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鬼城”廟會歷史變遷研究
本文選題:豐都鬼城 + 廟會文化; 參考:《西南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重慶市豐都縣歷來有“鬼城”之稱,縣內的平都山上供奉著大量的地獄鬼神,2014年11月“豐都廟會”被正式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作為國內罕見的以地獄鬼神作為祭祀對象的廟會活動,其獨特的鬼神信仰和文化內涵使得它在中國的廟會文化中獨具一格。對豐都廟會歷史進行專門研究的主要是2016年陳世松老師的《豐都廟會源流考》,他提出了豐都縣平都山上以祭祀閻羅天子為主的廟會“萌生于唐宋時期,形成于明朝中后期,興盛于清代至民國時期”,但只探索了豐都廟會的源流并未做全面的變遷研究。在前輩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則采用廣義的豐都廟會,即在重慶市豐都縣內依托廟觀而舉行的集祭祀、商貿、娛樂為一體的民俗文化活動,將時間線設定在新中國建立前,主要從歷史學的角度對豐都廟會的歷史變遷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探索豐都廟會的起源,清代和民國豐都廟會的繁盛狀況,豐都廟會歷史變遷根本動力的分析,以及豐都廟會的地位,文章主要有以下六個部分:緒論部分簡要說明了豐都廟會的選題來源和選題意義,簡要總結了廟會的研究綜述、豐都鬼神文化的研究綜述和豐都廟會的研究現(xiàn)狀,確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式為文獻法,主要為歷史學視角。第一章是重慶市豐都縣的概況。本文的“豐都廟會”為廣義的豐都廟會,其依托平都山和豐都“鬼城”而產生和發(fā)展,所以必須先要了解平都山宗教信仰的演變,同時廟會所處的豐都縣乃至三峽區(qū)域的地理環(huán)境和歷史文化都對豐都廟會有重大影響。第二章是清代的豐都廟會研究。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探索明代以前豐都是否有廟會,明代以前雖然沒有確切的廟會記載但平都山一直都是香火鼎盛的道教名山,它具備有產生廟會的條件。二是清代的豐都廟會,清光緒歷史文獻中有天子娘娘廟會的明確記載,分別對清文獻記載中豐都廟會的時空分布、內容和影響范圍進行了分析。第三章是民國時期的豐都廟會。這一時期的豐都廟會有次數(shù)多、時間長、內容豐富、影響力廣等特點,廟會的形式既有朝山進香型的香會,也有縣城內的迎神賽會,廟會內容包含了宗教祭祀、民生百計和休閑娛樂,廟會的影響范圍擴大為四川本省和部分外省。此外,該章還分析了這一時期普通民眾、政府和新興知識分子對廟會的態(tài)度;最后做了一個小總結,里面梳理了豐都廟會的代表物“路引”的歷史以及民國時期豐都廟會的變化。第四章主要是對豐都廟會變遷根本動力的分析。豐都廟會能吸引來自全國的香客,其根本原因還是民眾對豐都地獄的信仰,這種信仰的變遷有兩大特點:一是豐都地獄信仰的廣泛傳播;二是重慶市豐都“鬼城”地位的確立和影響。此外本章還分析了豐都鬼神文化對周邊地區(qū)的影響。第五章主要寫了豐都廟會的地位。主要從兩個角度分析,一是從縱向歷史看,現(xiàn)代存留下的專門祭祀鬼神的宮觀已經極少,平都山擁有目前國內最大的、最全面的地獄文化宗教建筑群,二是從橫向看,現(xiàn)在的廟會雖然數(shù)不勝數(shù),但其主祀神基本都是仙府神靈,豐都廟會以閻羅天子為核心的地獄鬼神祭祀十分罕見,最后對比了蒿里山神祠的香會和豐都廟會。
[Abstract]:Fengdu County of Chongqing has always been known as " Ghost City " , and the Pingdu Temple in the county has been officially listed in the fourth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ems . The unique ghos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Fengdu Temple is the only one in China ' s temple culture .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f Fengdu temple fair , 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Fengdu temple in Fengdu County of Chongqing .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Fengdu temple in Fengdu County of Chongqing .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Fengdu temple fair in Qing Dynasty . Pingdu Mountain has the largest and most comprehensive religious architectural complex in the country , and the second is from the landscape . The temple fair is all the immortal gods . The Fengdu Temple will be the core of the hell gods and sacrifices to the gods . Finally , the temple will be compared with the temple of the temple of the temple .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K89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甘大明;;四川豐都非鬼城酆都考[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04期
2 陳輝;;試論鬼道與五斗米道的分野[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3 劉靜;藍勇;;歷史時期重慶政區(qū)地名得名淵源初探[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4 葉貴良;;從“北都羅酆”等詞看晉唐道教的地獄世界[J];宗教學研究;2012年04期
5 張雪松;;從三教關系看中國人關于死后世界信仰的構建[J];中國文化研究;2012年03期
6 符永利;;重慶豐都悟惑寺古建筑調查紀略[J];敦煌研究;2012年02期
7 羅世平;;早期佛教進入巴蜀的途徑——以搖錢樹佛像為中心[J];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8 翟森森;;“鬼城”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發(fā)展現(xiàn)狀淺析[J];長江文化論叢;2011年00期
9 呂鵬志;;攝召北酆鬼魔赤書玉訣與靈寶五篇真文——《太上洞玄靈寶赤書玉訣妙經》校讀拾遺[J];宗教學研究;2010年04期
10 姜守誠;;十王信仰:唐宋地獄說之成型[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09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張云江;;豐都鬼城:對傳統(tǒng)文化竭澤而漁可以休矣[N];中國民族報;2014年
2 陳波;程都;;走向沒落的千年“鬼城”[N];西部時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海波;死亡學視野中的中國佛教死亡觀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吳垠;志怪小說中幽冥世界的嬗變[D];蘭州大學;2013年
2 余露;唐五代小說與巴蜀地區(qū)的宗教與社會[D];西南大學;2012年
3 叢海云;佛教地獄觀與中古游冥小說[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年
4 曾雯雯;漢唐之間中國冥界觀的變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5 鞏盼盼;“入冥追尋”故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金東;論閻羅形象的本土化歷程[D];揚州大學;2010年
7 楊言洲;豐都名山風景名勝區(qū)資源整合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0369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03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