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術(shù)語和俗語對疾病風險認知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8-04-30 03:01

  本文選題:疾病風險認知 + 術(shù)語; 參考:《心理科學》2017年05期


【摘要】:本研究采用混合實驗設(shè)計,探討疾病術(shù)語和俗語對疾病風險認知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對疾病嚴重性和患病率估計存在錨定效應(yīng),疾病名稱和熟悉度主效應(yīng)顯著,熟悉度和疾病名稱存在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對疾病嚴重性估計術(shù)語高于俗語,對患病率估計俗語高于術(shù)語。Bootstrap法分析表明,疾病名稱可直接影響嚴重性估計,也可通過患病率估計影響嚴重性估計。術(shù)語導(dǎo)致嚴重性高估,但若通過患病率估計再評估嚴重性時,俗語導(dǎo)致患病率高估,進而對嚴重性高估。
[Abstract]:In this study, the mixed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sease terminology and idioms on disease risk cogn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anchoring effects on disease severity and prevalence, and the main effects of disease name and familiarity were significant. Familiarity and disease names interact.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term of estimating the severity of diseas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mmon saying, and the estimate of prevalenc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erm .Bootstrap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name of disease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estimation of severity, and it can also influence the estimation of severity by estimating the prevalence of disease. Terms lead to overestimation of severity, but if the severity is reassessed by estimating prevalence, the common saying leads to overestimation of prevalence and then overestimation of severity.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山西省長治市第十六中學校;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
【基金】: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TJJX13-001)的資助
【分類號】:B842.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曉非,徐聯(lián)倉;公眾風險認知調(diào)查[J];心理科學;2002年06期

2 王明輝;王曉東;;公眾風險認知研究的一部力作[J];心理研究;2011年02期

3 鐘興菊;范葉超;;大學生吸煙風險認知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3年09期

4 張碩陽,陳毅文,王二平;消費心理學中的風險認知[J];心理科學進展;2004年02期

5 劉金平;周廣亞;黃宏強;;風險認知的結(jié)構(gòu),因素及其研究方法[J];心理科學;2006年02期

6 黃端;張侃;;駕駛員風險認知研究進展[J];人類工效學;2008年04期

7 陳海嵩;;風險社會中的公共決策困境——以風險認知為視角[J];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10年01期

8 王政;;國內(nèi)風險認知研究文獻綜述[J];濟寧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9 袁黎;袁荷偉;王文卿;;駕駛員年齡對交通風險認知能力的影響分析[J];社會心理科學;2013年06期

10 謝曉非,徐聯(lián)倉;公眾在風險認知中的偏差[J];心理學動態(tài);1996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蕊;時勘;李紓;;民眾社會風險認知的影響因素及作用機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2 梁杉;謝曉非;劉璐;;中國個體投資者的風險認知及其影響因素[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劉金平;;風險認知研究概述摘要[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謝曉非;任靜;于清源;王惠;;SARS后期專業(yè)人士與普通民眾風險認知特征探討[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文姣;;網(wǎng)絡(luò)群體事件中風險認知對集群行為的防范機制[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6 王穎霞;杜秀芳;趙樹強;;框架效應(yīng)的研究進展[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黃韞慧;王壘;;時間的框架效應(yīng)[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洋;方平;;框架與決策關(guān)系中情緒的作用[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趙立軍;孟春青;盧光莉;;框架效應(yīng)對公平判斷影響的實驗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王嵐;徐富明;黃寶珍;文桂嬋;于會會;;政治決策中的框架效應(yīng)[A];增強心理學服務(wù)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風險認知是根 風險交流是葉[N];中國食品安全報;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彭嘉熙;決策中的自我框架,混合框架,,道德框架效應(yīng)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6年

2 趙立軍;框架效應(yīng)與公平判斷[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健;認知風格對不同類型框架效應(yīng)的影響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蘆芳;自我認知偏差及信息呈現(xiàn)方式對大學生健康風險認知的影響[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2 陳漢明;信息特征及信任度對暴恐事件風險認知的影響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3 王皖曦;突發(fā)公共事件信息風險認知特點及認知加工偏向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6年

4 劉賡;公眾經(jīng)濟風險認知水平與投資意向的相關(guān)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5 王嘉藝;影響大學生食品風險認知的維度探究[D];吉林大學;2012年

6 晉少登;農(nóng)村居民風險認知結(jié)構(gòu)及相關(guān)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7 馬暢;風險信息類型、時間和情緒對環(huán)境風險認知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4年

8 許浩川;大學生風險認知、行為模式和情緒體驗的網(wǎng)絡(luò)購物決策研究[D];廣州大學;2010年

9 劉陽嬋;風險認知與空氣質(zhì)量環(huán)境保護行為研究[D];南昌大學;2014年

10 張紹君;卷入與框架效應(yīng)關(guān)系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2275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82275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730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