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情緒與認知對大學生網絡道德判斷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7 13:59
   目的:考察大學生網絡道德判斷的特點,探討情緒與認知對大學生網絡道德判斷的影響作用。方法:(1)以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行為量表中的17個網絡道德失范行為作為測量主題并結合大學生日常成活中常見的故事情境編制大學生網絡道德判斷問卷;為研究二篩選出了 6個大學生網絡道德判斷材料。(2)使用誘發(fā)情緒和操縱認知負荷相結合的方法,進行3(情緒狀態(tài):憤怒、厭惡、中性情緒)×2(認知負荷:高認知負荷任務、低認知負荷任務)×3(網絡道德判斷:網絡言論失范、網絡侵權失范、網絡學習失范)的混合實驗設計考察情緒與認知對大學生網絡道德判斷的影響作用。結果:(1)大學生網絡道德判斷問卷共有13個網絡道德判斷材料,量表有良好的結構效度:χ2 =50.103,df=55,χ2/df=0.911,GFI=0.947,RMR=0.061,RM SEA=0.007,IFI=0.992,CFI=0.971;量表的 Cronbach α 系數(shù)為 0.901,重測信度為0.840。(2)網絡道德判斷的得分差異顯著,F(2,155)=28.889,p=0.000,網絡侵權失范(M=2.13,SD=1.05)和網絡學習失范(M=1.94,SD=0.88)顯著低于網絡言論失范(M=2.63,SD=0.93)主題的網絡道德判斷得分;不同情緒狀態(tài)(厭惡、憤怒、中性情緒)下的網絡道德判斷的得分差異不顯著,F(2,155)=0.197,p=0.821;認知負荷任務(高認知負荷任務、低認知負荷任務)的下的網絡道德判斷的得分差異顯著,F(1,155)=15.928,p=0.000,低認知負荷任務下的網絡道德判斷的得分(M=2.02,SD=0.64)顯著低于高認知負荷任務下的網絡道德判斷的得分(M=2.44,SD=0.66)。結論:(1)大學生網絡道德判斷問卷共包含了 13個網絡道德判斷材料,信效度良好,可以作為大學生網絡道德判斷的測量工具。(2)網絡道德判斷的類型對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判斷有影響,大學生對網絡侵權和網絡學習失范主題下的道德判斷比網絡言論失范主題下的道德判斷更加嚴苛;誘發(fā)的厭惡、憤怒和中性情緒對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判斷沒有產生影響,認知負荷任務對大學生網絡道德判斷產生影響,在低認知負荷任務下的大學生會做出比高認知負荷任務下的大學生更為嚴苛的網絡道德判斷。研究結果支持了道德判斷的雙加工理論。
【學位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B842
【部分圖文】:

模型圖,道德判斷,認知理論,模型


圖 1-1 道德判斷的認知理論模型道德判斷的社會直覺理論(The Social Intuition Model)著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發(fā)展,腦電技術在道德心理學研究中得到應用通過功能磁共振(fMRI)發(fā)現(xiàn)了情緒對道德判斷的影響[24]。此時,學術界情緒因素在道德判斷過程中的作用,道德心理學的研究有了進一步的idt 在研究中向個體呈現(xiàn)道德違反事件,要求個體對該道德事件做出是判斷。如下情境:斷情境:Julie 和 Mark 是兄妹。在大學的暑假,他們一起去巴黎旅行上他們兩個單獨待在一個房間里,由于好奇,在雙方自愿的情況下,行了避孕措施后,發(fā)生了性行為。此后,他們對此事進行了保密,并有發(fā)生性行為。請問他們的行為是否道德?試在被詢問這樣的行為是否道德時,他們很快的做出反應,認為這樣

模型圖,道德判斷,雙加,模型


1 文獻綜述圖 1-2 道德判斷的社會直覺模型1.1.2.3 道德判斷的雙加工理論(Dual-process Theory of Moral Judgment)認知因素真的如道德判斷的社會知覺模型所認為的那樣,并不出現(xiàn)在道德判斷過程中,只是在道德判斷之后,起著一個解釋的輔助作用嗎,而情緒和認知又是怎樣來影響道德判斷的呢。Greene 認為道德判斷的過程中情緒和認知都有出現(xiàn)。道德判斷的過程是一個雙加工過程:一個是快速的、無意識、自動化的情緒過程;一個是緩慢、有意識、非自動化的認知過程。兩個過程存在著相互沖突和競爭的關系,當情緒因素主導時,人們更傾向做出非功利主義的道德判斷,當認知因素主導時,人們更傾向做出功利主義的道德判斷(圖 1-3)。[24]

電影片,指導語,網絡道德


圖 4-1 電影片段指導語第二部分,閱讀指導語后(圖 4-2),被試先進行練習(所使用材料與正式試驗內容不同),隨后完成網絡道德判斷任務。一次實驗任務的過程(圖 4-3)為:①呈現(xiàn)紅色“+”注視點 500ms;②呈現(xiàn)需要記憶的 7 個相同或者 7 個不同的數(shù)字 4000ms;③呈現(xiàn) 500ms 空屏后,出現(xiàn)網絡道德兩難故事情境,該屏在按鍵后消失;④呈現(xiàn) 500ms 空屏后,出現(xiàn)道德判斷題目,該屏在按鍵后消失;⑤呈現(xiàn) 500ms 空屏后,輸入之前記憶的 7 個數(shù)字。圖 4-2 網絡道德判斷實驗指導語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慧瀛;劉亞楠;杜變;黃雪珂;;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行為量表的初步編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4年08期

2 羅躍嘉;李萬清;彭家欣;劉超;;道德判斷的認知神經機制[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3 李玉華;閆鋒;;大學生網絡道德問題研究現(xiàn)狀與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11期

4 唐超;;網絡情緒演進的實證研究[J];情報雜志;2012年10期

5 李曉明;傅小蘭;王新超;;不同道德評價取向對企業(yè)道德決策的預測作用[J];心理科學;2012年05期

6 施霄霞;鄭信軍;;兒童即時加工道德情境圖片的眼動特征[J];心理科學;2012年05期

7 盧福毅;;再論網絡道德評判——以“郭美美”事件為例[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8 楊琦;;網絡事件中的“道德裁判”問題分析[J];新聞愛好者;2012年08期

9 王怡;童玉;;網絡與負性情緒的關系[J];現(xiàn)代商業(yè);2012年11期

10 喻豐;彭凱平;韓婷婷;柴方圓;柏陽;;道德困境之困境——情與理的辯爭[J];心理科學進展;2011年1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畢國營;中學生網絡道德判斷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5年

2 張帥帥;情緒對青少年運動員道德判斷影響的實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3 李桂嫻;情緒與事件類型對大學生道德判斷影響的實證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4 梁棟青;大學生網絡道德判斷影響因素測驗的編制[D];山西大學;2013年

5 李艷霞;重要性及可能性對助人道德判斷影響的實驗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6 鄧康樂;消極情緒對道德判斷影響的實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7 劉晨怡;情緒狀態(tài)及強度對中學生道德判斷能力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8 胡傳鵬;情緒與認知在不同道德領域道德判斷中的作用[D];湖北大學;2012年

9 任天旭;中國公務員與若干群體道德判斷水平之比較[D];東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84487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4487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e61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