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曇寺花兒會文化空間研究
【圖文】:
瞿曇寺全貌圖
瞿曇殿念經
【學位授予單位】:青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K892.2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四輩;;城鎮(zhèn)化背景下的花兒會民俗主體研究[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2 文忠祥;;論河湟地區(qū)時空設置[J];青藏高原論壇;2013年01期
3 桂榕;;人類學視角下的民俗文化空間——以云南省巍山縣回族民俗為例[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4 楊憲武;;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文化空間”的認識——以孔府飲食為例[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S4期
5 蒲天彪;;《耕余瑣錄》與瞿曇寺史料補遺[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6 周亮;;河湟花兒傳唱的多民族性研究[J];蘭州學刊;2011年07期
7 趙宗福;;西北花兒的文化形態(tài)與文化傳承——以青海花兒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8 王國利;;大“文化空間”的構建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設想——以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六月六”會為調查個案[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9 張曉萍;李鑫;;基于文化空間理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化生存實踐[J];學術探索;2010年06期
10 徐世棟;徐世梁;;瞿曇寺衰落原因分析[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閆國芳;鄉(xiāng)土社會視閾下的花兒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婕;基于文化空間論的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4年
2 李東曲才讓;瞿曇寺歷史文化研究[D];西藏大學;2014年
3 田冬梅;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空間保護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4 魏曄;西北地區(qū)花兒會的發(fā)展及區(qū)域特征(1912-1966)[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6997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699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