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保護中的文化重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18 08:51
近幾年來,非遺的保護成為社會中的熱點話題。伴隨著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不斷開展與深入地研究,我國的非遺保護有了質的飛躍。這當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著兩方面,一是文化具有多樣性,二是其是作為政治文化的一個標識。以上兩點確定了非遺所涉及的范圍并非簡單的物品,而是關乎民族的情感以及價值觀念的互相認同,這也就意味著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個民族世代相承,并且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tǒng)文化。但在保護的過程中仍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何將地方的非遺文化轉變?yōu)楣驳奈幕?以此來更好地進行保護,成為研究的重點。本文從非遺文化重構的困境入手,研究如何進行有效的非遺文化重構,探究其可行的道路,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相應的借鑒與思考。
【文章來源】:產業(yè)創(chuàng)新研究. 2020,(22)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非遺保護中文化重構的困境
(一)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
(二)缺乏科學意識
(三)過度適應現(xiàn)代化
二、非遺保護中文化重構的有效策略
(一)文化形態(tài)重構
(二)社會功能重構
(三)傳承模式重構
三、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振興傳統(tǒng)工藝視角下的非遺保護與傳承——以寬甸柳匠編織技藝為例[J]. 楊佳斌. 大眾文藝. 2020(13)
[2]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小學教育傳承研究——基于“彌渡花燈進校園工程”的調查[J]. 李剛. 大理大學學報. 2020(03)
[3]探索文化自信視域下傳統(tǒng)文化重構的“三重”困境[J]. 杜慧. 智庫時代. 2019(35)
[4]傳統(tǒng)文化傳承工程實施過程中媽祖文化重構發(fā)展問題[J]. 高國興. 閩商文化研究. 2019(01)
本文編號:3039334
【文章來源】:產業(yè)創(chuàng)新研究. 2020,(22)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非遺保護中文化重構的困境
(一)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
(二)缺乏科學意識
(三)過度適應現(xiàn)代化
二、非遺保護中文化重構的有效策略
(一)文化形態(tài)重構
(二)社會功能重構
(三)傳承模式重構
三、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振興傳統(tǒng)工藝視角下的非遺保護與傳承——以寬甸柳匠編織技藝為例[J]. 楊佳斌. 大眾文藝. 2020(13)
[2]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小學教育傳承研究——基于“彌渡花燈進校園工程”的調查[J]. 李剛. 大理大學學報. 2020(03)
[3]探索文化自信視域下傳統(tǒng)文化重構的“三重”困境[J]. 杜慧. 智庫時代. 2019(35)
[4]傳統(tǒng)文化傳承工程實施過程中媽祖文化重構發(fā)展問題[J]. 高國興. 閩商文化研究. 2019(01)
本文編號:30393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03933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