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淺談新聞采訪中的心理調控

發(fā)布時間:2015-02-05 10:52

  摘 要:在對受訪者的采訪過程中,記者與受訪者要進行思想感情的交流、相互進行觀察、對受訪者的心理世界進行挖掘。記者作為采訪中主動的一方,需要控制好自身的心理,同時要對受訪者的心理活動進行挖掘和探索。在對受訪者的心理進行探索之前,需要記者首先采取手段去在心理上接近受訪者,其中需要因素、強迫因素、能力因素、相似因素、對等因素和儀表因素等的應用是關鍵環(huán)節(jié)。對新聞采訪過程中的心理調控進行研究,有助于記者學會調控自身以及受訪者的心理,是提高采訪質量的重要基礎。


  關鍵詞:新聞采訪;采訪者心理;心理調控;記者心理


  中圖分類號G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14-0041-02


  新聞采訪活動需要記者具有廣泛的社會交往,深入生活去接近人、熟悉人、了解受訪者的內心世界;深入社會去了解社會、研究社會現(xiàn)象和問題,具有很強的社會活動的性質。在新聞采訪活動中,記者不能僅僅去收集受訪者的各種資料,而是要去采取措施走進并了解受訪者,通過雙方面的觀察、思想的交流對受訪者的心理活動進行充分的發(fā)掘。有外國學者曾總結說,新聞采訪活動的基礎是取得受訪者的信任,用質樸、自覺的方式去獲得消息的科學。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與受訪者相互反應對方的心理活動,記者用真誠去獲得信任,獲得受訪者的真誠合作。因此,如何進行心理溝通去接近對方、取得對方信任,成為了記者提升采訪質量的基本功。
  1 新聞采訪活動中的心理吸引定律
  心理活動對人際交往中的行為具有很大的影響,只有相互之間能夠相互吸引才能進行流暢的溝通。新聞采訪就是一種特殊的人際交往,要求記者了解采訪的特殊性,熟練的運用心理的吸引定律來獲得受訪者的信任。所謂的心理吸引定律分為很多種,如:對等吸引定律、不暢吸引定律、強迫吸引定律、一致吸引定律、誘發(fā)吸引定律等。這就需要記者在對受訪者進行采訪時注意一下幾點。
  1.1 相似因素
  相似因素屬于吸引定律中的一致吸引定律,指交往的雙方在某一些方面具有相似性。如果能夠在交往過程中有意識的利用這一點,就能夠相互進行吸引,,雙方容易產生信任和親密感。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應當有意識的利用這一因素,通過發(fā)掘與受訪者之間的相似之處,拉近雙方的距離獲得受訪者的好感,最終獲得受訪者的配合。
  1.2 對等因素
  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傾向于喜歡對自己有好感的、信任自己、情感上能夠保持一致的人,在社會心理學中,這種交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心理活動歸為對等吸引定律。在采訪活動中這一規(guī)律的應用,就是要求記者有意識的對受訪者表示一種好感,與其進行情感交流,并及時恰當?shù)膶κ茉L者的內心傾訴做出回應。充分利用對等吸引定律獲得受訪者的信任,是對受訪者內心世界進行挖掘的重要手段。
  1.3 能力因素
  人的內心具有一種傾向,容易受到多才多藝、博聞強識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很強能力的人的吸引、甚至是崇拜之情。社會心理學認為,對人的整體印象會影響對部分的、具體的方面的評價,稱之為暈輪效應。針對這一因素,記者應當注重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或者是通過言談舉止提升自己的能力形象,用能力的吸引力獲得受訪者對采訪的配合。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一種相互選擇,受訪者對記者的選擇格外的重要,決定了受訪者配合采訪的積極性。因此,記者應當充分運用上述因素,獲得受訪者的信任和配合,以其達到最佳的采訪狀態(tài)。
  2 記者心理的自我調控
  在采訪活動之,記者掌握主動是采訪活動的主體,同時也會面臨各種不同的受訪者和受訪者情緒的變化。因此,記者要對自身的心理活動具有一定的調控能力,提升對不同采訪環(huán)境、對象的適應能力。
  2.1 心理調整能力
  記者在進行采訪活動時,會面對不同的受訪者和環(huán)境,對記者的心理調節(jié)能力要求較高。比如,在對具有暈輪效應的受訪者進行采訪時,記者在交流過程中就容易受到對方的吸引,受到對方的魅力吸引不能再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完成采訪。新聞采訪的受訪者為名人的可能性很大,記者就容易出現(xiàn)上述的情況影響了正常的采訪活動進行,因此記者自身的心理活動調節(jié)十分重要。
  2.2 意志因素
  意志因素對記者的心理穩(wěn)定性和調節(jié)能力十分重要,對完成采訪的既定目標的影響尤為明顯。比如,在對名人或者政要進行采訪時,一旦因為失誤或者缺乏經驗而導致緊張,就需要堅強的意志力去調整心理活動,保證順利的完成采訪。相反,有些記者在名人、政要面前可能緊張、望而生畏,但是對普通人進行采訪時卻可能出現(xiàn)頤指氣使、耀武揚威的情況。這就對記者的意志品德提出了要求,只有具有高尚、堅韌的意志品德,才能在面對緊張、困難時有足夠的韌性去調節(jié)自己;在對普通人群進行采訪時,才能保持謙遜、真誠的風格。記者應當用優(yōu)良的意志品質進行采訪,在采訪中增強意志品質,培養(yǎng)自身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
  3 對受訪者的心理分析
  受訪者的具體環(huán)境、心理因素不盡相同,只有對影響受訪者心理活動的因素進行分析,才能夠了解受訪者的心理規(guī)律,保證采訪活動中能夠獲得受訪者的信任。
  3.1 社會群體的心理因素
  人都歸屬于特定的社會階層,生活在不用的環(huán)境,人的性格和心理活動受到生活的環(huán)境和階層的影響。人的社會地位、社會條件、文化素質、生活水準、宗教信仰、生活情趣等都影響著人對事物的看法,不同的社會群體的在接受采訪時,心理活動也相應的有所不同。記者應當對受訪者的具體生活階層、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充分了解,才能在對受訪者面對采訪時的行為有清晰的判斷。
  3.2 個體特性
  每個人不僅僅是因為生活的環(huán)境、歸屬的社會階層而不同,即使生活的環(huán)境等都基本相似,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個性特征。不同個性特征的人在面對采訪時,做出的反應和積極性也有所不同。只有對受訪者的個性、能力具有充分的把我,才能在采訪過程中采取針對性的措施。
  3.3 記者對受訪者的影響
  記者是采訪活動中的主體,記者的言談舉止、提問方式和水平、對受訪者的態(tài)度等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受訪者的心理。從這一角度來看,記者應當營造出一種輕松、真誠、友好的氣氛,利用能力因素、相似因素等充分的拉近受訪者的距離,獲得受訪者的信任與配合。在面對受訪者時應當找尋雙方之間的相似之處,構建雙方心理交流的橋梁;無論在采訪何種社會階層的群體時,都能保持一種平易近人、不卑不亢、以誠相待的態(tài)度,保持清醒的頭腦以便采訪活動的順利進行;全身心投入、真誠待人,盡快將彼此之間由陌生變熟悉,進行雙方心理上的感應,獲得受訪者的信任,充分挖掘受訪者的內心世界。

 

 



本文編號:1242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42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d36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