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道德/不道德行為回憶對明度知覺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

發(fā)布時間:2021-06-21 23:03
  黑暗象征邪惡,而光亮象征善良。無論是從電影、文學還是宗教,黑暗、光亮的概念總是分別用來傳達這樣的信息。近年來,實證研究支持了這種隱喻映射(Banerjee,Chatterjee,&Sinha,2012;Meier,Robinson,&Clore,2004; Sherman&Clore,2009)。不僅如此,明度知覺還對人們的道德行為有影響。相比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在光亮環(huán)境中的被試將產生更少的不道德行為(Chiou&Cheng,2013;Zhong,Bohns,&Gino,2010)。不僅存在從明度知覺到道德/不道德概念加工的隱喻映射,而且道德/不道德概念加工也能隱喻映射明度知覺(Banerjee,Chatterjee&Sinha,2012)。明度知覺和道德/不道德概念加工二者之間的隱喻映射是雙向的。默里(H.A.Murray)提出避免傷害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之一。為了避免傷害,人們更關注受到傷害的影響源(許闖,2012;Hill&Lapsley,2009;Wojciszke,1994)。具身感知傷害源,對避害產生需要,進而避害需要影響了人們的道德概念加工(莫... 

【文章來源】: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明度-道德概念隱喻的研究現(xiàn)狀
        1.1.1 明度和道德
        1.1.2 明度-道德概念隱喻的研究范式
        1.1.3 明度-道德概念隱喻的心理機制
        1.1.4 明度-道德概念隱喻的作用方式
    1.2 問題提出
2 實驗一:道德/不道德行為回憶對明度知覺的影響
    2.1 實驗假設
    2.2 方法
        2.2.1 實驗設計
        2.2.2 被試
        2.2.3 實驗材料
        2.2.4 實驗程序
    2.3 結果與分析
        2.3.1 兩種回憶條件下被試明度知覺的差異檢驗
        2.3.2 兩種回憶條件下被試對光亮物品偏愛的差異檢驗
    2.4 討論
        2.4.1 道德/不道德行為回憶對明度知覺的影響
        2.4.2 道德/不道德行為回憶對光亮物品偏愛的影響
3 實驗二:道德/不道德行為回憶影響明度知覺的心理機制
    3.1 實驗假設
    3.2 方法
        3.2.1 實驗設計
        3.2.2 被試
        3.2.3 實驗材料
        3.2.4 實驗程序
    3.3 結果與分析
        3.3.1 兩種回憶條件下被試明度知覺、對光亮物品偏愛的差異檢驗
        3.3.2 兩種行為回憶條件下被試情緒、道德自我、避害需要的差異檢驗
        3.3.3 道德/不道德行為回憶與明度知覺之間的中介效應分析
    3.4 討論
        3.4.1 道德/不道德行為回憶對明度知覺的影響
        3.4.2 道德/不道德行為回憶與明度知覺之間的中介效應
4 實驗三:光亮需要滿足,避害需要就將消除
    4.1 實驗假設
    4.2 方法
        4.2.1 實驗設計
        4.2.2 被試
        4.2.3 實驗材料
        4.2.4 實驗程序
    4.3 結果與分析
    4.4 討論
5 一般討論
    5.1 道德概念加工對明度知覺的影響
    5.2 道德概念的明暗隱喻的心理機制
    5.3 未來的研究方向
        5.3.1 系統(tǒng)地研究明度-道德概念隱喻
        5.3.2 進一步地研究避害需要
6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間隱喻及其對認知的影響[J]. 王锃,魯忠義.  心理學報. 2013(05)
[2]道德自我受脅及其應對機制[J]. 李宏翰,于娟.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1)
[3]具身認知視角下的概念隱喻理論[J]. 殷融,蘇得權,葉浩生.  心理科學進展. 2013(02)
[4]道德隱喻:道德研究的隱喻視角[J]. 李宏翰,許闖.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5)
[5]具身概念表征的研究及理論述評[J]. 殷融,曲方炳,葉浩生.  心理科學進展. 2012(09)
[6]心理學常用效應量的選用與分析[J]. 鄭昊敏,溫忠麟,吳艷.  心理科學進展. 2011(12)
[7]道德心理許可研究述評[J]. 石偉.  心理科學進展. 2011(08)
[8]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及其應用[J]. 溫忠麟,.張雷,侯杰泰,劉紅云.  心理學報. 2004(05)

碩士論文
[1]道德人格的隱喻表征維度研究[D]. 許闖.廣西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24159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4159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d49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