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初期陳云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研究
本文關鍵詞:改革開放初期陳云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研究
【摘要】:陳云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他在1934年召開的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被任命為中央黨務委員會委員,開始從事紀檢工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他在中紀委第一書記的任上有九年之久,為黨風廉政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本文以改革開放初期的陳云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為研究對象,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一是介紹了改革開放初期陳云黨風廉政建設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和發(fā)展歷程。系統(tǒng)闡述了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陳云作為改革開放初期第一任中紀委第一書記,以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膽識和氣魄,為新中紀委的成立和發(fā)展作出的貢獻。二是闡述了改革開放初期的陳云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內(nèi)容,包括陳云在任中紀委第一書記的九年間,在撥亂反正、紀檢組織建設、打擊經(jīng)濟犯罪、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相關工作實踐中形成的黨風廉政建設思想。三是探討了陳云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現(xiàn)實價值?梢哉f,陳云的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為我國現(xiàn)階段的紀檢制度改革和反腐倡廉建設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參考,如黨風廉政建設具有緊迫性和長期性;持續(xù)抓好黨性和黨紀教育;堅決遏制特權思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需要把握黨性原則和加強黨的紀律等,都對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改革開放初期 陳云 黨風廉政建設 思想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262.6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緒論11-15
- 1.1 選題的研究意義11-12
- 1.2 研究現(xiàn)狀分析12-13
- 1.2.1 研究現(xiàn)狀12-13
- 1.2.2 研究現(xiàn)狀評析13
- 1.3 選題研究內(nèi)容、擬解決的關鍵問題13-14
- 1.3.1 選題研究內(nèi)容13-14
- 1.3.2 選題的研究目標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14
- 1.4 選題的研究方法14
- 1.5 選題的創(chuàng)新性14-15
- 第2章 改革開放初期陳云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形成歷程15-20
- 2.1 改革開放初期的時代背景15-16
- 2.2 改革開放初期陳云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形成16-20
- 第3章 改革開放初期陳云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20-35
- 3.1 黨風廉政建設要突出黨規(guī)黨法和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20-23
- 3.1.1 黨風廉政建設要有明確的法規(guī)依據(jù)20-22
- 3.1.2 黨風廉政建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標桿22-23
- 3.2 黨風廉政建設要以紀檢組織為保障23-27
- 3.2.1 建立和健全各級紀檢組織24-26
- 3.2.2 保持紀檢干部隊伍的純潔26-27
- 3.3 黨風廉政建設要以打擊經(jīng)濟犯罪為重點27-31
- 3.3.1 對經(jīng)濟犯罪行為必須一抓到底28-29
- 3.3.2 對經(jīng)濟犯罪行為有必要殺一儆百29-31
- 3.4 黨風廉政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31-33
- 3.4.1 兩個文明必須一起抓31-32
- 3.4.2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是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保障32-33
- 3.5 黨風廉政建設中領導干部要發(fā)揮表率作用33-35
- 第4章 改革開放初期陳云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35-40
- 4.1 黨風廉政建設具有緊迫性和長期性35-36
- 4.2 持續(xù)抓好黨性和黨紀教育36
- 4.3 堅決遏制特權思想36-37
- 4.4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需要把握黨性原則和加強黨的紀律37-38
- 4.5 黨風廉政建設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38-40
- 結語40-42
- 致謝42-43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科研成果43-44
- 參考文獻44-4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躍昆;執(zhí)政黨的黨風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J];承德民族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2 梅端祥;關于黨風現(xiàn)狀的思考[J];欽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2期
3 劉世祿;切實加強執(zhí)政條件下的黨風建設[J];探索與求是;2000年06期
4 黃娥嬌;試論黨風、黨性與世界觀的相互關系[J];廣西市場與價格;2001年11期
5 趙修義;慣例研究與黨風建設[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6 倪振林;抓黨風建設 促企業(yè)發(fā)展[J];中國林業(yè);2001年15期
7 ;加強和改進黨風建設的八個堅持和八個反對[J];福建黨史月刊;2001年11期
8 雷厚禮 ,劉正品;以行風促黨風 抓黨風帶行風[J];理論與當代;2001年12期
9 馮國森;黨風建設需要務實[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2年01期
10 劉曉;堅持以民為本 加強黨風建設[J];發(fā)展論壇;200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黨性黨風建設的探索與經(jīng)驗[A];光輝的歷程 寶貴的經(jīng)驗——新中國成立60年來黨的建設主要成就與經(jīng)驗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譚志偉;;面向新世紀大力加強黨風建設[A];探索 創(chuàng)新 發(fā)展[C];2000年
3 楊長鑫;;論黨風建設制度化[A];江蘇省科社學會2001年年會交流論文[C];2001年
4 北京市黨的建設研究會課題組;;論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黨風建設的主要經(jīng)驗[A];光輝的歷程 寶貴的經(jīng)驗——新中國成立60年來黨的建設主要成就與經(jīng)驗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曾德盛;;鄧小平同志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A];光輝的歷程 寶貴的經(jīng)驗——新中國成立60年來黨的建設主要成就與經(jīng)驗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永遠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黨風廉政建設的成就和經(jīng)驗[A];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建設[C];2008年
7 北京市黨建研究會課題組;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課題組;劉道福;劉三秋;;中國共產(chǎn)黨黨性黨風建設的歷史回顧與基本經(jīng)驗[A];全國黨的建設研究會2009年重點課題黨員領導干部進一步增強黨性、改進作風問題研究[C];2010年
8 廣東省黨建研究會課題組;深圳市黨建研究會課題組;方銳;林盛根;王穗明;熊國雄;郭祥焰;;改革開放以來加強黨性黨風建設的實踐探索和新鮮經(jīng)驗[A];全國黨的建設研究會2009年重點課題黨員領導干部進一步增強黨性、改進作風問題研究[C];2010年
9 樊治民;;對加強黨風建設問題的探討[A];在黨的旗幟下——青海省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70周年文集(上)[C];1991年
10 馬義新;;論改革開放中的黨風建設[A];在黨的旗幟下——青海省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70周年文集(上)[C];199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通訊員 任磊;科學研究黨風建設 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2 王民 吳旭紅;省紀委召開國有(控股)企業(yè)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聯(lián)席會[N];山西日報;2007年
3 ;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紀委第三次全會精神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推進黨風建設工作[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9年
4 記者 李恩惠;黨風廉政建設要警鐘長鳴常抓不懈[N];本溪日報;2011年
5 記者 王敏;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N];安陽日報;2012年
6 龔團;中國供銷集團召開2012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座談會[N];中華合作時報;2012年
7 記者 孫南;不斷加強黨風和反腐倡廉建設[N];中國石化報;2013年
8 本報評論員 高劍;內(nèi)外監(jiān)督同步 黨風建設可期[N];東莞日報;2013年
9 記者 彭小萍 通訊員 胡愛民 邱暢;侯長安指出黨風建設工作要求實效[N];湖北日報;2013年
10 朝紀宣;朝陽市委多措并舉推動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jiān)督責任落實[N];朝陽日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鄧務貴;論中共三代領導核心的黨風觀[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廣奕;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探析[D];山東大學;2010年
2 陳舒;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黨風建設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3 韓志杰;延安整風運動與新時期黨風建設[D];山西大學;2015年
4 曲爽;地方政府黨風廉政建設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5 劉雪;毛澤東黨風建設思想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6 孫雪梅;新時期馬克思主義黨風建設思想在中國的發(fā)展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7 單丹;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8 姜龍方;建國初期黨加強作風建設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9 王新想;毛澤東黨風建設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5年
10 莫振寧;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6年
,本文編號:9906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ishidongtai/990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