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情境下他人參照點及心理距離對自我-他人利益權衡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2-24 19:39
以福利權衡率(WTR)為利他程度的指標,通過3個實驗逐步深入地考察了得失情境下他人參照點及心理距離對自我-他人利益權衡的影響。實驗1的結果表明,得失情境并未改變被試的WTR。實驗2引入他人底線、現狀和目標三個參照點變量,發(fā)現被試獲益情境下的WTR高于損失情境,且WTR從高到低依次為他人臨近底線、目標和現狀;他人臨近底線時,被試在獲益情境下的WTR高于損失情境,而他人臨近現狀和目標時,個體在得失情境下的WTR無顯著差異。實驗3進一步引入心理距離變量,發(fā)現心理距離較近他人的WTR高于較遠他人,且與得失情境和參照點發(fā)生了復雜的交互效應,得失情境的主效應消失了,但總體上并未改變實驗2發(fā)現的參照點效應。這些結果對于更深入地理解得失不對稱效應、三參照點理論及社會折扣和自我-他人決策差異研究的相關發(fā)現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文章來源】:心理學報. 2020,52(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頁數】:12 頁
【部分圖文】:
我中包含多少他量表(IOS)(Aron et al,1992)
三個參照點和四個結果功能區(qū)(Wang&Johnson,2012;王曉田,王鵬,2013)
得失情境和他人參照點對WTR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理論到研究,再到應用:塞勒及其貢獻[J]. 劉永芳,范雯健,侯日霞. 心理科學進展. 2019(03)
[2]親社會行為的階層差異:施與受的雙重視角[J]. 趙華麗,徐鳳嬌,郭永玉,舒首立.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8(05)
[3]環(huán)境損益的社會折扣:利他人格的影響[J]. 何貴兵,楊鑫蔚,蔣多. 心理學報. 2017(10)
[4]心理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J]. 徐富明,蔣多,張慧,李歐,孔詩曉,史燕偉. 心理學報. 2016(10)
[5]異性交友決策任務上為不同心理距離他人決策的風險偏好[J]. 張葳,劉永芳,孫慶洲,胡啟旭,劉毅. 心理學報. 2014(10)
[6]決策的三參照點理論:從原理到應用[J]. 王曉田,王鵬. 心理科學進展. 2013(08)
[7]任務框架及利他人格對社會折扣的影響[J]. 何貴兵,蔣多. 心理學報. 2013(10)
[8]金錢競拍任務上的風險偏好:自尊水平和性別的作用[J]. 仲軼璐,劉永芳. 心理學報. 2013(03)
[9]心理距離與決策者角色對風險決策的影響[J]. 趙秋荻,劉永芳,段婧,徐沙. 應用心理學. 2013(01)
[10]社會決策:自我利益與他人利益的權衡[J]. 蘇彥捷,張慧,張康. 心理科學. 2012(06)
本文編號:3551076
【文章來源】:心理學報. 2020,52(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頁數】:12 頁
【部分圖文】:
我中包含多少他量表(IOS)(Aron et al,1992)
三個參照點和四個結果功能區(qū)(Wang&Johnson,2012;王曉田,王鵬,2013)
得失情境和他人參照點對WTR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理論到研究,再到應用:塞勒及其貢獻[J]. 劉永芳,范雯健,侯日霞. 心理科學進展. 2019(03)
[2]親社會行為的階層差異:施與受的雙重視角[J]. 趙華麗,徐鳳嬌,郭永玉,舒首立.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8(05)
[3]環(huán)境損益的社會折扣:利他人格的影響[J]. 何貴兵,楊鑫蔚,蔣多. 心理學報. 2017(10)
[4]心理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J]. 徐富明,蔣多,張慧,李歐,孔詩曉,史燕偉. 心理學報. 2016(10)
[5]異性交友決策任務上為不同心理距離他人決策的風險偏好[J]. 張葳,劉永芳,孫慶洲,胡啟旭,劉毅. 心理學報. 2014(10)
[6]決策的三參照點理論:從原理到應用[J]. 王曉田,王鵬. 心理科學進展. 2013(08)
[7]任務框架及利他人格對社會折扣的影響[J]. 何貴兵,蔣多. 心理學報. 2013(10)
[8]金錢競拍任務上的風險偏好:自尊水平和性別的作用[J]. 仲軼璐,劉永芳. 心理學報. 2013(03)
[9]心理距離與決策者角色對風險決策的影響[J]. 趙秋荻,劉永芳,段婧,徐沙. 應用心理學. 2013(01)
[10]社會決策:自我利益與他人利益的權衡[J]. 蘇彥捷,張慧,張康. 心理科學. 2012(06)
本文編號:35510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55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