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與法語國家組織合作的前景與挑戰(zhàn)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prove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la Francophonie by stud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OIF and the foreign policy of China. La Francophonie, as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dvocating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diversity,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politics, culture and economy. In the context of deepening globalization, la Francophonie advoc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ultipolar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ultural diversity. With the growth of economic strength, China's international position has rapidly improved, and its political position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n the basis of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China advances with the times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eign policy. La Francophonie and China share a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respecting national diversity and building a multipolar world. Common values form the basi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Their cooperation will help to enhance their respective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contribute to world peace. La Francophonie cannot ignore the influence of China,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partner. China can also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 through the platform of la Francophonie, promote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and enhance its own soft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form of cooperation and its feasibility and cooperation will be faced with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his study will contribute to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understanding of the organization of la Francophonie and provide a useful way of thinking for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with the French-speaking countries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organization of la Francophonie.
【學(xué)位授予單位】:外交學(xué)院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822.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章敏;;法語與外交語言[J];外交評論-外交學(xué)院學(xué)報;1985年01期
2 ;列寧懂得許多種外文[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1993年01期
3 李克勇;;法國保護法語的政策與立法[J];法國研究;2006年03期
4 柳明;;世界上的一個新講壇——第一屆法語國家首腦會議[J];世界知識;1986年07期
5 程靜;熊劍秋老師受勛儀式簡介[J];法國研究;2000年01期
6 王學(xué)文;魁北克法語的特點[J];法國研究;2000年01期
7 許興星;;論漢語、英語、法語中時態(tài)表達手法的異同[J];法制與社會;2007年01期
8 珞騾;;法語——21世紀最值得關(guān)注的小語種[J];法國研究;2010年01期
9 王炳;加拿大的民族政策與雙語教育[J];遼寧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96年03期
10 宋曉剛;緣[J];新聞周刊;2004年1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洪富;;淺談英語在二外法語學(xué)習(xí)中的負遷移[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張秀榮;;法語詞匯在法語國家中的異化及創(chuàng)新[A];國際交流學(xué)院科研論文集(第四期)[C];1997年
3 孫越;;法語中的漢語借詞現(xiàn)象初探[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06年年會暨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4 秦俊;;淺談法語被動態(tài)的使用——在特定環(huán)境里的特性[A];對外貿(mào)易外語系科研論文集(第二期)[C];1993年
5 周曉幸;;法語被動態(tài)、自反動詞及其他[A];國際交流學(xué)院科研論文集(第三期)[C];1996年
6 張晶;;法語語言強化教學(xué)初探[A];'92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xué)學(xué)術(shù)報告會論文集[C];1992年
7 張晶;;淺談交際法語的正確使用[A];對外貿(mào)易外語系科研論文集(第二期)[C];1993年
8 張晶;;法語語言強化教學(xué)初探[A];對外貿(mào)易外語系科研論文集(第一期)[C];1992年
9 周曉幸;;略論法語形容詞與名詞的位置問題[A];國際交流學(xué)院科研論文集(第一期)[C];1994年
10 余男;;不平淡的表演,來自平淡的生活——談《驚蟄》的表演[A];銀幕形象塑造——第十屆“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xué)會獎”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張雯婧;全球最大語言學(xué)校中國總部落戶本市[N];天津日報;2010年
2 李琰;法語聯(lián)盟在中國[N];人民日報;2008年
3 記者 歐陽晶 通訊員 徐紅平;將法言法語轉(zhuǎn)換為群眾語言[N];檢察日報;2009年
4 翟華;“中文熱”將重蹈“日語熱”的覆轍[N];財經(jīng)時報;2007年
5 翟華;奧運會司儀說法語給誰聽?[N];國際商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胡冰心;“換客”:越換越快樂[N];鎮(zhèn)江日報;2009年
7 吳長生邋王芳;國際臺慶祝法語廣播開播50周年[N];人民日報;2008年
8 陳伯祥;法國人的法語情結(jié)[N];中國文化報;2008年
9 盧金增 解紹波 王鈞;老百姓看不懂法言法語怎么辦[N];檢察日報;2004年
10 本報記者 鄭鍵;以小說透視司法的陰影[N];檢察日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葉麗文;法語國家國際組織和法國[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2年
2 李海艷;生成問答系統(tǒng)的法語文本處理模型[D];武漢大學(xué);2010年
3 馬烏努(MAWUNOU ZINS(?));處于十字路口的法語非洲國家:中國能否成為一個選擇?1960年以來法屬赤道非洲及法屬西非案例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2年
4 孫越;法漢詞序與句序的對比研究[D];武漢大學(xué);2012年
5 吳為民;漢語性別詞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11年
6 王圓圓;巴黎郊區(qū)年輕人使用音節(jié)倒置詞現(xiàn)象的社會語言學(xu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0年
7 陳蜀玉;《文心雕龍》法語全譯及其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6年
8 王春慧;課堂互動與情感聯(lián)系的建立在大學(xué)外語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2年
9 韓天雍;中日禪宗墨跡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7年
10 姜君麗;中國外語教學(xué)方式探討[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孟瑾;論中國與法語國家組織合作的前景與挑戰(zhàn)[D];外交學(xué)院;2012年
2 丁斯甘;從折衷主義角度分析新版《法語》[D];四川外語學(xué)院;2012年
3 高夏;法語口語中連接詞的功能和習(xí)得[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0年
4 白佳辰;法語和漢語的時間表達比較研究[D];湘潭大學(xué);2011年
5 蘇靜;法語同音現(xiàn)象的應(yīng)用語言學(xué)研究[D];四川外語學(xué)院;2011年
6 鄧德麟;法語詞匯學(xué)習(xí)中的正負遷移問題[D];四川外語學(xué)院;2012年
7 毛榮坤;社會語言學(xué)調(diào)查:中國法語專業(yè)學(xué)生的學(xué)習(xí)策略分析[D];四川外語學(xué)院;2010年
8 王偉;漢語兼語句與法語相應(yīng)句式的認知對比[D];山西大學(xué);2010年
9 葉凡;中法兩國在法語非洲國家共贏的可能性[D];外交學(xué)院;2010年
10 林玉婷;法語聯(lián)盟對孔子學(xué)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啟示[D];外交學(xué)院;2012年
本文編號:22607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260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