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理論研究綜述——建構(gòu)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級分析理論
本文選題: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 + 階層分析; 參考:《馬克思主義研究》2017年11期
【摘要】:階級社會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基本形式,當前,階級存在于所有國家和民族之中。進入21世紀以來,經(jīng)濟全球化在為世界提供經(jīng)濟助力的同時,也造成了全球范圍內(nèi)"再無產(chǎn)階級化"的現(xiàn)象。從國內(nèi)來看,中國社會階級階層結(jié)構(gòu)在資本的沖擊下正在發(fā)生劇變,傳統(tǒng)社會階級形成新的身份,新社會階層不斷涌現(xiàn)。國內(nèi)外歷史條件的變化促使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理論逐漸回歸社會研究的解釋中心,一方面,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理論的中國化歷程已經(jīng)表明,其理論范式本身具備強大的解釋力;另一方面,它能夠在與階層分析的相互建構(gòu)中自我優(yōu)化。
[Abstract]:Class society is the basic form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At present, class exists in all countries and nations. Since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not only provided economic support for the world, but also caused the phenomenon of "reproletariat" in the global scope. From the domestic point of view,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social class and stratum is changing dramatically under the impact of capital, the traditional social class forms a new identity, and the new social stratum emerges constantly. Changes in historical condi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prompted the gradual return of Marxist class analysis theory to the explanatory center of social research. On the one hand, the proces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class analysis theory has shown that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optimize itself in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with stratum analysis.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
【分類號】:D66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艷艷;;2016年度網(wǎng)絡(luò)思想狀況分析[J];紅旗文稿;2017年02期
2 唐輝;張儉松;;對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方法“過時論”的批判性思考[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6年04期
3 李風華;;階級分析與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進路[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6年02期
4 商孝才;;堅持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方法與依法治國[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5年02期
5 本刊記者;;“階級、階級斗爭和階級分析方法”理論座談會綜述[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4年12期
6 王丹;;毛澤東階級分析法與階層分析法的思考[J];求索;2013年12期
7 桂勇;李經(jīng)緯;唐鑫;;如何認識中國中間群體與底層群體——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桂勇教授訪談[J];社會科學家;2013年05期
8 李路路;陳建偉;秦廣強;;當代社會學中的階級分析:理論視角和分析范式[J];社會;2012年05期
9 劉劍;;階級分析在中國的式微與回歸[J];開放時代;2012年09期
10 蕭詩美;蔣賢明;;論毛澤東的階級分析方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步[J];東岳論叢;2012年08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劉世軍;;中國政治學研究新時代的到來[N];文匯報;2014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若云;余卉;;重返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理論研究綜述——建構(gòu)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級分析理論[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7年11期
2 康俊彪;何穎義;;自媒體時代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探究[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3 李娜;;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年09期
4 程猛;姚巖;楊瑤;;問題意識與情感結(jié)構(gòu)——“生活新樣態(tài):教育觀察與文化研究”國際研討會管窺[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5 左宏愿;;種族、族群與階級:西方馬克思主義種族和族群研究的路徑及其啟示[J];民族研究;2017年03期
6 俞國良;王浩;;社會轉(zhuǎn)型:社會階層結(jié)構(gòu)變遷對國民心理預期的影響[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7年03期
7 李路路;孔國書;;中產(chǎn)階級的“元問題”[J];開放時代;2017年03期
8 杜諄;;毛澤東民俗思想研究——以《尋烏調(diào)查》為中心的考察[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7年02期
9 李路路;朱斌;Chen Yang;;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的代際流動模式及其變遷(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7年01期
10 黃金輝;張蔚玲;;國內(nèi)關(guān)于階級斗爭理論爭論的幾個焦點問題及思考[J];理論視野;2017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佃來;;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的三個“隱性”基礎(chǔ)問題[J];理論探索;2015年05期
2 梁柱;;正確把握時代特征 自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J];中華魂;2015年08期
3 姚大志;;論分配正義——從政治哲學的觀點看[J];社會科學;2015年05期
4 孫應(yīng)帥;;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階層”理論及其新變化[J];觀察與思考;2015年02期
5 馬學軻;;2014年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十個熱點問題[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5年02期
6 師仁程;;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社會里的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J];中華魂;2015年02期
7 李風華;;社會基本目標與社會基本結(jié)構(gòu):論共同理想的哲學基礎(chǔ)[J];哲學動態(tài);2015年01期
8 段忠橋;;優(yōu)先論是一種比平等主義更合理的平等觀念嗎?——與姚大志教授商榷[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5年01期
9 朱安東;;金融資本主義的新發(fā)展及其危機[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4年12期
10 王立;;也論分配正義——兼評姚大志教授和段忠橋教授關(guān)于正義之爭[J];哲學研究;2014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顧鑾齋;階級分析理論起源新探[J];齊魯學刊;2003年02期
2 張鑫;;列寧階級分析理論的當代不適用性探索——兼析“新中間階級”、“政治權(quán)力尋租”和“暴富階層”現(xiàn)象[J];求實;2006年07期
3 王煜,雷_";社會分層理論——方法論上的選擇[J];社會學研究;1988年05期
4 朱慶芳;我國的所有制結(jié)構(gòu)和階級結(jié)構(gòu)的變化情況[J];社會學研究;1986年06期
5 李新芝;;改革開放30年來當代中國社會分層理論的發(fā)展[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本文編號:18944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189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