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近紅外光譜技術(shù)在說謊研究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10-09 10:39
功能性近紅外光譜技術(shù)(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是近年來新興起的一種腦成像技術(shù),其憑借生態(tài)效度高、成本低等優(yōu)勢已成為一種具有廣闊前景的測謊技術(shù)。研究者使用了被動說謊和主動說謊的實驗范式,驗證了fNIRS技術(shù)在說謊研究中的可行性和準確性,揭示了其在探討年幼兒童說謊行為和真實互動情景中自發(fā)說謊行為的神經(jīng)機制中的優(yōu)勢。未來研究應綜合運用多種指標和方法,考察說謊行為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加強真實人際互動情景下自發(fā)謊言神經(jīng)機制和兒童說謊認知發(fā)展神經(jīng)機制的研究,這將有助于揭示說謊的本質(zhì),提高測謊效力。
【文章來源】:心理科學進展. 2019,27(0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應用fNIRS研究說謊的范式
2.1 被動說謊范式
2.1.1 犯罪知識測試范式
2.1.2 假裝失憶范式
2.2 主動說謊范式
2.2.1 簡單猜硬幣朝向游戲
2.2.2 面對面博弈游戲
3 應用fNIRS研究說謊的進展
3.1 說謊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
3.1.1 兒童說謊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
3.1.2 人際互動情景中說謊的神經(jīng)機制
3.2 測謊的準確性
4 總結(jié)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fNIRS在自閉癥腦功能研究中的應用與展望[J]. 劉濤,劉星辰. 心理科學. 2017(04)
[2]近紅外光學成像在社會認知神經(jīng)科學中的應用[J]. 葉佩霞,朱睿達,唐紅紅,買曉琴,劉超. 心理科學進展. 2017(05)
[3]影響說謊行為的情境因素——基于自我概念維持理論的視角[J]. 梁靜,顏文靖,陳文鋒,傅小蘭.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6(05)
[4]自發(fā)說謊的光學腦成像研究[J]. 李放,朱繪霖,高倩倩,胡自強,郭歡,徐貴雄,何賽靈.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2)
[5]早期高級認知發(fā)展與前額葉功能發(fā)育的fNIRS研究[J]. 鄒雨晨,李燕芳,丁穎.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5(06)
[6]基于多維模式分析對說謊的腦網(wǎng)絡特征識別[J]. 蔣偉雄,劉華生,廖堅,李勇帆,王維.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15(02)
[7]說謊的非言語視覺線索[J]. 梁靜,李開云,曲方炳,陳宥辛,顏文靖,傅小蘭. 心理科學進展. 2014(06)
[8]欺騙的神經(jīng)機制和測謊應用:來自fMRI研究的證據(jù)[J]. 崔茜,蔣軍,楊文靜,張慶林. 心理科學進展. 2013(09)
[9]腦成像技術(shù)的測謊應用及其心理生理學基礎(chǔ)[J]. 董珊珊,陳飛燕,何宏建. 生物物理學報. 2013(02)
[10]腦功能成像的新方法——功能性近紅外光譜技術(shù)(fNIRS)[J]. 劉寶根,周兢,李菲菲. 心理科學. 2011(04)
博士論文
[1]欺騙行為的發(fā)展及其社會認知神經(jīng)機制[D]. 丁曉攀.華東師范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互動情景下欺騙的神經(jīng)機制初探[D]. 劉佩龍.浙江師范大學 2015
[2]說謊的發(fā)展:前額葉的作用初探[D]. 胡志善.浙江師范大學 2015
[3]說謊的練習效應、模擬犯罪情境下的說謊與坦白研究[D]. 陳昊.浙江師范大學 2013
[4]互動情境下謊言決策、反應和結(jié)果評價的神經(jīng)機制的fNIRS和ERP研究[D]. 賽李陽.浙江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26203
【文章來源】:心理科學進展. 2019,27(0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應用fNIRS研究說謊的范式
2.1 被動說謊范式
2.1.1 犯罪知識測試范式
2.1.2 假裝失憶范式
2.2 主動說謊范式
2.2.1 簡單猜硬幣朝向游戲
2.2.2 面對面博弈游戲
3 應用fNIRS研究說謊的進展
3.1 說謊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
3.1.1 兒童說謊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
3.1.2 人際互動情景中說謊的神經(jīng)機制
3.2 測謊的準確性
4 總結(jié)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fNIRS在自閉癥腦功能研究中的應用與展望[J]. 劉濤,劉星辰. 心理科學. 2017(04)
[2]近紅外光學成像在社會認知神經(jīng)科學中的應用[J]. 葉佩霞,朱睿達,唐紅紅,買曉琴,劉超. 心理科學進展. 2017(05)
[3]影響說謊行為的情境因素——基于自我概念維持理論的視角[J]. 梁靜,顏文靖,陳文鋒,傅小蘭.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6(05)
[4]自發(fā)說謊的光學腦成像研究[J]. 李放,朱繪霖,高倩倩,胡自強,郭歡,徐貴雄,何賽靈.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2)
[5]早期高級認知發(fā)展與前額葉功能發(fā)育的fNIRS研究[J]. 鄒雨晨,李燕芳,丁穎.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5(06)
[6]基于多維模式分析對說謊的腦網(wǎng)絡特征識別[J]. 蔣偉雄,劉華生,廖堅,李勇帆,王維.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15(02)
[7]說謊的非言語視覺線索[J]. 梁靜,李開云,曲方炳,陳宥辛,顏文靖,傅小蘭. 心理科學進展. 2014(06)
[8]欺騙的神經(jīng)機制和測謊應用:來自fMRI研究的證據(jù)[J]. 崔茜,蔣軍,楊文靜,張慶林. 心理科學進展. 2013(09)
[9]腦成像技術(shù)的測謊應用及其心理生理學基礎(chǔ)[J]. 董珊珊,陳飛燕,何宏建. 生物物理學報. 2013(02)
[10]腦功能成像的新方法——功能性近紅外光譜技術(shù)(fNIRS)[J]. 劉寶根,周兢,李菲菲. 心理科學. 2011(04)
博士論文
[1]欺騙行為的發(fā)展及其社會認知神經(jīng)機制[D]. 丁曉攀.華東師范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互動情景下欺騙的神經(jīng)機制初探[D]. 劉佩龍.浙江師范大學 2015
[2]說謊的發(fā)展:前額葉的作用初探[D]. 胡志善.浙江師范大學 2015
[3]說謊的練習效應、模擬犯罪情境下的說謊與坦白研究[D]. 陳昊.浙江師范大學 2013
[4]互動情境下謊言決策、反應和結(jié)果評價的神經(jīng)機制的fNIRS和ERP研究[D]. 賽李陽.浙江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262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426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