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義刻板印象認知神經機制
發(fā)布時間:2021-09-17 18:40
刻板印象是社會認知研究中最為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它是人們對于某一社會群體形成的牢固而穩(wěn)定的信念,這一信念通常指向群體的穩(wěn)定特質,并以語義圖式的形式存儲于長時記憶系統(tǒng)內。作為一種典型的社會性思維過程,它認知特點突出表現為對社會群體的自動分類和群體范疇化表征。隨著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的崛起,當前刻板印象的相關研究已逐漸深入至認知神經機制的探索,F有fMRI研究發(fā)現,大腦多個皮質區(qū)域參與到了刻板印象的加工,涉及注意系統(tǒng)、語義表征系統(tǒng)、執(zhí)行控制系統(tǒng)以及邊緣系統(tǒng)等多個神經功能系統(tǒng)。而在加工過程上,刻板印象激活引發(fā)的注意過程、語義加工過程以及抑制控制過程可以通過一定ERP成分顯示出來。鑒于已有研究發(fā)現刻板印象激活的連續(xù)加工過程同注意系統(tǒng)和語義系統(tǒng)最為密切,因此本研究采用ERP和fMRI技術,以性別刻板印象為語義內容樣本,通過兩個研究共四個實驗分別探討了語義刻板印象激活的過程機制。其中研究—主要考察語義刻板印象激活在注意加工階段的表現,著重檢驗了語義刻板印象激活與注意系統(tǒng)以及中樞工作記憶系統(tǒng)的相互影響。而研究二著重考察語義刻板印象激活與語義表征系統(tǒng)的相互聯系。其中,由于已有研究理論認為不同的意識和注意狀...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0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刻板印象及其認知加工特點
1.1 刻板印象的概念
1.1.1 刻板印象的定義
1.1.2 刻板印象與偏見的相似與區(qū)別
1.2 刻板印象的認知特點
1.2.1 自動化思維與圖式表征結構
1.2.2 社會分類與群體范疇化
第2章 刻板印象的認知神經基礎
2.1 刻板印象的認知神經基礎
2.1.1 刻板印象與注意系統(tǒng)的相互影響
2.1.2 刻板印象與語義表征系統(tǒng)的相互聯系
2.1.3 刻板印象快速激活與情緒動機系統(tǒng)的相互聯系
2.1.4 刻板信息的抑制控制與執(zhí)行控制系統(tǒng)的相互聯系
2.2 刻板印象的認知神經模型
2.2.1 種族刻板印象模型
2.2.2 社會認知鏡像神經元模型
2.2.3 社會認知雙加工神經模型
第3章 問題提出與研究方案
3.1 現有研究中的不足
3.2 本研究擬解決的問題
3.3 研究框架和實驗安排
3.3.1 研究第一階段——注意編碼階段下的刻板印象前語義加工過程
3.3.2 研究第二階段——中樞加工后期刻板印象的語義編碼和評估機制
3.4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第4章 語義刻板印象注意編碼的認知神經基礎
4.1 實驗1 語義刻板印象與后部注意系統(tǒng)的相互聯系
4.1.1 實驗目的
4.1.2 實驗方法
4.1.3 實驗結果
4.1.4 實驗討論
4.2 實驗2 刻板印象激活與工作記憶系統(tǒng)的相互聯系
4.2.1 實驗目的
4.2.2 實驗方法
4.2.3 實驗結果
4.2.4 實驗討論
第5章 語義刻板印象語義表征的認知神經基礎
5.1 實驗3 內隱和外顯語義刻板印象的加工過程比較
5.1.1 實驗目的
5.1.2 實驗方法
5.1.3 實驗結果
5.1.4 實驗討論
5.2 實驗4 內隱和外顯語義刻板印象的神經皮質基礎
5.2.1 實驗目的
5.2.2 實驗方法
5.2.3 實驗結果
5.2.4 實驗討論
第6章 總討論
6.1 主要研究結論
6.2 研究中的不足與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攻讀博士期間的科研成果與參與的課題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情緒圖片的效價與喚醒度在注意瞬脫對抗效應中的作用:來自ERP的證據[J]. 賈磊,李肖,孫曉,張慶林,李海江,蔣軍.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2(04)
[2]刻板印象的認知神經機制[J]. 賈磊,羅俊龍,肖宵,張慶林. 心理科學進展. 2010(12)
[3]刻板印象的激活效應:行為和ERPs證據[J]. 王沛,楊亞平,趙侖. 心理學報. 2010(05)
[4]刻板印象威脅效應研究回顧與展望[J]. 阮小林,張慶林,杜秀敏,崔茜. 心理科學進展. 2009(04)
[5]注意瞬脫的瓶頸理論[J]. 張明,王凌云. 心理科學進展. 2009(01)
[6]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范疇還是樣例?——來自ERP的證據[J]. 王沛,張國禮. 心理科學. 2008(02)
[7]刻板印象的自動過程研究新進展[J]. 連淑芳. 心理科學. 2003(01)
本文編號:3399292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0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刻板印象及其認知加工特點
1.1 刻板印象的概念
1.1.1 刻板印象的定義
1.1.2 刻板印象與偏見的相似與區(qū)別
1.2 刻板印象的認知特點
1.2.1 自動化思維與圖式表征結構
1.2.2 社會分類與群體范疇化
第2章 刻板印象的認知神經基礎
2.1 刻板印象的認知神經基礎
2.1.1 刻板印象與注意系統(tǒng)的相互影響
2.1.2 刻板印象與語義表征系統(tǒng)的相互聯系
2.1.3 刻板印象快速激活與情緒動機系統(tǒng)的相互聯系
2.1.4 刻板信息的抑制控制與執(zhí)行控制系統(tǒng)的相互聯系
2.2 刻板印象的認知神經模型
2.2.1 種族刻板印象模型
2.2.2 社會認知鏡像神經元模型
2.2.3 社會認知雙加工神經模型
第3章 問題提出與研究方案
3.1 現有研究中的不足
3.2 本研究擬解決的問題
3.3 研究框架和實驗安排
3.3.1 研究第一階段——注意編碼階段下的刻板印象前語義加工過程
3.3.2 研究第二階段——中樞加工后期刻板印象的語義編碼和評估機制
3.4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第4章 語義刻板印象注意編碼的認知神經基礎
4.1 實驗1 語義刻板印象與后部注意系統(tǒng)的相互聯系
4.1.1 實驗目的
4.1.2 實驗方法
4.1.3 實驗結果
4.1.4 實驗討論
4.2 實驗2 刻板印象激活與工作記憶系統(tǒng)的相互聯系
4.2.1 實驗目的
4.2.2 實驗方法
4.2.3 實驗結果
4.2.4 實驗討論
第5章 語義刻板印象語義表征的認知神經基礎
5.1 實驗3 內隱和外顯語義刻板印象的加工過程比較
5.1.1 實驗目的
5.1.2 實驗方法
5.1.3 實驗結果
5.1.4 實驗討論
5.2 實驗4 內隱和外顯語義刻板印象的神經皮質基礎
5.2.1 實驗目的
5.2.2 實驗方法
5.2.3 實驗結果
5.2.4 實驗討論
第6章 總討論
6.1 主要研究結論
6.2 研究中的不足與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攻讀博士期間的科研成果與參與的課題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情緒圖片的效價與喚醒度在注意瞬脫對抗效應中的作用:來自ERP的證據[J]. 賈磊,李肖,孫曉,張慶林,李海江,蔣軍.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2(04)
[2]刻板印象的認知神經機制[J]. 賈磊,羅俊龍,肖宵,張慶林. 心理科學進展. 2010(12)
[3]刻板印象的激活效應:行為和ERPs證據[J]. 王沛,楊亞平,趙侖. 心理學報. 2010(05)
[4]刻板印象威脅效應研究回顧與展望[J]. 阮小林,張慶林,杜秀敏,崔茜. 心理科學進展. 2009(04)
[5]注意瞬脫的瓶頸理論[J]. 張明,王凌云. 心理科學進展. 2009(01)
[6]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范疇還是樣例?——來自ERP的證據[J]. 王沛,張國禮. 心理科學. 2008(02)
[7]刻板印象的自動過程研究新進展[J]. 連淑芳. 心理科學. 2003(01)
本文編號:33992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399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