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錯案糾正制度的倫理審視
本文關鍵詞:刑事錯案糾正制度的倫理審視
【摘要】:自從人類司法文明誕生以來,刑事錯案就是人類司法永遠也抹不去的傷痛,刑事錯案伴其生長,猶如毒瘤,禁而不絕。我國刑事錯案認定標準繁多,每一種認定標準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與產(chǎn)生背景,都反映了一定的價值取向,在其背后都能找到相應的倫理支撐。刑事錯案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僅是消耗人力、物力、財力的直接經(jīng)濟成本,還包括隱藏其背后的倫理成本。刑事錯案一經(jīng)發(fā)生,就會出現(xiàn)該不該糾正,如何糾正的問題,從而引起保障人權與懲罰犯罪,訴訟效率與訴訟公正,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之間的價值沖突。刑事錯案糾正制度不僅是一種訴訟機制,而且也是一種法律規(guī)范。刑事錯案糾正制度自身體現(xiàn)出普遍倫理價值和特殊倫理價值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刑事錯案糾正制度的普遍價值就是法律所追求的價值,即權利、正義和秩序,而其特殊價值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調(diào)和了“法的安定性”與“法的公平性”之間的矛盾。我國刑事錯案糾正制度呈現(xiàn)出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可以簡單地概括為“申訴難”和“申訴濫”。從根本上說,我國刑事錯案糾正制度存在的問題,是我國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化社會轉(zhuǎn)型過程中法制現(xiàn)代化所遇到的問題,其實乃是人治型價值規(guī)范體系與法治型價值規(guī)范體系兩者之間的沖突。我國刑事錯案糾正制度如何完善,能否成為良善之法的關鍵在于轉(zhuǎn)變刑事錯案糾正制度的理念,由哲學認識論的思維方式轉(zhuǎn)變?yōu)榉傻乃季S方式,用法律的思維范式去看待和對待刑事錯案糾正問題。由于審判者代表的是國家權力,它與申訴者個體權利比較,具有天然不對等性和擴張性。我國刑事錯案糾正制度的具體設計和運用應該包含人權保障、訴訟效率、程序公正、既判力等原則,其制度的具體設計在于如何平衡審判者的權力與申訴者的權利。
【關鍵詞】:刑事錯案 糾正 倫理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82-05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5
- 一、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和意義9-10
- 二、本課題的相關概念界定10-11
- 三、本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綜述11-12
- 四、本課題的研究方法和思路12-15
- 第一章 倫理學視域中的刑事錯案15-27
- 1.1 我國刑事錯案認定標準的倫理分析15-20
- 1.1.1 刑事錯案概念依據(jù)的倫理分析15-19
- 1.1.2 中國語境下刑事錯案的應然標準19-20
- 1.2 刑事錯案的倫理成本20-24
- 1.2.1 無辜個人權利的損害21-22
- 1.2.2 社會正義秩序的扭曲22-23
- 1.2.3 國家權力認同的危機23-24
- 1.3 刑事錯案引發(fā)的倫理沖突24-27
- 1.3.1 保障人權與懲罰犯罪24-25
- 1.3.2 訴訟效率與訴訟公正25-26
- 1.3.3 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26-27
- 第二章 刑事錯案糾正制度的倫理價值分析27-35
- 2.1 糾惡濟善的價值理念27-29
- 2.2 和諧的價值目標29-30
- 2.3 刑事錯案糾正制度的正義價值30-32
- 2.3.1 刑事錯案糾正制度是一種底限正義30-31
- 2.3.2 刑事錯案糾正制度是一種矯正正義31
- 2.3.3 刑事錯案糾正制度是一種有限正義31-32
- 2.4 價值沖突的調(diào)和32-35
- 第三章 我國刑事錯案糾正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倫理緣由35-49
- 3.1 近年來我國糾正的刑事錯案的數(shù)據(jù)分析35-41
- 3.1.1 選擇案例的標準35-36
- 3.1.2 收集案例的途徑36
- 3.1.3 案例情況36-41
- 3.2 我國刑事錯案糾正制度存在的問題41-45
- 3.2.1 再審啟動的恣意性43-44
- 3.2.2 再審具有較強的行政化色彩44-45
- 3.2.3 再審案件無法及時終結(jié)45
- 3.3 我國刑事錯案糾正制度問題的倫理緣由45-49
- 3.3.1 對實體真實的追求46
- 3.3.2 傳統(tǒng)義務本位法律思想的影響46-47
- 3.3.3 功利主義的訴訟價值觀47-49
- 第四章 我國刑事錯案糾正制度完善的倫理反思及相關措施49-57
- 4.1 轉(zhuǎn)變刑事錯案糾正制度的理念49-50
- 4.2 完善刑事錯案糾正制度的原則50-53
- 4.2.1 人權保障原則50-51
- 4.2.2 程序公正原則51
- 4.2.3 訴訟效率原則51-52
- 4.2.4 司法權威原則52-53
- 4.3 完善刑事錯案糾正制度的具體措施53-57
- 結(jié)束語57-59
- 參考文獻59-61
- 附錄61-65
- 致謝65-66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應敏駿;;海恩法則和墨菲定律在減少刑事錯案中的應用[A];第九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其他[C];2013年
2 段體操;;“留有余地”的裁判方式——兼論司法預期與判決成效之背離[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2年
3 趙孝祥;;在查辦職務犯罪案件過程中如何防止冤假錯案——預防職務犯罪刑事錯案的幾點思考[A];貴州法學(2014年第2期)[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 劉憲權;美國:四步構建刑事錯案防控與問責[N];法制日報;2013年
2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張建偉;刑事錯案原因與對策的域外觀察[N];檢察日報;2013年
3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許身健;媒體與公眾應理性對待刑事錯案[N];檢察日報;2013年
4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陳衛(wèi)東;刑事錯案:由個案救濟走向制度救濟[N];檢察日報;2013年
5 鄭明緯 上海;德國的刑事錯案糾正機制[N];人民代表報;2013年
6 中國人民大學刑事錯案研究中心 馮春霖;英國刑事錯案及其改革[N];人民法院報;2013年
7 中國人民大學刑事錯案研究中心 朱夢妮;澳大利亞刑事錯案的成因[N];人民法院報;2013年
8 本報通訊員 劉桃榮 羅永鑫 楊玲娜;刑事錯案防范:健全機制是破題之徑[N];檢察日報;2014年
9 記者 石國勝;杜絕非法取證 防止刑事錯案[N];人民日報;2006年
10 記者 李云華;刑事錯案背后有非法取證陰影[N];寧夏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春剛;刑事錯案基本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陳士渠;刑事錯案的證據(jù)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凡;刑事錯案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高家雯;我國當代刑事錯案產(chǎn)生原因及預防之法理解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3 楊利云;我國刑事錯案防范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4 成曉瑩;刑事錯案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4年
5 王莉莉;我國刑事錯案成因及預防對策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6 祖克熱汗·買合木提;我國刑事錯案的成因及預防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7 朱楠;我國刑事錯案成因及預防對策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8 黃冬英;我國刑事錯案糾正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9 齊樂;我國刑事錯案成因分析及其對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4年
10 于s,
本文編號:10187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18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