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的由來
本文關鍵詞:信封的由來
更多相關文章: 南北朝時期 完整無損 方孔 秦漢時代 線槽 中國歷史 三道 英國商人 泥封 盛唐時期
【摘要】:正信封起源于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代。當時,文書和書信大都是刻寫在木板和竹簡上,為了保護書信完整無損,就用兩塊刻成鯉魚形的木板,夾在文書簡牘的外面。木板上還刻有三道線槽,用繩捆繞三圈,然后再穿過一個方孔縛住。在線端或交叉處加以檢木,封上黏土并加蓋印章,以防私拆。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信封。魏晉以后至南北朝時期,書信材料逐漸由木質(zhì)演化為紙質(zhì)。信
【關鍵詞】: 南北朝時期;完整無損;方孔;秦漢時代;線槽;中國歷史;三道;英國商人;泥封;盛唐時期;
【分類號】:K109
【正文快照】: 信封起源于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代。當時,文書和書信大都是刻寫在木板和竹簡上,為了保護書信完整無損,就用兩塊刻成鯉魚形的木板,夾在文書簡牘的外面。木板上還刻有三道線槽,用繩捆繞三圈,然后再穿過一個方孔縛住。在線端或交叉處加以檢木,封上黏土并加蓋印章,以防私拆。這就是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章冠英;;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大變動中的^榫龍;[J];歷史研究;1957年02期
2 侯旭東;論南北朝時期造像風氣產(chǎn)生的原因[J];文史哲;1997年05期
3 顧興斌;晉與南北朝時期古韓國人對華“朝貢”和“歸化”考辨[J];江西社會科學;2000年05期
4 ;南北朝時期的內(nèi)蒙古地區(qū)[J];西部資源;2010年04期
5 楊寬;;論南北朝時期煉鋼技術上的重要發(fā)明[J];歷史研究;1956年04期
6 張聲振;;兩晉南北朝時期移居日本的漢族“歸化人”及其貢獻[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2年04期
7 鄧端本;;兩晉南北朝時期廣州外貿(mào)考略[J];廣州研究;1985年02期
8 賀國鑒;再論南北朝時期的苗族社會[J];貴州民族研究;1987年03期
9 陳新海;南北朝時期各民族在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的分布及漢化程度[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0年01期
10 陳新海;南北朝時期黃河中下游的主要農(nóng)業(yè)區(qū)[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北村一仁;;南北朝時期的“荒”[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袁純富;;魏晉南北朝時期江漢地區(qū)的水利建設[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6年
3 王文娟;;魏晉南北朝時期教育史研究回顧與展望[A];建國六十年來六朝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朱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等級婚姻極其社會影響[A];江蘇省六朝史研究會年會暨江南歷史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劉美崧;;建平,
本文編號:8124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812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