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安全研究:以歐盟為視角
[Abstract]:Climate change is now seen as a threat amplifier at both EU and member states. Within the European Union, due to the lack of common security and defense policies, the EU is developing a multilateral climate security concept, which is dominated by civil forces (climate diplomacy) and supplemented by military forces. The European external Action Agency and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U's future climate planning strategy, and climate diplomacy is the main way for the EU to play its civilian role.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
【分類號】:P467;D81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外刊要論[J];世界知識;2005年11期
2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余建軍;;美國參與亞太多邊安全合作——多邊主義的視角[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下)[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評論員 祝乃娟;地區(qū)多邊主義:以合作促互信[N];21世紀經濟報道;2005年
2 記者 席來旺 吳云;聯(lián)合國秘書長呼吁以多邊主義應對挑戰(zhàn)[N];人民日報;2009年
3 本報特約評論員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 劉江永;倡導和平的多邊主義[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4 世界銀行行長 羅伯特·佐利克(RobertZoellick);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多邊主義[N];南方周末;2009年
5 朱夢魁;以多邊主義應對挑戰(zhàn)[N];人民日報;2004年
6 哈佛大學教授 小約瑟夫·S·奈;重振多邊主義[N];第一財經日報;2009年
7 李新烽;多邊主義是解決全球性問題唯一選擇[N];人民日報;2004年
8 劉桂山、馬知涵;推動多邊主義 深化亞歐合作[N];人民日報;2004年
9 本報駐羅馬記者 穆方順;意法欲結為“歐洲多邊主義”軸心[N];光明日報;2006年
10 劉江永;日韓的軍事虛線正在劃實[N];國防時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云芳;走向有效的多邊主義[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2 許寧;科技革命對多邊主義的多維建構效應探析[D];吉林大學;2010年
3 王良生;多邊主義視角下的東盟運行機制[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嘉航;多視角下的多邊主義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2 高志成;個體主義范式下的多邊主義生成研究[D];山西大學;2010年
3 陳海燕;歐盟多邊主義:理念、實踐及對中歐關系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朱穎;日本在亞洲實踐多邊主義的原因及困境探析[D];湘潭大學;2010年
5 姜周峰;東亞多邊主義發(fā)展及其前景分析[D];武漢大學;2005年
6 李冰;當前中國的多邊主義外交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7 張子介;多邊主義與東北亞安全合作[D];遼寧大學;2011年
8 郭平;多邊主義與戰(zhàn)后歐洲長和平[D];南京大學;2013年
9 吳原;冷戰(zhàn)后中國周邊政策中的地區(qū)多邊主義:演變與動機[D];外交學院;2007年
10 駱沙莉;多邊主義:國際制度與主導國家之間的互動[D];外交學院;2002年
,本文編號:23528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235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