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N公司降低碳排放成本策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1 13:03
本文關鍵詞:SJN公司降低碳排放成本策略研究
【摘要】:碳排放是經濟發(fā)展過程中能源消費所產生的不可避免的副產品,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國家為了改善環(huán)境降低碳排放水平先后在七省市開展了碳交易試點,并擬于2017年建立全國碳交易平臺。在此政策環(huán)境下,企業(yè)將會增加一項新的資源——碳排放權,如果管理不善企業(yè)可能將付出超額成本。SJN公司作為全國最大的以煤炭為主能源企業(yè),受碳交易政策的影響較大,按照現(xiàn)在的碳排放規(guī)模和碳排放水平來看,SJN公司將是碳排放權的凈購入方,每年將增加約3億元的碳排放成本,將對SJN公司盈利水平和現(xiàn)金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本文擬以低碳經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為基礎,按照排放權理論原理,通過收集典型重點子公司的碳排放數據,深入分析SJN公司碳排放現(xiàn)狀,充分借鑒國內外優(yōu)秀能源企業(yè)的碳排放成本管理的實踐經驗,探索符合SJN公司稟賦特征的降低碳排放成本策略。經過研究分析SJN公司降低碳排放成本的策略,首先,SJN公司應以管控火力發(fā)電企業(yè)碳排放水平為主,火電企業(yè)碳排放量占SJN公司全集團碳排放量的79%,降低全集團的碳排放成本就要緊抓火電企業(yè)碳排放這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改造現(xiàn)有裝備技術水平、優(yōu)化管理流程、升級管控軟件降低火電企業(yè)的碳排放成本;其次,建立碳排放管控指標的監(jiān)管系統(tǒng),做到碳排放管理常態(tài)化,碳排放情況實時管控;第三,推進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增加碳排放配額出售收入或抵消內部碳排放配額;最后,建立統(tǒng)一的碳資產管理體系,依靠規(guī)模優(yōu)勢,從全局出發(fā)大局出發(fā),統(tǒng)籌管控降低SJN公司的碳排放成本。
【關鍵詞】:策略 降低成本 碳排放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426.61;F406.7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緒論9-17
- 1.1 選題的背景及意義9-10
- 1.1.1 選題背景9
- 1.1.2 研究意義9-10
- 1.2 研究內容10
- 1.3 相關研究評述10-15
- 1.3.1 碳交易文獻綜述10-11
- 1.3.2 公司碳交易文獻綜述11-12
- 1.3.3 技術創(chuàng)新和可再生能源投資對碳排放成本影響文獻綜述12-13
- 1.3.4 國外碳交易文獻綜述13-14
- 1.3.5 碳配額分配及低碳指標體系文獻綜述14-15
- 1.4 論文的結構15-17
- 第2章 理論依據17-23
- 2.1 低碳經濟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17-19
- 2.1.1 低碳經濟定義與內涵17-18
- 2.1.2 可持續(xù)發(fā)展定義與內涵18-19
- 2.2 能源環(huán)境經濟理論19-21
- 2.3 本章小結21-23
- 第3章 SJN公司碳排放現(xiàn)狀分析23-43
- 3.1 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立情況23-25
- 3.1.1 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成效顯著23-24
- 3.1.2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即將啟動24-25
- 3.1.3 碳排放管控新常態(tài)對集團中長期發(fā)展的影響25
- 3.2 SJN公司碳排放結構及規(guī)模25-35
- 3.2.1 各業(yè)務板塊排放總量分析27-29
- 3.2.2 燃煤純發(fā)電機組碳排放情況29-35
- 3.3 SJN公司新能源規(guī)模35-36
- 3.4 SJN公司是碳配額的購買方36-40
- 3.5 本章小結40-43
- 第4章 降低碳排放成本的應對策略43-57
- 4.1 能源行業(yè)降低碳排放成本的策略43-53
- 4.1.1 國外典型企業(yè)降低碳排放成本的策略43-45
- 4.1.2 國內典型企業(yè)降低碳排放成本的策略45-52
- 4.1.3 央企降低碳排放成本的特點52-53
- 4.2 降低碳排放成本可選策略53-55
- 4.2.1 提高技術降低碳排放成本53-54
- 4.2.2 投資新能源增加碳交易收入54-55
- 4.3 本章小結55-57
- 第5章 SJN公司降低碳排放成本策略57-71
- 5.1 重點降低火電板塊碳排放成本57-63
- 5.1.1 直接路徑是改造既有發(fā)電機組57-59
- 5.1.2 間接路徑是可再生能源替代59-60
- 5.1.3 外部路徑是參與碳交易市場60-61
- 5.1.4 潛在路徑是研發(fā)實施碳捕集與封存技術61
- 5.1.5 降低碳排放成本策略可行分析61-63
- 5.2 建立碳排放管控指標63-64
- 5.2.1 將單位產品碳排放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63
- 5.2.2 將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作為電力板塊約束性指標63-64
- 5.2.3 創(chuàng)新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方面的引導性指標64
- 5.2.4 研究制定集團碳排放峰值目標64
- 5.3 推進核定自愿減排量開發(fā)64-67
- 5.3.1 光伏類可再生能源65
- 5.3.2 風電類可再生能源65-66
- 5.3.3 水資源類可再生能源66
- 5.3.4 其他可再生能源66-67
- 5.4 建立SJN碳資產管理公司67-70
- 5.4.1 統(tǒng)一碳排放核算67-68
- 5.4.2 統(tǒng)一核定自愿減排項目開發(fā)68
- 5.4.3 統(tǒng)一碳配額申請68-69
- 5.4.4 統(tǒng)一碳資產調配69
- 5.4.5 統(tǒng)一碳資產交易69-70
- 5.5 本章小結70-71
- 結論71-73
- 參考文獻73-77
- 致謝7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年人均碳排放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J];四川建材;2010年05期
2 孫敬水;;中國碳排放強度驅動因素實證研究[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 杜運蘇;;我國對外貿易中隱含碳排放的研究新進展[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4 林靖s,
本文編號:7130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qiyeguanlilunwen/71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