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戀人概念威脅啟動削弱自我和戀人面孔優(yōu)勢效應:來自眼動研究的證據

發(fā)布時間:2018-02-12 10:31

  本文關鍵詞: 自我 注意優(yōu)勢 概念威脅 面孔優(yōu)勢 出處:《心理與行為研究》2015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采用眼動記錄技術和戀人概念威脅啟動范式探討自我和戀人面孔優(yōu)勢效應的產生和維持過程。結果發(fā)現:與概念非威脅啟動條件下相比,概念威脅啟動條件下,被試搜索戀人面孔時的興趣區(qū)個數和搜索自我面孔時的平均眼跳次數與搜索陌生人面孔時比差異變得不顯著;戀人面孔與陌生人面孔在興趣區(qū)內總注視時間上的差異變得不顯著。結果表明,自我與戀人面孔存在注意的優(yōu)先捕獲和維持優(yōu)勢,戀人概念的威脅啟動會減少對戀人的關注,證明了建立戀人的積極概念是戀人面孔優(yōu)勢效應產生和維持的重要原因。
[Abstract]:Eye movement recording technique and conceptual threat priming paradigm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gen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elf and lover face dominance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onceptual threat priming conditions, conceptual threat priming condition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under conceptual threat priming condition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regions of interest 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eye jumps in searching for the faces of lover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search for faces of stranger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overs' faces and strangers' faces in the total fixation time in the area of interest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preemptive capture and maintenance advantage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lover's faces, and the threat of lovers' concept priming decreased the attention paid to the lovers. It is prove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ositive concept of lovers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gen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lovers' face dominance effect.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國民心理健康評估與促進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3JJD190005)
【分類號】:B844;C91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關麗麗;張慶林;齊銘銘;侯燕;楊娟;;自我概念威脅以及與重要他人的比較共同削弱自我面孔優(yōu)勢效應[J];心理學報;2012年06期

2 蘇彥捷,高鵬;親密關系中的日常沖突及其解決[J];應用心理學;200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彥捷,高鵬;親密關系伴侶在沖突中的行為及其歸因[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2 韓長安;;淺析親密關系對國家法的消解[J];北方法學;2007年05期

3 韓長安;;親密關系對國家法消解的原因、機理和結果分析[J];比較法研究;2008年04期

4 王乾坤;;從婚內隱私權的特殊性談及如何對其進行有效保護[J];法制與社會;2013年03期

5 陳順森;白學軍;;自閉癥幼兒對多重競爭條件下熟悉面孔的注意偏向[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年05期

6 馮譯;陸愛桃;王曉玲;邵玉蘭;蘇丹曉;;大學生情侶依戀、情侶沖突與支持間的關系研究[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7 林茜;;以人為本,構建中職學生愛情教育的內容[J];學理論;2013年20期

8 李苓;;依戀理論在異地戀人群中的應用[J];社會心理科學;2007年Z3期

9 劉漪蓉;;親密關系中的滿意度與沖突研究綜述[J];社會心理科學;2012年03期

10 丁建明;蘇云姝;;家庭關系沖突的法理分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陶楊;法治背景下的行政法律規(guī)范沖突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楊青;自我面孔加工的獨特性和共享性[D];天津師范大學;2013年

3 王慧媛;語義關聯(lián)的注意捕獲[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4 劉明慧;自我相關信息對知覺選擇的調控[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5 羅永鑫;公務受賄犯罪主體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曉琳;大學生愛情沖突與痛苦的心理學探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2 楊京瑗;論刑法中的密切關系人[D];湘潭大學;2011年

3 趙菊;人際關系滿意感的結構與測量[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劉鑫渝;親密關系的變革與另類表達[D];吉林大學;2006年

5 蘇云姝;家庭關系沖突的法律規(guī)制[D];蘇州大學;2006年

6 何愛芳;法理學視野下的共同隱私[D];蘇州大學;2008年

7 王瑩瑩;親屬間犯罪若干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8 劉琰;初中生同伴親密關系滿意感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9 孫雪松;投入與回報及平衡對大學生戀愛關系滿意度的影響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祁同博;大學生戀人間沖突原因及解決策略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徐安琪,葉文振;中國離婚率的地區(qū)差異分析[J];人口研究;2002年04期

2 徐安琪;中國離婚現狀、特點及其趨勢[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4年02期

3 黃希庭,張蜀林;562個人格特質形容詞的好惡度、意義度和熟悉度的測定[J];心理科學;1992年05期

4 楊紅升;黃希庭;;自我信息加工的獨特性:來自人名識別研究的證據[J];心理科學;2007年05期

5 朱瀅,戚健俐,張劍;中國學生的自我面孔識別(英文)[J];心理學報;2004年04期

6 王凌云;張明;隋潔;;自我參照框架決定了自我面孔優(yōu)勢效應的出現[J];心理學報;2011年05期

7 邢淑芬,俞國良;社會比較研究的現狀與發(fā)展趨勢[J];心理科學進展;2005年01期

8 劉肖岑;桑標;竇東徽;;自我提升的利與弊:理論、實證及應用[J];心理科學進展;2011年06期

9 關麗麗;齊銘銘;張慶林;楊娟;;自我面孔識別的腦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11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秋穎;陳建文;于全磊;辛鵬;;情緒識別中的群內優(yōu)勢效應[J];心理科學進展;2011年02期

2 王瑞樂;陳寶國;;記憶的生存加工優(yōu)勢效應[J];心理科學;2012年03期

3 金媛;張丹丹;;生存加工優(yōu)勢效應研究總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4年04期

4 彭聃齡,鄧園,陳寶國;漢語多義單字詞的識別優(yōu)勢效應[J];心理學報;2003年05期

5 杜建政,楊治良;隨機棋局存在專家記憶優(yōu)勢效應嗎?[J];心理學報;2002年03期

6 劉希平;劉玉霞;唐衛(wèi)海;;生存優(yōu)勢效應的理論解釋[J];心理科學;2013年01期

7 王瑞樂;胡志海;;適應性記憶:記憶的“欺騙者覺察”加工優(yōu)勢效應[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8 鄧園,彭聃齡,魏若鴻;單字詞識別中多義詞識別優(yōu)勢效應的年齡特點[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2年03期

9 毛偉賓;于睿;李春;;一致性、相關性對記憶生存優(yōu)勢效應的影響[J];心理學報;2013年03期

10 陳寶國,彭聃齡;漢語雙字多義詞的識別優(yōu)勢效應[J];心理學報;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于睿;毛偉賓;;一致性與相關性對記憶生存優(yōu)勢效應的影響[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王歌;老年人自我加工優(yōu)勢效應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2 張丹丹;兩種學習任務下的生存記憶優(yōu)勢效應及其延遲保持效果[D];遼寧師范大學;2014年

3 金媛;三種材料類型和兩種情景產生方式下的生存記憶優(yōu)勢效應[D];遼寧師范大學;2014年

4 王力;上一左/下一右優(yōu)勢效應的文化差異[D];西南大學;2012年

5 姚樹霞;價值聯(lián)接能夠改變“憤怒優(yōu)勢效應”:來自行為和ERP的證據[D];西南大學;2013年

6 劉玉霞;基于自然選擇理論的生存優(yōu)勢效應及其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7 肖瑩;模糊條件下圖片和漢字的反圖片優(yōu)勢效應[D];西南大學;2008年

8 張兆青;戀人概念威脅對面孔優(yōu)勢效應的影響[D];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9 馮竹青;空間同側優(yōu)勢效應對客體連續(xù)性表征的影響[D];浙江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150542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50542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1a3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