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造性問題解決的動態(tài)神經加工模式
[Abstract]:Previous studies, based on 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 basically completed the functional localization of key brain regions related to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But it does not reveal the dynamic neural activity in the creative activities of these key brain region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idea of dynamic functional integration, time series analysis and effective connectivity analysis are use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brain dynamic processing model of key sub-processes such as information selection and novel association formation in the creative solution of semantic problems. This study can not only enrich and develop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neural basis, but als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brai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ts neural theory.
【作者單位】: 青少年網絡心理與行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華中師范大學);人的發(fā)展與心理健康湖北省重點實驗室;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3140087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471000)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14YJA190014)
【分類號】:B84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吳齊元;吳麗麗;羅勁;;What和Where:視覺背腹側通路在漢字組塊破解過程中連接的變化[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0年04期
2 張慶林,邱江,曹貴康;頓悟認知機制的研究述評與理論構想[J];心理科學;2004年06期
3 沈汪兵;劉昌;張小將;陳亞林;;三字字謎頓悟的時間進程和半球效應:一項ERP研究[J];心理學報;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志金;;論遠程教師多維導學能力的生態(tài)特征[J];中國遠程教育;2011年04期
2 邢強;周雪雯;;時間知覺對頓悟問題解決的影響研究[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5期
3 邢強;黃偉東;張慶林;;頓悟研究述評及其展望[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4 邢強;張忠爐;;限制解除對頓悟問題解決的促進[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3期
5 邢強;張忠爐;;猜謎作業(yè)中的ERP效應:基于催化范式的證據[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年01期
6 王道陽;魏瑋;;教育科學發(fā)展新取向:來自認知神經科學的影響[J];教育生物學雜志;2013年03期
7 吳磊;吳文;曾慶;趙一瑾;楊建明;;腦卒中后抑郁患者前扣帶回、海馬灰質體積磁共振成像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年23期
8 譚鋼;侯玉玲;曹智鵬;;遙遠距離聯(lián)想任務腦機制的ERP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年06期
9 李四化;張力為;;錯誤相關負波及在運動心理學研究中的前景[J];福建體育科技;2014年02期
10 姜孟;賀麗璇;劉入瑩;;ERP數(shù)據與認知語言學[J];英語研究;201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倩;曹貴康;;科學發(fā)明創(chuàng)造問題解決中原型啟發(fā)的認知機制探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江靜;楊百寅;;善于質疑辨析就會有高創(chuàng)造力嗎?中國情境下的領導-成員交換的弱化作用[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會欣;內隱學習:注意、目標、情緒與年齡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1年
2 邱江;頓悟問題解決中原型激活的認知神經機制[D];西南大學;2007年
3 劉敏;決策信息的創(chuàng)造性整合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4 吳真真;頓悟過程的原型啟發(fā)機制[D];西南大學;2010年
5 羅俊龍;創(chuàng)造性思維中原型啟發(fā)促發(fā)頓悟的神經機制[D];西南大學;2012年
6 謝梓菁;基于多元Granger因果分析的針刺治療中風偏癱的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7 李四化;心理疲勞下運動員反應效果監(jiān)控的ERP特征[D];北京體育大學;2013年
8 崔茜;欺騙的神經機制和測謊新指標初探[D];西南大學;2013年
9 肖宵;環(huán)境中沖突信息加工的認知與神經機制[D];西南大學;2013年
10 潘發(fā)達;混合情緒加工中的沖突反應[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照平;錯誤記憶對中學生解決頓悟問題的影響[D];河南大學;2011年
2 沈承春;創(chuàng)造性問題解決中原型啟發(fā)的情緒效應[D];西南大學;2011年
3 龔正霞;午睡剝奪對創(chuàng)造性問題解決中原型啟發(fā)效應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1年
4 李文福;字謎問題解決中“Aha”效應的原型啟發(fā)機制[D];西南大學;2011年
5 崔帥;創(chuàng)造性問題解決中知識表征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代天恩;科學問題發(fā)現(xiàn)中的原型啟發(fā)效應[D];西南大學;2011年
7 朱丹;科學發(fā)明原型啟發(fā)中共同文字與突出原理的作用機制[D];西南大學;2011年
8 沈汪兵;道德與創(chuàng)造力有關嗎?[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魏青青;經營管理情境中創(chuàng)造性問題解決的原型啟發(fā)效應及材料編制[D];西南大學;2012年
10 趙彤;影響9點問題解決的關鍵行為[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邱江;張慶林;;字謎解決中的“啊哈”效應:來自ERP研究的證據[J];科學通報;2007年22期
2 唐曉晨;龐嬌艷;羅勁;;頓悟中的蔡格尼克效應:左右腦在解題失敗與提示信息加工時的活動差異[J];科學通報;2009年22期
3 羅勁;頓悟的大腦機制[J];心理學報;2004年02期
4 傅小蘭;探討頓悟的心理過程與大腦機制——評羅勁的《頓悟的大腦機制》[J];心理學報;2004年02期
5 買曉琴,羅勁,吳建輝,羅躍嘉;猜謎作業(yè)中頓悟的ERP效應[J];心理學報;2005年01期
6 邱江;羅躍嘉;吳真真;張慶林;;再探猜謎作業(yè)中“頓悟”的ERP效應[J];心理學報;2006年04期
7 張慶林,,肖崇好;頓悟與問題表征的轉變[J];心理學報;1996年01期
8 沈汪兵;劉昌;陳晶晶;;創(chuàng)造力的腦結構與腦功能基礎[J];心理科學進展;2010年09期
9 王湘,程灶火,姚樹橋,石川;漢詞再認ERP新舊效應的性別差異[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5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保建;尤力艷;;關于問題及問題解決的思考[J];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2 左裁;把問題當問題解決[J];前線;2003年03期
3 侯新杰,張海芝;影響學生創(chuàng)造性問題解決的心理因素及解決對策[J];教育探索;2005年08期
4 郭繩武;;溫故知新[J];語文建設;2007年02期
5 陳英和;趙笑梅;;類比問題解決的理論及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6 袁維新;吳慶麟;;問題解決:涵義、過程與教學模式[J];心理科學;2010年01期
7 曾捷英 ,周新林;試論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3期
8 段繼揚;問題解決研究的歷史、現(xiàn)狀和趨勢[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4期
9 周新林,曾捷英;關于學生問題解決的錯誤類型與教學的對策[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10 傅金芝;初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發(fā)展的跨文化研究[J];心理科學;199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麗;;化學問題解決的信息加工策略初探[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三)[C];2004年
2 袁廷新;揚帆;;化學問題解決策略及其教學[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化學教育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3 郭芳芳;姚梅林;;大學生服務性學習與問題解決:課堂投入的作用[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朱煒煒;方德懿;;“問題解決的基本步驟”的教學構建與實踐[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5 趙良淙;;解決問題與思考創(chuàng)造[A];中國價值工程輝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6 張裕鼎;;問題解決研究的三條路線[A];“改革開放與心理學”學術研討會——湖北省暨武漢心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廖伯琴;;中學生物理問題解決的表征差異及其成因探析[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上冊)[C];1999年
8 李曉東;;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學優(yōu)生與學困生解決比較問題的差異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9 馬恒增;;談怎樣發(fā)現(xiàn)問題、怎樣分析問題、怎樣解決問題[A];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三分會場論文集[C];2006年
10 劉釗;;信息矛盾情況下的問題解決策略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燕;做“操作工”不做“抄表工”[N];蘇州日報;2010年
2 莊達科;問題解決中心 真解決問題[N];中國石化報;2011年
3 本報評論員;以解決問題來推動工作[N];新疆日報(漢);2014年
4 海軍后勤部某部 黃毅;不給來年留隱患[N];解放軍報;2010年
5 王 秀;要主動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N];中國國門時報;2005年
6 甄小彥;“減負問題解決不好,就害了一代人”[N];人民政協(xié)報;2013年
7 本報評論員;建立“問題臺賬”[N];錫林郭勒日報(漢);2014年
8 張磊;敢把問題“扛”起來[N];戰(zhàn)士報;2014年
9 本報評論員;在解決突出問題上下工夫[N];新鄉(xiāng)日報;2005年
10 何勇;解決問題是關鍵[N];貴州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祥兆;基于問題提出的數(shù)學學習[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任紅艷;化學問題解決及其教學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楨;高中生化學問題解決中的表征與策略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4 吳鑫德;高中生化學問題解決思維策略訓練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5 朱德全;問題系統(tǒng)教學設計探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6 楊光偉;學生在應用問題解決上的元認知行為表現(xiàn)與信念[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高文;基于問題解決的數(shù)學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張裕鼎;問題解決策略遷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丁俊武;基于創(chuàng)新問題解決理論的產品設計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錢益鋒;高中生物遺傳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徐春萍;基于問題解決的生物教學設計與實踐[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邱苗苗;基于問題解決的物理初高中銜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4 楊茵;高中生復雜問題解決的思維特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葉文英;高師數(shù)學系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6 譚勇進;數(shù)學課堂中問題解決教學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7 陳興國;數(shù)學課堂中問題解決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王喜軍;數(shù)學學業(yè)不良學生問題解決認知過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季明余;類比遷移與化學問題解決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王麗娜;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整合條件下的物理新課程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4298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42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