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文化論文 >

降維、認同與合法化:二次元的破壁文化實踐

發(fā)布時間:2020-09-24 09:36
   本研究關注的是當下亞文化群體內部何以出現(xiàn)主流化傾向。對該話題的興趣源自一部由二次元迷創(chuàng)作并發(fā)布在漫畫論壇中的動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及其眾多粉絲對該動漫的追捧現(xiàn)象;诓骱步(jīng)典理論不能完全闡釋該現(xiàn)象、目前學界對還未深度研究此迷群體,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以《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的粉絲兔迷為研究對象,探求二次元文化內部是否出現(xiàn)了破壁,如果有,其破壁過程是如何發(fā)生的,發(fā)生破壁的驅動力又是什么?在該問題意識下,以霍爾的“文化循環(huán)”理論著手,將其視為本文研究的方法論來介入對該現(xiàn)象的分析中。本文試圖以兔迷的日常文化實踐為中心線索,從宏觀到微觀梳理出影響兔迷實踐的因素,及主流文化如何介入兔迷具體實踐過程,即回到兔迷所在的社會文化背景、其對文本的解讀、生產(chǎn)實踐、消費實踐中去,發(fā)現(xiàn)兔迷這一群體何以發(fā)生主流化行為轉向。為了回答這一系列研究問題,筆者加入4個活躍度較高的兔迷QQ群和兔迷官方貼吧及對16位兔迷進行深度訪談。通過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編碼和分類分析,這一研究發(fā)現(xiàn),首先,兔迷盡管作為二次元迷,但對《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中所描述的政治、歷史文化呈高度的正向情感,不再以次元壁為界限劃分二次元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不僅向二次元世界內引入現(xiàn)實世界的主流話語,而且對現(xiàn)實世界積極輸出《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的文化符號。二次元內部確實出現(xiàn)了破壁之力。其次,兔迷通過降維和一系列的實踐實現(xiàn)破壁。具體而言,是通過對符號的萌化和簡化敘事邏輯,“二次元對復雜政治話語進行了降維”,復雜的政治關系被解讀為人際關系。在日常文化實踐方面,通過“考證、代入、彈幕儀式”的兔迷觀看實踐,使得主流話語得以跨時空建構,兔迷在情感上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達成認同;通過“同人作品、反擊憤青、自我規(guī)訓”的生產(chǎn)實踐,依賴同人作品狂歡、主流壓力、亞文化群體沖突的實踐推動他們向主流意識形態(tài)靠近;通過QQ群、貼吧、微博等平臺的趣緣社交實踐中,兔迷完成組織化并形成樸素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集體意識,在與官方的互動中獲得注意力和認可。通過對這一過程的研究,會發(fā)現(xiàn)在當今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中不能再以“抵抗/收編”范式對亞文化行動進行簡單化的詮釋,需要注重后亞文化理論中談及的場景和碎片化身份,以“觀展/表演”范式了解自我建構的動態(tài)過程,但不能忽視在這一動態(tài)的過程中始終體現(xiàn)著兔迷對認同和合法化的渴望,同時伴隨著主流文化的壓力和亞文化群體間的沖突,因此在對亞文化群體的研究中需要關注微觀權力的滲透和不同亞文化群體間的對抗。
【學位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G05;G2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紀莉;;反抗與消解:戰(zhàn)后英國青年亞文化的興衰[J];江西社會科學;2015年10期

2 張娜;;虛擬民族志方法在中國的實踐與反思[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4期

3 鄧昕;;互動儀式鏈視角下的彈幕視頻解析——以Bilibili網(wǎng)為例[J];新聞界;2015年13期

4 朱麗麗;何珂;;網(wǎng)絡游戲迷的投射、補償與社會動員——以《魔獸世界》迷為例[J];中國網(wǎng)絡傳播研究;2013年00期

5 陳一;曹圣琪;王彤;;透視彈幕網(wǎng)站與彈幕族:一個青年亞文化的視角[J];青年探索;2013年06期

6 羅自文;;網(wǎng)絡趣緣群體的基本特征與傳播模式研究——基于6個典型網(wǎng)絡趣緣群體的實證分析[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3年04期

7 黃鑫;;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受眾的新變化——以觀展/表演范式分析[J];東南傳播;2013年04期

8 卜玉梅;;虛擬民族志:田野、方法與倫理[J];社會學研究;2012年06期

9 周海燕;;作為規(guī)訓的生產(chǎn)——以大生產(chǎn)運動敘事為中心的話語考察[J];開放時代;2012年08期

10 樊義紅;;從本質的認同論到建構的認同論[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馬中紅;;從亞文化到后亞文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瑾瑜;規(guī)訓與抵抗:權力、身體與真實電視[D];南京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白一婷;“紅色愛豆”的誕生:觀展/自戀循環(huán)中的認同建構與微觀權力網(wǎng)絡[D];南京大學;2017年

2 周靜;《人民日報》對抗日戰(zhàn)爭集體記憶的媒介建構[D];西南大學;2017年

3 王玉;從“自我認同”到“群體認同”[D];安徽大學;2016年

4 盛淮瑾;亞文化視角下的彈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年

5 盧楊;“御宅族”—“二次元”的建構者與體驗者[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4年

6 孫越;斯圖亞特·霍爾的文化表征理論探究[D];山東大學;2012年

7 王嘉穎;試探析國內當下網(wǎng)絡自媒體傳播模式的后現(xiàn)代主義特征[D];復旦大學;2011年

8 崔曉利;貼吧社區(qū)信息傳播與互動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朱學蕊;狂歡理論視域下的“網(wǎng)絡紅人”現(xiàn)象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10 陳靜;論斯圖亞特·霍爾的文化“表征”理論及其理論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2557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82557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e63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