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感恩教育對初中生感恩品質(zhì)與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01 15:17

  本文關鍵詞:感恩教育對初中生感恩品質(zhì)與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世界各國人民推崇和鼓勵的美德。感恩教育是通過教育的方式來學習感恩,通過對感恩學習,讓廣大初中生培養(yǎng)快樂、幸福的心態(tài),提高主觀幸福感,從而讓初中生懂得用感恩的情懷來回報他人的關心和幫助,踏踏實實地生活,努力的學習,并把自己的親社會行為傳播給他人,更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以往有關感恩干預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以大學生和高中生為主,對初中生的研究比較少;在干預方式上,主要以團體輔導為主,感恩教育方式少見。因此,探討初中生感恩教育干預及其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能進一步豐富我國感恩教育研究。本研究為感恩教育干預性研究,采用實驗組、控制組前后測實驗設計,以初中生為研究對象,包括實驗班1(42人),實驗班2(42人),控制組(42人)。在實驗班1開展以教師主導方式開展的感恩教育,實驗班2開展以研究學習方式開展的感恩教育,控制班不接受任何處理。在被試接受實驗處理前后,采用由喻承甫(2011)編制的《青少年感恩量表》和韓爽編制(2004)的《青少年主觀幸福感問卷》進行測查,經(jīng)過8次干預,研究顯示:(1)以教師主導方式開展的感恩教育能有效提高初中生感恩與主觀幸福感。(2)以研究性學習方式開展的感恩教育能有效提高初中生感恩與主觀幸福感。(3)通過實驗班1與實驗班2和控制組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證明,與教師主導方式開展的感恩教育相比,以研究性學習方式開展的感恩教育效果優(yōu)于以教師主導方式開展的感恩教育。最后,對本研究的不足作出了分析并對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關鍵詞】:初中生 感恩教育 感恩 主觀幸福感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842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10
  • 1 緒論10-13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義11-12
  • 1.2.1 理論意義11
  • 1.2.2 實踐意義11-12
  • 1.3 研究目的12-13
  • 2 文獻綜述13-24
  • 2.1 感恩教育13-18
  • 2.1.1 感恩教育的涵義13
  • 2.1.2 感恩教育的相關研究13-14
  • 2.1.3 以教師為主導方式開展的感恩教育14-16
  • 2.1.4 以研究性學習方式開展的感恩教育16-18
  • 2.2 感恩品質(zhì)18-20
  • 2.2.1 感恩品質(zhì)的涵義18-19
  • 2.2.2 感恩品質(zhì)的測量工具19-20
  • 2.3 主觀幸福感20-24
  • 2.3.1 主觀幸福感的涵義20-21
  • 2.3.2 主觀幸福感的測量工具21-22
  • 2.3.3 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22-23
  • 2.3.4 感恩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23-24
  • 3 研究構(gòu)想24-35
  • 3.1 研究假設24
  • 3.2 研究設計24
  • 3.3 實驗變量的確定24-25
  • 3.3.1 自變量24-25
  • 3.3.2 因變量25
  • 3.3.3 無關變量的控制25
  • 3.4 實驗對象25-26
  • 3.4.1 被試的選擇25
  • 3.4.2 被試的構(gòu)成與分配25-26
  • 3.5 測量工具26-27
  • 3.5.1 感恩品質(zhì)的測量26
  • 3.5.2 主觀幸福感的測量26-27
  • 3.6 實驗過程及方案設計27-35
  • 3.6.1 以教師主導方式開展的感恩教育27-31
  • 3.6.2 以研究性學習方式開展的感恩教育31-35
  • 4 結(jié)果與分析35-45
  • 4.1 實驗班 1、實驗班2和控制組前測同質(zhì)性檢驗35-36
  • 4.1.1 實驗班 1、實驗班2和控制組感恩品質(zhì)前測比較35-36
  • 4.1.2 實驗班 1、實驗班2和控制組主觀幸福感前測比較36
  • 4.2 實驗班1前后測檢驗36-38
  • 4.2.1 實驗班1感恩品質(zhì)前后測差異比較36-37
  • 4.2.2 實驗班1主觀幸福感前后測差異比較37-38
  • 4.3 實驗班2前后測檢驗38-39
  • 4.3.1 實驗班2感恩水平前后測差異比較38
  • 4.3.2 實驗班2主觀幸福感前后測差異比較38-39
  • 4.4 控制組前后測檢驗39-41
  • 4.4.1 控制組感恩品質(zhì)前后測差異比較39-40
  • 4.4.2 控制組主觀幸福感前后測差異比較40-41
  • 4.5 實驗班 1、實驗班2和控制組后測檢驗41-42
  • 4.5.1 實驗班 1、實驗班2和控制組感恩品質(zhì)后測比較41
  • 4.5.2 實驗班 1、實驗班2和控制組主觀幸福感后測比較41-42
  • 4.6 實驗班1的后效分析42-43
  • 4.6.1 實驗班1感恩品質(zhì)的后測與追蹤測量得分差異比較42-43
  • 4.6.2 實驗班1主觀幸福感的后測與追蹤測量得分差異比較43
  • 4.7 實驗班2的后效分析43-45
  • 4.7.1 實驗班2感恩品質(zhì)的后測與追蹤測量得分差異比較44
  • 4.7.2 實驗班2主觀幸福感的后測與追蹤測量得分差異比較44-45
  • 5 討論45-48
  • 5.1 以教師主導方式開展的感恩教育對初中生感恩品質(zhì)與主觀幸福感的影響45-46
  • 5.2 以研究性學習方式開展的感恩教育對初中生感恩品質(zhì)與主觀幸福感的影響46-47
  • 5.3 教師主導與研究性學習兩種感恩教育方式的比較47-48
  • 6 心理健康教育建議48-50
  • 6.1 大力推廣感恩教育48
  • 6.2 重視感恩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48-49
  • 6.3 鼓勵研究性學習方式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jié)合49-50
  • 7 研究結(jié)論與展望50-52
  • 7.1 研究結(jié)論50
  • 7.2 研究局限與展望50-52
  • 參考文獻52-56
  • 附錄56-67
  • 致謝6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恒菊;;讓愛心在感恩教育中成長[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9期

2 馮礦偉;;新課改背景下中小學感恩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文學教育(上);2013年02期

3 黃偉慶;;大學生感恩教育存在問題與對策[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3年04期

4 沈洪宇;;大學生感恩教育的探析[J];大家;2010年07期

5 林波;;新時期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大家;2010年07期

6 任雅潔;白金;于德輝;;高校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對策探討[J];青春歲月;2012年18期

7 熱依拉·依布拉音;;小學生實施感恩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青春歲月;2012年23期

8 董穎;董莉;;感恩教育應從幼兒園培養(yǎng)[J];神州;2013年09期

9 李杰;黃詩媛;李佳星;李麗娜;;淺析加強“90后”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J];山西青年;2013年02期

10 陶志瓊;關于感恩教育的幾個問題的探討[J];教育科學;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嚴寒;;建設和諧校園需要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6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6年

2 戴敖鎖;王倩;;“感恩教育”必須以感動為起點[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3 陳曉麗;;感恩教育在促進青少年心理發(fā)展中的作用[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4 吳勝強;;感恩教育初探[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5 張聯(lián)英;李宇衛(wèi);華業(yè)慶;;淺析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對策[A];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教育——德育論叢(第二輯)[C];2012年

6 ;構(gòu)建和諧校園 需要感恩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甘肅卷)[C];2010年

7 謝寒;占子龍;;中學生感恩教育缺失的思考[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8 李艷華;;學會感恩 架起做人的支點——感恩教育策略初探[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論壇論文集[C];2008年

9 姜娜;;讓感恩教育走進學生心間[A];2013河北省班主任論壇論文集[C];2013年

10 王思敏;;獨樂,不如感恩同樂——和諧社會下感恩教育緊迫性的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語文建設卷3)[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媛媛 張晶晶;感恩教育感化心靈[N];黃石日報;2007年

2 葉駿 鄭新啟;金師附。骸案卸鹘逃睗櫺奶颷N];金華日報;2006年

3 記者  林燕英;“感恩教育”不能缺失[N];中山日報;2006年

4 王生偉 記者 楊中偉;青川“感恩教育”為青少年營造健康成長環(huán)境[N];廣元日報;2007年

5 李曉元;淺談大學生感恩教育[N];吉林日報;2009年

6 記者 龍群;彭成感恩教育報告會潯城開講[N];九江日報;2009年

7 記者王悅;全市中小學積極開展“感恩教育”活動[N];銅川日報;2009年

8 記者 李秀春;麗江開展“10個1”感恩教育活動[N];云南日報;2009年

9 本報實習記者 李靖;不要剝奪孩子接受感恩教育的權利[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9年

10 王旭東;“下跪洗腳”,感恩教育尚未“站起來”[N];工人日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華瑩;大學生感恩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亢婧;大學生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3 楊波;當代大學生感恩教育實效性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9年

4 楊艷;當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5 陳果;高校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6 劉麗;汶川地震災后大學生感恩教育實踐探索[D];西南大學;2009年

7 黃江華;大學生感恩教育現(xiàn)狀及其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8 劉振中;論當代大學生的感恩教育[D];中南大學;2009年

9 魏延秋;大學生隱性感恩教育探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戚哲民;當前高校感恩教育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感恩教育對初中生感恩品質(zhì)與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086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086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8d8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