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對外援助問題研究
本文選題:對外援助 + 展開 ; 參考:《遼寧大學》2011年碩士論文
【摘要】:對外援助是國家內政的延伸,根本目的是維護和實現(xiàn)國家利益。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對外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援助的對象遍布各洲,援助也呈現(xiàn)出自身的特色。 本文內容分為五部分: 第一部分當代中國對外援助的背景這部分主要闡釋當代中國對外援助的國際環(huán)境、國內形勢。 第二部分當代中國對外援助的展開 講述中國對外援助的對象,主要有社會主義國家中的越南、阿爾巴尼亞、蒙古、古巴、羅馬尼亞等;亞洲民族主義國家中的柬埔寨、巴基斯坦等;非洲國家中的贊比亞、坦桑尼亞、剛果等;拉丁美洲的智利和秘魯等。 第三部分當代中國對外援助的特征和影響 中國的對外援助呈現(xiàn)出的六個明顯特點:援助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援助對象側重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qū)、援助帶有明顯的意識形態(tài)動機、援助規(guī)模長期與國力不適應、援助缺乏長期規(guī)劃和理論支撐、援助深受地緣政治影響。接著從對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影響、對受援國的影響、對中國和受援國雙邊關系的影響、對中國國內政治與經濟的影響論述中國對外援助的影響。 第四部分結束語
[Abstract]:Foreign aid is an extension of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a country, and its fundamental purpose is to safeguard and realize national interest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has provided a great deal of foreign aid to all continent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explains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domestic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s foreign aid. The second part: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s Foreign Assistance The main targets of China's foreign aid are Vietnam, Albania, Mongolia, Cuba, Romania, among the socialist countries; Cambodia, Pakistan, among the Asian nationalist countries; Zambia, among the African countries. Tanzania, Congo, etc.; Chile and Peru in Latin America. The third par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of Contemporary China's Foreign Aid There are six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foreign aid: the aid has obvious stage characteristics, the aid is focused on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aid has obvious ideological motivation, and the aid scale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national strength for a long time. Aid lacks long-term planning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aid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geopolitics. Then the influence on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influence, on recipient countries, on bilateral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recipient countries, on China's domestic politics and economy, on China's foreign aid is discussed. Part IV concluding remarks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822;F125.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恩波;;我的兩個阿爾巴尼亞弟弟[J];留學生;2010年05期
2 孔祥t;;耿飚上書改變援阿政策[J];黨政論壇(干部文摘);2011年07期
3 凱濱;武晉平;;中國軍事外援秘聞[J];發(fā)現(xiàn);1995年02期
4 薛宏;;對外援助:幾代領導人的戰(zhàn)略決策[J];世界知識;2011年13期
5 姜新茹;李廣彬;;美國對外援助的實質——以善治理念為視角[J];邢臺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6 ;激情歲月:新中國援外片段[J];世界知識;2011年13期
7 黃梅波;楊莉;;德國發(fā)展援助體系及管理制度[J];國際經濟合作;2011年08期
8 黃梅波;萬慧;;英國的對外援助:政策及管理[J];國際經濟合作;2011年07期
9 張海冰;;歐盟對外援助政策調整的背景及趨勢[J];德國研究;2011年02期
10 鄭榮來;;看“內部電影”[J];群言;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蔚;朱慧博;;簡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對外援助[A];新四軍研究(第二輯)[C];2010年
2 張勉勵;;中國對外援助問題研究述評[A];國史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述評:第七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向麗華;;對問題導向研究傾向的評估——以對外援助研究為例[A];評價國際關系理論:各界與進步——2007年博士論壇[C];2007年
4 ;阿爾巴尼亞政府鼓勵小水電發(fā)展[A];第一屆“中國小水電論壇”論文專輯[C];2010年
5 祝鳴;;試析“中國援助威脅論”——中國對外援助的外部壓力與挑戰(zhàn)[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青年學者文集)[C];2008年
6 婁亞萍;;對外經濟援助與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A];國際關系研究:探索與創(chuàng)新——2009年博士論壇[C];2009年
7 張植中;;油橄欖產業(yè)化大有前途[A];銀齡睿智——為“十一五”規(guī)劃建言獻策論文選編[C];2006年
8 葛壯;;關于前南境內民族沖突問題的評析[A];宗教與民族(第壹輯)[C];2002年
9 ;附錄三 世界現(xiàn)代化水平評價的數據集[A];中國現(xiàn)代化報告2005——經濟現(xiàn)代化研究[C];2005年
10 ;附錄二 經濟現(xiàn)代化水平評價的數據集[A];中國現(xiàn)代化報告2005——經濟現(xiàn)代化研究[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際文;美實施對外援助條件更苛刻[N];法制日報;2004年
2 記者 楊月清;陳時寶會見阿爾巴尼亞客人[N];陜西日報;2004年
3 ;中國對外援助應否叫停[N];經理日報;2008年
4 記者 陳鋒 實習生 符永超;宇通獲得對外援助物資項目A級資格[N];鄭州日報;2009年
5 孫薇;王忠禹會見阿爾巴尼亞客人[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6 張意軒 金柳;對外援助:真誠友好60年[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7 記者徐春林;中國對外援助60周年紀念展開幕[N];國際商報;2010年
8 記者 崔鵬;中國對外援助體現(xiàn)發(fā)展中國家負責任立場[N];人民日報;2010年
9 李宗長;黃莉新會見阿爾巴尼亞客人[N];新華日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郭麗君;對外援助:中國“盡力而為”[N];光明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賀光輝;美日對外援助之比較[D];復旦大學;2003年
2 王文奇;美國安全戰(zhàn)略與對外援助政策研究(1989-2008)[D];吉林大學;2010年
3 桑穎;美國對外援助中的私人志愿組織[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4 馬斌;冷戰(zhàn)后美國對中亞援助政策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5 張鵬;對外援助的“歐洲模式”[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姜淑令;美國對以色列的援助政策研究(1967-1988)[D];復旦大學;2008年
7 王新影;歐盟對外援助與歐洲一體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趙良英;中國負責任大國身份的構建[D];武漢大學;2010年
9 燕玉葉;購買“和平”:冷戰(zhàn)后美國對朝鮮的經濟援助[D];復旦大學;2008年
10 魏雪梅;冷戰(zhàn)后中美對非洲援助比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代云;當代中國對外援助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2 苗群;中日韓對外援助的比較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3 孔妃妃;淺析中國對于南太平洋島國的對外援助[D];外交學院;2010年
4 俞大偉;我國體育對外援助的歷史回顧[D];吉林大學;2011年
5 黃昕;“二戰(zhàn)”后美國對阿爾巴尼亞遏制政策初探[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張魯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援助理論與實踐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7 王耀萱;英國對外援助變化趨勢及原因分析[D];外交學院;2011年
8 李大偉;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的對外援助研究[D];外交學院;2011年
9 何良;論冷戰(zhàn)時期美國的對外援助行為[D];南昌大學;2012年
10 高嵩;毛澤東對外援助思想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8089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808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