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研究
本文關鍵詞: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建筑碳排放權 初始分配 交易 影響因素 發(fā)展對策
【摘要】:目前控制建筑能耗、減少碳排放已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問題。而碳排放權交易這一新型市場機制為解決該問題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思路。對此,研究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問題并尋求解決的有效途徑,對促進建筑領域節(jié)能減排和建筑碳排放權市場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分析對我國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我國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建筑排放主體參與度低,市場流動性較差;交易地點局限性較強,各試點城市碳交易系統(tǒng)獨立性較強;能耗限額標準不完善,能耗監(jiān)測系統(tǒng)不完備;法律與政策制度不完善等。通過比較歐盟、日本、美國等發(fā)達國家與我國建筑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的狀況,發(fā)現(xiàn)我國與發(fā)達國家在法律與政策環(huán)境、市場培育、初始分配機制和特色機制的設立等方面之間存在明顯的差距。通過調(diào)查和分析,找出了影響我國建筑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的22個一般因素,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從中提取4個主要因素,其中建筑碳交易監(jiān)管制度和保障機制是影響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的首要因素。此外,碳交易相關法律政策與市場培育、建筑排放主體對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的了解程度、建筑排放主體參與碳交易市場的積極性等也是影響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的主要因素。借鑒發(fā)達國家的經(jīng)驗,并結合我國實際,提出了加強建筑碳排放權市場的監(jiān)管、完善相關立法與政策制度、加強建筑碳交易的宣傳教育、設置建筑碳交易的激勵機制等對策和具體建議。研究成果的應用有助于完善我國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分配及交易的相關理論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促進我國碳排放權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建筑碳排放權 初始分配 交易 影響因素 發(fā)展對策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X196;F426.92;F832.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緒論8-16
- 1.1 問題的提出8-9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9-12
-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9-10
-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0-12
- 1.3 研究內(nèi)容12-13
- 1.4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13-16
- 1.4.1 研究方法13
- 1.4.2 技術路線13-16
- 2 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初始分配的理論基礎16-22
- 2.1 建筑領域碳排放權的相關概念16-20
- 2.1.1 建筑碳排放權的含義16-17
- 2.1.2 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內(nèi)涵17-18
- 2.1.3 建筑領域碳排放權交易的內(nèi)涵18-20
- 2.2 碳排放權分配及交易的理論基礎20-21
- 2.2.1 產(chǎn)權理論與科斯定理20
- 2.2.2 外部性理論20
- 2.2.3 稀缺性理論20-21
- 2.2.4 總量控制觀點21
- 2.3 本章小結21-22
- 3 我國建筑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現(xiàn)狀和問題22-38
- 3.1 我國建筑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現(xiàn)狀22-35
- 3.1.1 法律法規(guī)與政策環(huán)境22-23
- 3.1.2 市場現(xiàn)狀23-28
- 3.1.3 碳排放權初始分配機制28-31
- 3.1.4 測量、報告和核查(MRV)制度31-32
- 3.1.5 特色機制的設立32-35
- 3.2 我國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存在的主要問題35-37
- 3.3 本章小結37-38
- 4 發(fā)達國家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的經(jīng)驗借鑒38-55
- 4.1 發(fā)達國家建筑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的狀況分析38-47
- 4.1.1 歐盟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的狀況39-42
- 4.1.2 日本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的狀況42-45
- 4.1.3 美國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狀況45-47
- 4.2 發(fā)達國家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對比47-50
- 4.3 我國與發(fā)達國家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的比較50-53
- 4.4 我國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的經(jīng)驗借鑒53-54
- 4.5 本章小結54-55
- 5 我國建筑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的影響因素研究55-67
- 5.1 我國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的一般影響因素分析55-58
- 5.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關鍵影響因素分析58-65
- 5.2.1 研究方法、問卷設計和樣本選取58-59
- 5.2.2 問卷信度與效度檢驗59-60
- 5.2.3 數(shù)據(jù)分析60-63
- 5.2.4 結果討論63-65
- 5.3 本章小結65-67
- 6 促進建筑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發(fā)展的對策和建議67-70
- 6.1 完善相關立法與政策制度67
- 6.2 加強建筑碳排放權市場的監(jiān)管67-68
- 6.3 加強建筑碳交易的宣傳教育68-69
- 6.4 設置建筑碳交易的激勵機制69
- 6.5 本章小結69-70
- 7 結論和展望70-72
- 7.1 主要研究結論70-71
- 7.2 展望71-72
- 參考文獻72-76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情況76-77
- 附錄77-80
- 致謝8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琪;王兆旭;;綠色配額初始分配與定價:模式設計及應用[J];金融發(fā)展研究;2009年04期
2 劉毅;;歐盟排污份額初始分配及其啟示——對歐盟第87號令的解讀[J];法制與社會;2010年15期
3 孫丹;馬曉明;;碳配額初始分配方法研究[J];生態(tài)經(jīng)濟(學術版);2013年02期
4 劉明明;盧群群;;溫室氣體排放配額初始分配的域外考察[J];中國環(huán)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5 瞿偉,李峻峰;排污許可證初始分配的若干模式分析[J];工程建設與檔案;2005年05期
6 宋曉丹;溫尚杰;;排污權交易初始分配中的權利配置與救濟[J];中國環(huán)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7 朱玲;徐偉偉;;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公平問題探析[J];中國環(huán)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8 鄭瑋;;碳排放權初始分配方式設定的探究[J];科技和產(chǎn)業(yè);2011年10期
9 何夢舒;;我國碳排放權初始分配研究——基于金融工程視角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1年11期
10 程揚;柯興;段寧;;區(qū)域排污權初始分配模型應用研究——以湖北省為例[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3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姜曉川;我國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莉;流域排污權的初始分配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2 朱玲;我國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公平問題研究[D];浙江農(nóng)林大學;2015年
3 張紅園;建筑領域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交易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年
4 楊帆;碳排放權初始分配方案的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5 馮翠華;碳排放權初始分配主要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3年
6 陳艷艷;碳排放權初始分配的原則問題研究[D];浙江農(nóng)林大學;2012年
7 邢娜;歐盟碳排放權配額的初始分配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8 劉一;區(qū)域內(nèi)水權初始分配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9 陳麗麗;基于層次分析法(AHP)的流域排污權初始分配模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10 楚君;排污權水污染物(COD)初始分配方法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646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qiyeguanlilunwen/66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