向的干預作用[J]. 宮媛,胡小芳,趙錦成. 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 2018(05)
[6]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行為評定問卷的編制及其信效度評價[J]. 萬宇輝,劉婉,郝加虎,陶芳標.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8(02)
[7]大學生非自殺性自傷行為與抑郁、述情障礙的相關性[J]. 顧懷婷,劉根義,李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8(01)
[8]低頻經顱磁治療抑郁癥的Meta分析[J]. 王興,潘奕,沈鑫華.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7(10)
[9]抑郁癥與非自殺性自傷關系的研究進展[J]. 謝唯,況榮華,毛紹菊,唐寒梅,傅燕艷,李瑊妮,邱紅恒,朱金云,黃鵬. 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7(02)
[10]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首發(fā)青少年抑郁癥的臨床對照研究[J]. 張璐璐,黃沙沙,邵小惠. 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 2017 (02)
本文編號:3651390
【文章頁數】: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對照表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青少年抑郁癥自我傷害的研究進展
1.2.1 青少年抑郁癥自我傷害行為和觀念的產生機制
1.2.2 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青少年抑郁癥
1.2.3 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青少年抑郁癥自我傷害的現(xiàn)狀
1.2.4 展望
1.3 本文貢獻與創(chuàng)新
第二章 低頻重復經顱磁對青少年抑郁癥自我傷害意念的影響
2.1 研究一:低頻r TMS治療對青少年抑郁癥NSSI行為意圖的影響
2.1.1 研究目的
2.1.2 對象與方法
2.1.3 結果
2.1.4 討論
2.1.5 結論
2.1.6 本研究不足
2.2 研究二:低頻r TMS治療對青少年抑郁癥自殺意念的影響
2.2.1 研究目的
2.2.2 對象與方法
2.2.3 結果
2.2.4 討論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研究生在讀期間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強度高頻率重復經顱磁刺激對抑郁癥自殺意念的療效[J]. 朱俊娟,張?zhí)旌?張玲,徐麗華,魏燕燕,唐鶯瑩,王繼軍.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9(05)
[2]中學生抑郁情緒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徐海婷,李潔,李紅娟,張啟錄,高家民,宋紀英,尹相菊,陳景旭. 四川精神衛(wèi)生. 2019(02)
[3]伴與不伴非自殺性自傷抑郁障礙青少年的沖動和自我意識對照研究[J]. 陸心傳,朱峰,劉艷秋,高蓉,劉璐璐,胡金濤,王丹,劉金華,朱龍軍,杜向東.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8(05)
[4]1990-2016年中國青少年死亡率及主要死因變化[J]. 徐榮彬,溫勃,宋逸,羅冬梅,董彥會,董彬,馬軍. 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8 (08)
[5]重復經顱磁刺激對抑郁癥狀及自殺傾向的干預作用[J]. 宮媛,胡小芳,趙錦成. 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 2018(05)
[6]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行為評定問卷的編制及其信效度評價[J]. 萬宇輝,劉婉,郝加虎,陶芳標.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8(02)
[7]大學生非自殺性自傷行為與抑郁、述情障礙的相關性[J]. 顧懷婷,劉根義,李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8(01)
[8]低頻經顱磁治療抑郁癥的Meta分析[J]. 王興,潘奕,沈鑫華.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7(10)
[9]抑郁癥與非自殺性自傷關系的研究進展[J]. 謝唯,況榮華,毛紹菊,唐寒梅,傅燕艷,李瑊妮,邱紅恒,朱金云,黃鵬. 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7(02)
[10]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首發(fā)青少年抑郁癥的臨床對照研究[J]. 張璐璐,黃沙沙,邵小惠. 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 2017 (02)
本文編號:36513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51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