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共情走向智能體共情
發(fā)布時間:2021-06-23 13:00
隨著機器人在人類生活中重要性的增強,人們開始關(guān)注其傳統(tǒng)智能以外的其它能力,如共情;诠睬榈慕(jīng)典理論,本文以新興的智能體共情(artificial empathy)為主題,同時結(jié)合人工智能領(lǐng)域的最新研究,系統(tǒng)地闡述了現(xiàn)有與智能體共情有關(guān)的理論模型和實證研究,并結(jié)合文獻計量學分析,對該領(lǐng)域研究宏觀現(xiàn)狀進行可視化呈現(xiàn)。指出在未來研究中,借鑒心理學、認知神經(jīng)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注重機器人理論模型的建構(gòu)和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對機器人共情系統(tǒng)的建構(gòu)有著重要作用,而其間涉及到的倫理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文章來源】:心理科學. 2019,42(0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傳統(tǒng)共情理論模型及其啟示
2 智能體共情及其計算機模型
3 智能體共情實現(xiàn)的實證探索
4 研究展望
5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機器人倫理中的道德責任問題研究[J]. 杜嚴勇. 科學學研究. 2017(11)
[2]擬人化:從“它”到“他”[J]. 許麗穎,喻豐,鄔家驊,韓婷婷,趙靚. 心理科學進展. 2017(11)
[3]處理流程視角下的大數(shù)據(jù)技術(shù)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J]. 陸泉,張良韜. 信息資源管理學報. 2017(04)
[4]共情的時代變遷:一項橫斷歷史元分析[J]. 顏志強,蘇金龍,蘇彥捷. 心理技術(shù)與應用. 2017(10)
[5]共情研究主題的變化——來自文獻計量學的證據(jù)[J]. 顏志強,蘇彥捷. 心理科學. 2017(03)
[6]從AlphaGo到BetaGo—–基于任務可完成性分析的定性人工智能的定量實現(xiàn)[J]. 蘇劍波,陳葉飛,馬哲,黃瑤,向國菲,陳若冰. 控制理論與應用. 2016(12)
[7]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從認知科學五個層級的理論看人機大戰(zhàn)[J]. 蔡曙山,薛小迪.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4)
[8]擬人化:人機交互中的心理學應用[J]. 宗陽,王廣新. 心理技術(shù)與應用. 2016(05)
[9]機器學習及其算法和發(fā)展研究[J]. 張潤,王永濱. 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2)
[10]科學選擇與倫理身份:阿西莫夫小說中的人機倫理關(guān)系[J]. 陳濤. 華中學術(shù). 2015(02)
本文編號:3244984
【文章來源】:心理科學. 2019,42(0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傳統(tǒng)共情理論模型及其啟示
2 智能體共情及其計算機模型
3 智能體共情實現(xiàn)的實證探索
4 研究展望
5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機器人倫理中的道德責任問題研究[J]. 杜嚴勇. 科學學研究. 2017(11)
[2]擬人化:從“它”到“他”[J]. 許麗穎,喻豐,鄔家驊,韓婷婷,趙靚. 心理科學進展. 2017(11)
[3]處理流程視角下的大數(shù)據(jù)技術(shù)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J]. 陸泉,張良韜. 信息資源管理學報. 2017(04)
[4]共情的時代變遷:一項橫斷歷史元分析[J]. 顏志強,蘇金龍,蘇彥捷. 心理技術(shù)與應用. 2017(10)
[5]共情研究主題的變化——來自文獻計量學的證據(jù)[J]. 顏志強,蘇彥捷. 心理科學. 2017(03)
[6]從AlphaGo到BetaGo—–基于任務可完成性分析的定性人工智能的定量實現(xiàn)[J]. 蘇劍波,陳葉飛,馬哲,黃瑤,向國菲,陳若冰. 控制理論與應用. 2016(12)
[7]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從認知科學五個層級的理論看人機大戰(zhàn)[J]. 蔡曙山,薛小迪.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4)
[8]擬人化:人機交互中的心理學應用[J]. 宗陽,王廣新. 心理技術(shù)與應用. 2016(05)
[9]機器學習及其算法和發(fā)展研究[J]. 張潤,王永濱. 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2)
[10]科學選擇與倫理身份:阿西莫夫小說中的人機倫理關(guān)系[J]. 陳濤. 華中學術(shù). 2015(02)
本文編號:32449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4498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