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評價的不對稱性
發(fā)布時間:2021-12-02 05:49
本文以道德評價及其不對稱性為中心,綜合國內外研究現狀,通過概念的辨析,探尋道德評價及其不對稱性的原因(邏輯基礎、現實基礎),并結合元倫理學、規(guī)范倫理學及德性倫理學等學派特點從多維度、多層次進行綜合評判,以指導人們規(guī)避道德相對主義、絕對主義陷阱,實現合情、合理的道德評價不對稱性。首先,本文第二章《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學理解讀》闡述了何為道德評價、何為不對稱性以及何為道德評價不對稱性?道德評價研究作為倫理學的重要內容與研究領域之一,一直以“對”與“錯”、“善”與“惡”的道德評價與爭論為中心,圍繞著道德評價的對象、標準與方法形成了無數的觀點與流派,展開了無盡的思想論戰(zhàn)。而從國內倫理學界來看,對道德評價所持的一種代表性觀點為,道德評價就是“在社會生活中人們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標準對自已或他人的行為進行的善惡判斷和評論,表明褒貶態(tài)度”。道德評價主要涉及三方面內容:一是評價者,即作出道德評價的評價主體;二是評價對象,即接受道德評價的行為和事件;三是評價標準與評價方法,即道德評價如何進行,意為道德評價的依據。而道德評價也具備自身的獨特特征:一是主觀的普遍性;二是自發(fā)性;三是廣泛的滲透性。它們直接說明了...
【文章來源】:湖北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12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緣起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本文研究的研究視角、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學理解讀
第一節(jié) 何為道德評價
一、道德評價的內容
二、道德評價的特征
三、道德評價的形式
第二節(jié) 何為道德評價的不對稱性
一、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含義及類型
二、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具體表現
三、道德評價不對稱性與道德絕對主義、道德相對主義
第三節(jié) 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案例分析
第三章 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邏輯基礎
第一節(jié) 道德評價概念及其不對稱性
一、道德概念與道德評價
二、道德概念“善”與道德評價的不對稱性
三、道德概念“正當”與道德評價的不對稱性
第二節(jié) 道德判斷及其不對稱性
一、道德判斷的真假性問題及其不對稱
二、道德判斷的普遍性問題及其不對稱
三、道德判斷的合理性問題及其不對稱
第三節(jié) 道德評價中推理的不對稱性
一、道德評價中的推理類型
二、道德評價中推理的不對稱性
第四章 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現實基礎
第一節(jié) 評價者與道德評價不對稱性
一、評價者道德觀的影響
二、評價者評價能力的影響
三、評價者情感的影響
第二節(jié) 評價對象與道德評價不對稱性
一、評價對象清晰性的影響
二、評價對象親疏性的影響
三、評價對象歸屬性的影響
四、評價對象復雜性的影響
第三節(jié) 社會文化與道德評價不對稱性
一、社會風俗、禁忌及戒條的影響
二、社會輿論的影響
三、社會價值標準的影響
四、道德情境的影響
五、道德運氣的影響
第五章 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評判
第一節(jié) 重申“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絕不是道德相對主義”
第二節(jié) 如何確保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合情、合理性
一、道德評價尺度合情、合理性的保障
二、道德評價方式合情、合理性的保障
三、道德評價結論合情、合理性的保障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道德評價中的角色綁架[J]. 王建光,王雷雷. 學術探索. 2017(07)
[2]法律道德化,抑或道德法律化[J]. 戴茂堂,左輝. 道德與文明. 2016(02)
[3]如何做出合理的道德評價[J]. 涂江波,戴茂堂. 理論月刊. 2015(06)
[4]道德自覺·道德自信·道德自強[J]. 戴茂堂. 道德與文明. 2011(04)
[5]試論道德評價的嬗變[J]. 葛樺. 教育評論. 2009(03)
[6]試論道德評價的標準和根據[J]. 包英杰. 雞西大學學報. 2009(03)
[7]關于道德評價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 丁永媛. 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 2008(04)
[8]論道德法律化之誤[J]. 戴茂堂. 理論學刊. 2007(12)
[9]論道德評價中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J]. 鄒順康. 倫理學研究. 2006(06)
[10]淺析道德評價及標準問題[J]. 李西軍. 中州大學學報. 2006(04)
碩士論文
[1]康德道德哲學視野中的道德評價考察[D]. 劉松.中國政法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527855
【文章來源】:湖北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12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緣起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本文研究的研究視角、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學理解讀
第一節(jié) 何為道德評價
一、道德評價的內容
二、道德評價的特征
三、道德評價的形式
第二節(jié) 何為道德評價的不對稱性
一、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含義及類型
二、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具體表現
三、道德評價不對稱性與道德絕對主義、道德相對主義
第三節(jié) 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案例分析
第三章 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邏輯基礎
第一節(jié) 道德評價概念及其不對稱性
一、道德概念與道德評價
二、道德概念“善”與道德評價的不對稱性
三、道德概念“正當”與道德評價的不對稱性
第二節(jié) 道德判斷及其不對稱性
一、道德判斷的真假性問題及其不對稱
二、道德判斷的普遍性問題及其不對稱
三、道德判斷的合理性問題及其不對稱
第三節(jié) 道德評價中推理的不對稱性
一、道德評價中的推理類型
二、道德評價中推理的不對稱性
第四章 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現實基礎
第一節(jié) 評價者與道德評價不對稱性
一、評價者道德觀的影響
二、評價者評價能力的影響
三、評價者情感的影響
第二節(jié) 評價對象與道德評價不對稱性
一、評價對象清晰性的影響
二、評價對象親疏性的影響
三、評價對象歸屬性的影響
四、評價對象復雜性的影響
第三節(jié) 社會文化與道德評價不對稱性
一、社會風俗、禁忌及戒條的影響
二、社會輿論的影響
三、社會價值標準的影響
四、道德情境的影響
五、道德運氣的影響
第五章 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評判
第一節(jié) 重申“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絕不是道德相對主義”
第二節(jié) 如何確保道德評價不對稱性的合情、合理性
一、道德評價尺度合情、合理性的保障
二、道德評價方式合情、合理性的保障
三、道德評價結論合情、合理性的保障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道德評價中的角色綁架[J]. 王建光,王雷雷. 學術探索. 2017(07)
[2]法律道德化,抑或道德法律化[J]. 戴茂堂,左輝. 道德與文明. 2016(02)
[3]如何做出合理的道德評價[J]. 涂江波,戴茂堂. 理論月刊. 2015(06)
[4]道德自覺·道德自信·道德自強[J]. 戴茂堂. 道德與文明. 2011(04)
[5]試論道德評價的嬗變[J]. 葛樺. 教育評論. 2009(03)
[6]試論道德評價的標準和根據[J]. 包英杰. 雞西大學學報. 2009(03)
[7]關于道德評價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 丁永媛. 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 2008(04)
[8]論道德法律化之誤[J]. 戴茂堂. 理論學刊. 2007(12)
[9]論道德評價中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J]. 鄒順康. 倫理學研究. 2006(06)
[10]淺析道德評價及標準問題[J]. 李西軍. 中州大學學報. 2006(04)
碩士論文
[1]康德道德哲學視野中的道德評價考察[D]. 劉松.中國政法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5278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27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