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撣人及其分布格局的演變
本文關鍵詞:緬甸撣人及其分布格局的演變 出處:《貴州民族研究》2015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撣人是緬甸人口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在緬甸民族史和民族關系史上發(fā)揮過重要作用。撣人先民進入今緬甸撣邦地區(qū)后,在與當?shù)赝林褡迦诤系耐瑫r,不斷向緬甸其他地區(qū)遷徙,分布區(qū)不斷拓展。蒲甘王朝崩潰之后的緬甸分裂時期,是撣人崛起和分布區(qū)擴大的重要階段。東吁王朝和貢榜王朝時期,撣人分布區(qū)逐漸穩(wěn)定,但仍具有一定流動性。英國殖民期間,撣人的現(xiàn)代分布格局正式形成,"撣族聯(lián)邦"的建立是一個標志性事件。緬甸獨立后,撣人分布區(qū)雖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但總體上維持了英國殖民時期的格局。
[Abstract]:Shan is the most populous ethnic minority in Myanmar , 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ethnic history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Myanmar . During the period of Burma ' s division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Pugan Dynasty , it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the rise and distribution of Shan people .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of the British colonial period , the distribution of Shan is gradually stable , but it still has certain fluidity . During the British colonial period , the establishment of Shan Nationality is a landmark event . After the independence of Myanmar , Shan ' s distribution area has changed , but the pattern of British colonial period has been maintained in general .
【作者單位】: 玉溪師范學院政法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西南與中南半島古代民族源流、分布及其演變研究”(項目編號:12CM Z009)
【分類號】:K337
【正文快照】: 一、緬甸撣人的界定與研究背景按1980年代后緬甸官方的說法,緬甸共有緬、撣、孟、欽、克倫、克欽、克耶、若開8大族支(族群),共135個民族,其中撣族支包括撣人等33個民族。該劃分方法以1983人口調查為基礎,具有一定權威性,是研究包括撣人在內(nèi)的緬甸民族時的重要參考標準。但從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范宏貴;緬甸撣族與中國德宏傣族的淵源關系[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2 賀圣達;李晨陽;;緬甸民族的種類和各民族現(xiàn)有人口[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3 王文光;周芳;;撣傣民族源流問題述論[J];廣西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4 何平;一個涉及中國和中南半島諸國多民族歷史的訛誤——關于“撣國”的最新研究與結論[J];世界民族;2000年01期
5 趙永勝;;緬甸與泰國跨國民族的種類、分布和人口[J];世界民族;201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平;越裳的地望與族屬[J];東南亞;2003年03期
2 趙永勝;;緬甸與泰國的重要跨國民族——克倫人[J];東南亞研究;2010年03期
3 何平;越裳不是泰老民族的先民[J];廣西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4 何平;;傣泰民族起源再探[J];民族研究;2006年05期
5 王曉艷;楊云;方文;;云南邊境民族地區(qū)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困境與路徑——基于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實證研究[J];民族論壇(時政版);2013年11期
6 王曉艷;楊云;方文;;云南邊境民族地區(qū)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困境與路徑——基于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實證研究[J];民族論壇;2013年11期
7 閆德華;;若開邦沖突對緬甸政治經(jīng)濟安全的影響[J];南亞研究;2014年04期
8 趙永勝;;論中國西南與中南半島古代區(qū)域民族史的構建[J];昆明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9 韋順莉;;滇越非屬百越[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9年10期
10 趙永勝;;緬甸與泰國跨國民族的種類、分布和人口[J];世界民族;2011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曉帆;中國西南邊境及相關地區(qū)南傳上座部佛塔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2 侯興華;泰國傈僳族社會發(fā)展和文化變遷——整體研究與個案調查[D];云南大學;2010年
3 李艷峰;中國古代僚人源流史研究[D];云南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學志;緬甸克倫族分離運動的興起與衰落[D];廈門大學;2008年
2 康豪;中緬邊境地區(qū)景頗/克欽族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3 張磊;明代嘉靖至萬歷間中緬沖突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4 黃靜;緬族傳統(tǒng)節(jié)會的文化學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2年
5 柳盈瑩;媒介變遷與少數(shù)民族文化傳播[D];復旦大學;2012年
6 徐玉云;從多語使用角度看對外漢語教學[D];廣西民族大學;2013年
7 張妙;明清時期永昌、普洱兩地百夷發(fā)展差異探究[D];云南大學;2013年
8 劉夢溪;當代邊疆傣族宗教生活探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9 范瑞;中泰哈尼—阿卡跨界民族阿茨咕、滇航嚓音樂文化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望波;泰國華人政策及其影響[J];八桂僑史;1996年01期
2 范宏貴;與泰國華人的認同感[J];八桂僑刊;2002年02期
3 何平;泰國南部的馬來族問題和政府的政策[J];東南亞;1990年02期
4 劉稚;馬來人在泰國與新加坡民族關系中地位的比較[J];東南亞;1999年03期
5 林錫星;緬甸華人與當?shù)孛褡尻P系研究[J];東南亞研究;2002年02期
6 黃鶯;緬甸民族宗教概況[J];國際資料信息;2003年08期
7 黃鶯;《中國周邊民族宗教概況》專題之十五 泰國民族宗教概況[J];國際資料信息;2003年11期
8 賀圣達;李晨陽;;緬甸民族的種類和各民族現(xiàn)有人口[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9 許肇琳;泰國華人社區(qū)的變遷[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5年01期
10 王黎明;;全球化視野下的泰國少數(shù)民族邊緣化——兩種不同的類型:泰北山民與泰南穆斯林[J];昆明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金吾;從傣族舞蹈發(fā)展中得到的啟示[J];民族藝術研究;1988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14253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1425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