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歷史排放赤字的電力初始碳排放權公理化公平分配方法
本文關鍵詞:考慮歷史排放赤字的電力初始碳排放權公理化公平分配方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公平性是電力碳排放權無償分配的首要問題,而如何考慮歷史排放赤字的影響往往是分配是否公平的焦點之一。為此,建立了基于Shapley值的歷史排放赤字分攤模型,解決了歷史排放赤字在減排年份的分攤問題,并對分配模型進行了公理化處理。根據"誰引起、誰負責"的原則,建立了歷史排放赤字在各機組間的分攤模型,解決了歷史排放赤字對不同機組排放求償權的削減問題。進一步地,通過分配方法的一致性約束,建立了考慮歷史排放赤字的初始碳排放權分配模型。此外,通過對自主參與分配機制下博弈行為的研究,證明了博弈均衡的存在性,并給出了考慮歷史排放赤字分配模型的匿名性、有效性和單位選擇無關性的證明,對公平排序性進行了討論。最后,通過電力碳排放權分配的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可滿足公平分配的基本要求,且易為各方所接受。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國家能源局浙江監(jiān)管辦公室;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關鍵詞】: 碳排放權 歷史排放赤字 公平分配 公理 電力系統
【分類號】:F407.61;X196
【正文快照】: 0引言低碳化已成為各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市場機制在降低碳減排社會成本中的作用也日益凸顯[1]。如何分配初始碳排放權是開展碳交易的重要前提。目前主要的初始碳排放權分配方法包括有償獲得的投標法、無償獲得的祖父法(grandfathering)和基于產出的分配方法(out-based allo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吳靜;韓鈺;朱潛挺;王錚;;國際氣候談判中的國家集團分析[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3年06期
2 蘇利陽;王毅;汝醒君;陳茜;;面向碳排放權分配的衡量指標的公正性評價[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09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平;李淑云;沈得芳;;碳關稅問題研究:背景、征收標準及應對措施[J];國際金融研究;2010年09期
2 宋婷;沈清基;;城市碳排放價值指數研究及規(guī)劃應用[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3年03期
3 楊曉培;李忠民;王宇松;;多邊碳關稅制度原則之證成[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4 苗壯;孫作人;吳戈;李智;;碳排放權及排污權分配研究[J];環(huán)境科技;2013年04期
5 于雪霞;;碳排放權分配公平性演化分析及啟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14期
6 王勝;譚顯春;;低碳轉型的路徑選擇:解析一個直轄市[J];改革;2010年11期
7 李開盛;;論全球溫室氣體減排責任的公正分擔——基于羅爾斯正義論的視角[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2年03期
8 翁伯琦;王義祥;黃毅斌;;海峽兩岸碳匯農業(yè)研究與交易平臺建設的思考與對策——以閩臺農業(yè)碳匯交易中心規(guī)劃研究為例[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1年03期
9 趙冠偉;陳健飛;崔海山;陳穎彪;;1992—2007年廣州市能源消費碳排放研究[J];資源與產業(yè);2010年06期
10 彭鵑;肖偉;魏慶琦;雷曉玲;;基于公平性的CO_2排放權分配研究與應用[J];軟科學;2014年1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劉娜;中國建立碳交易市場的可行性研究及框架設計[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2 王宇松;碳關稅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3 何楠;碳排放交易機制對我國發(fā)電權置換影響分析模型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3年
4 何艷秋;中國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標和地區(qū)分配的統計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
5 苗壯;我國區(qū)域碳排放分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亢;碳關稅對中國高碳產品出口的影響[D];遼寧大學;2011年
2 梁姣;低碳經濟國際合作博弈分析與機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3 朱清清;考慮節(jié)能減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電力市場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4 文葵;國際碳排放權市場流動性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5 侯鵬飛;基于因素分解的我國碳排放影響因素分析[D];北京化工大學;2012年
6 孫登科;廣東外貿方式對其節(jié)能減排的影響研究[D];暨南大學;2013年
7 鄭W
本文編號:3945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qiyeguanlilunwen/39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