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異性親社會行為和面孔吸引力對擇偶偏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2-25 16:58
  擇偶行為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文化和心理現(xiàn)象,近年來已經(jīng)成為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研究熱點問題。擇偶偏好是個體在擇偶過程中所看重對方的屬性或條件,面孔作為傳遞消息的重要信息,在擇偶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親社會行為中的利他和信任是人際關系中非常重要的兩種品質(zhì),而擇偶是人際關系建立過程的最后一個階段---穩(wěn)定交往階段,所以利他和信任兩個品質(zhì)對異性對象選擇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探討親社會行為對大學生擇偶偏好的影響,有助于揭示親社會行為在擇偶中的作用,拓展擇偶偏好的研究領域;也有助于大學生形成積極的擇偶觀,幫助其調(diào)節(jié)自我和獲得理想的伴侶,對學校及社會機構的教育和咨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研究以435名大學生為被試,用嚴格篩選、處理過的人物面孔圖片為實驗材料以及采用了獨裁者博弈和信任博弈材料,通過E-Prime實驗設計程序,檢驗異性親社會行為和面孔吸引力對大學生擇偶偏好的影響。兩個研究分別為:實驗一異性利他行為和面孔吸引力對擇偶偏好的影響;實驗二異性信任行為和面孔吸引力對擇偶偏好的影響。通過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本研究得出以下結(jié)果:1.對于低親社會行為的異性,個體更偏好高親社會行為的異性;且無性別差異。2.對于高...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獻綜述
    1.1 擇偶偏好的定義和理論基礎
        1.1.1 擇偶偏好的定義
        1.1.2 擇偶偏好的相關理論
    1.2 擇偶偏好的影響因素
        1.2.1 主觀因素對擇偶偏好的影響
        1.2.2 客觀因素對擇偶偏好的影響
    1.3 親社會行為、面孔吸引力影響擇偶偏好的理論和實證
        1.3.1 親社會行為、面孔吸引力影響擇偶偏好的理論基礎
        1.3.2 親社會行為、面孔吸引力影響擇偶偏好的實證研究
    1.4 獨裁者博弈和信任博弈的現(xiàn)狀研究
2 問題提出
    2.1 現(xiàn)有的研究不足
    2.2 研究意義
    2.3 研究假設
3 實驗一利他行為、面孔吸引力對大學生擇偶偏好的影響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對象
    3.3 實驗材料
    3.4 實驗過程
    3.5 結(jié)果與分析
        3.5.1 利他行為、面孔吸引力以及被試性別對大學生擇偶偏好的差異比較
        3.5.2 對不同利他行為、面孔吸引力異性的擇偶意愿評定等級的描述統(tǒng)計
        3.5.3 擇偶意愿評定等級的方差分析
        3.5.4 簡單效應分析
    3.6 討論
        3.6.1 異性面孔吸引力、利他行為對大學生擇偶偏好的影響
4 實驗二信任行為、面孔吸引力對大學生擇偶偏好的影響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對象
    4.3 實驗材料
    4.4 實驗過程
    4.5 結(jié)果與分析
        4.5.1 信任行為、面孔吸引力以及擇偶背景對大學生擇偶偏好的差異比較
        4.5.2 在擇偶背景不同水平下,大學生對不同面孔吸引力、信任行為異性的擇偶意愿的描述統(tǒng)計
        4.5.3 擇偶意愿評定等級的方差分析
        4.5.4 簡單效應分析
    4.6 討論
        4.6.1 在擇偶背景不同的情況下,異性面孔吸引力、信任行為對大學生擇偶偏好的影響
5 總討論
    5.1 異性親社會行為、面孔吸引力對大學生擇偶偏好的協(xié)同效應
    5.2 本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6 總結(jié)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在讀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著)及科研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契約參與度對人際信任的影響[J]. 馬華維,韓景云.  心理學探新. 2019(01)
[2]個體理想伴侶偏好的內(nèi)隱—外顯性差異研究[J]. 侯娟,黃佳妮,方曉義.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7(04)
[3]不同性別定向的名字對女性擇偶偏好的影響[J]. 楊婷,任孝鵬.  心理科學. 2016(05)
[4]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xié)同作用探析[J]. 潘柳燕,黃憲懷.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6(17)
[5]基于協(xié)同論視角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討[J]. 戴嘉佳,戴吉.  科教文匯(下旬刊). 2016(02)
[6]面孔吸引力、人格標簽對于男女擇偶偏好的影響[J]. 王雨晴,姚鵬飛,周國梅.  心理學報. 2015(01)
[7]女性的長期擇偶策略與短期性關系策略對比研究[J]. 張國平.  中國性科學. 2012(02)
[8]基于自我相似面孔的親緣選擇與配偶選擇行為[J]. 莊錦英,張金美,應娟娟.  心理科學進展. 2011(09)
[9]論格式塔心理理論中的系統(tǒng)科學思想[J]. 李抗,葉浩生.  社會心理科學. 2011(08)
[10]女性擇偶決策的線索偏好及信息加工方式[J]. 劉永芳,蘇麗娜,王懷勇.  心理學報. 2011(01)

博士論文
[1]社會偏好的檢驗:一個超越經(jīng)濟人的實驗研究[D]. 陳葉烽.浙江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基于協(xié)同論的高職院校學生心理“亞健康”心理矯正研究[D]. 熊昱.南昌大學 2015
[2]大學生主觀社會地位對其擇偶標準的影響[D]. 尹瑞.西南大學 2015
[3]榜樣吸引力對女大學生擇偶復制的影響[D]. 李亞萌.河北師范大學 2014
[4]他人對女性自我魅力的評價性質(zhì)對其擇偶傾向的影響研究[D]. 張亦弛.江西師范大學 2014
[5]80后90后大學生擇偶偏好問卷編制及其擇偶偏好現(xiàn)狀[D]. 陳欣欣.沈陽師范大學 2012
[6]當代中國人的擇偶偏好及其影響因素[D]. 甘琳琳.華中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05127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5127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d18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