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外交的中國特色之論
本文選題:大國外交 + 霸權主義 ; 參考:《太平洋學報》2015年02期
【摘要】:當西方逐漸相對衰落時,當今的中國已經(jīng)處于"坐二望一"的權力地位。面對國際形勢和中國與世界關系的劇變,當前中國外交正面臨巨大的轉(zhuǎn)型機遇與挑戰(zhàn)。在經(jīng)歷了致力于生存的革命外交與致力于國內(nèi)發(fā)展的發(fā)展外交之后,中國正迎來致力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外交新階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踐行要符合世情、國情與現(xiàn)實需要,大國外交的"中國特色"在于,這是一條告別傳統(tǒng)大國主義、強權政治的大國外交之路,而致力于自身和平發(fā)展的同時促進和諧世界的新型大國外交之路。
[Abstract]:At a time of relative decline in the West, China is now in a position of power. In the fa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a's diplomacy is now facing tremendou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ransformation. After experiencing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committed to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diplomacy committed to domestic development, China is ushered in a new stage of great power diplomacy devoted to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practice of great power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conform to the world condition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practical need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of great power diplomacy lies in that it is a way to break away from traditional great-power doctrine and power politics. While devoting to their own peaceful development while promoting a harmonious world, a new type of great power diplomacy.
【作者單位】: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
【基金】:2013年度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優(yōu)秀青年學者培育計劃項目“中外企業(yè)海外經(jīng)濟利益保護”(2013YQ12) 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際組織分析的社會學路徑研究”(11BGJ003) 2013年度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中國企業(yè)海外經(jīng)濟利益立體保護機制的戰(zhàn)略設計”(2013M530095)的資助
【分類號】:D82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瞿少華;試論21世紀初期中國外交戰(zhàn)略的選擇[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2 趙品宇;;當代中國外交的國際定位:影響因素及動態(tài)分析[J];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劉朝興;;中國參與國際軍事安全機制芻議[J];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門洪華;中國外交哲學的演變[J];教學與研究;2005年04期
5 門洪華;國家主義、地區(qū)主義與全球主義——兼論中國大戰(zhàn)略的謀劃[J];開放導報;2005年03期
6 劉暢;郝向陽;;淺析中國睦鄰政策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科技信息;2009年19期
7 馬榮久;;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研究:回顧與前瞻[J];學理論;2009年27期
8 宋效峰;;簡論中國對地區(qū)多邊機制的參與——以和諧世界觀的視角[J];理論月刊;2006年05期
9 顧興良;;我黨執(zhí)政理念轉(zhuǎn)型與我國對外戰(zhàn)略調(diào)整內(nèi)在脈絡淺析[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10 郭樹勇;;論和平發(fā)展進程中的中國大國形象[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5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岳奎;革命與執(zhí)政之間: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2 江彥橋;我國對外教育政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鄭華;首腦外交[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4 李建民;東亞區(qū)域經(jīng)濟合作及一體化可行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夏建平;認同與國際合作[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明生;國際安全機制與當代中國[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7 張麗華;主權博弈—全球化背景下主權國家與國際組織互動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葉明陽;國際勞務流動視角下臺灣外籍勞工問題之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9 唐彥林;東亞秩序變遷中的中國角色轉(zhuǎn)換[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10 郭銳;東亞體系轉(zhuǎn)型與中國大戰(zhàn)略[D];吉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洪蓮,高宏文;新世紀的大國外交及其對中國的外交啟示[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謝士法;邢紅梅;;印度的大國外交戰(zhàn)略[J];理論界;2006年S1期
3 員大強;;90年代日本的“大國外交”[J];國際研究參考;1992年09期
4 葉自成,李穎;構建大國外交之魂:正常心,自信心,樂觀心[J];國際經(jīng)濟評論;2001年Z3期
5 馬加力;;印度大國外交的新態(tài)勢[J];和平與發(fā)展;2008年01期
6 陳春艷;林棟;;論印度的大國外交戰(zhàn)略[J];才智;2008年14期
7 孫宏年;王琛;;越南大國外交戰(zhàn)略的百年變遷[J];世界知識;2011年14期
8 張力;;印度2010年大國外交述評——以印美關系為中心[J];南亞研究季刊;2011年03期
9 黃雪嫣;;自作聰明的大國外交[J];大科技(百科新說);2009年11期
10 張登及;中國大國外交的類型學分析[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4年08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駐聯(lián)合國首席記者 袁博;敘危機解決進入“大國外交時間”[N];文匯報;2013年
2 特約評論員 孫興杰;“一路一帶”拉開大國外交序幕[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4年
3 本報副總編 杜亮;中國邁入大國外交時代[N];中國保險報;2014年
4 記者 王曄君;中國開啟大國外交新征程[N];北京商報;2013年
5 吳心伯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大國外交:挑戰(zhàn)與應對[N];東方早報;2013年
6 本報記者 江瑋 實習記者 武強;大國外交新思維[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3年
7 周雷;“莫迪熱情”與大國外交[N];中國國防報;2014年
8 翟];發(fā)展大國外交的重要一步[N];人民日報;2007年
9 石曉虎;印度的大國外交戰(zhàn)略[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3年
10 趙可金;解讀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N];學習時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陳太勇;詞匯文化視域下的日本大國外交[D];遼寧大學;2011年
2 楊麗娜;冷戰(zhàn)后從法國與非洲法語區(qū)國家的關系看法國的大國外交[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陳慧;瓦杰帕伊政府實用主義的大國外交[D];外交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20130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01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