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氮微孔聚合物的合成與CO 2 吸附分離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22 14:21
大氣中CO2的含量急劇上升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由此引發(fā)的溫室效應也成為了如今最受關(guān)注的環(huán)境問題之一。微孔有機聚合物由于其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和納米級孔道尺寸,使其成為CO2捕獲的潛在材料。研究表明,在微孔有機聚合物中增加含氮量可以有效提高材料對CO2的吸附能力和選擇性。本論文中,我們以三嗪基四胺(p-BzDAT和m-BzDAT)和三嗪基六胺(TMBDAT)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的富氮微孔有機聚合物PANs。PANs中大量的氮原子可通過偶級—四級作用增強聚合物骨架與CO2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對PANs進行物理吸附測試,研究化學結(jié)構(gòu)和孔結(jié)構(gòu)對CO2氣體的吸附及分離性能影響。論文的主要內(nèi)容如下:利用三嗪基四胺和六胺分別與甲酰胺(MF)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反應,得到四種聚合物。通過精確控制聚合反應過程,我們得到了孔尺寸均勻的微孔聚合物PANs,聚合物的BET比表面積和孔徑分別為842~1227 m~2g-1和0.53~3.82 nm。其中,PAN-N1...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文獻綜述
1.1 微孔有機聚合物
1.1.1 微孔有機聚合物研究進展
1.1.2 微孔有機聚合物合成策略
1.2 富氮類微孔有機聚合物
1.2.1 苯并咪唑微孔有機聚合物
1.2.2 偶氮交聯(lián)微孔有機聚合物
1.2.3 三嗪類微孔有機聚合物
1.3 用于CO_2吸附和分離的微孔有機聚合物
1.3.1 超交聯(lián)聚合物
1.3.2 共軛微孔聚合物
1.3.3 微孔聚縮醛胺
1.4 選題主要內(nèi)容及研究意義
2 三嗪基富氮微孔有機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實驗試劑及測試方法
2.3 單體合成及表征
2.4 富氮三嗪基微孔有機聚合物的合成與表征
2.5 本章小結(jié)
3 三嗪基富氮微孔有機聚合物對CO_2吸附及分離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儀器及測試方法
3.3 吸附作用探討
3.4 PANs的孔結(jié)構(gòu)表征
3.5 氣體吸附及分離研究
3.6 本章小結(jié)
4 結(jié)論與展望
4.1 結(jié)論
4.2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三嗪基共價微孔有機聚合物的研究進展[J]. 徐琛,付縣,喻桂朋,潘春躍. 高分子通報. 2018(06)
[2]含二氮雜萘酮結(jié)構(gòu)微孔聚合物的研究進展[J]. 劉程,袁寬瑜,王錦艷,蹇錫高. 高分子通報. 2018(06)
[3]Morphology design of microporous organic polymers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 overview[J]. Qingyin Li,Shumaila Razzaque,Shangbin Jin,Bien Tan.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7(08)
[4]Engineering porous organic polymers for carbon dioxide capture[J]. Ning Huang,Gregory Day,Xinyu Yang,Hannah Drake,Hong-Cai Zhou.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7(08)
[5]功能型微孔有機聚合物吸附及催化轉(zhuǎn)化CO2研究進展[J]. 楊珍珍,劉志敏. 中國科學:化學. 2016(10)
博士論文
[1]新型MOFs及POP材料吸附分離小分子碳氫化合物和催化CO2環(huán)加成反應的性能[D]. 王勛.華南理工大學 2019
[2]富含雜原子的微孔聚合物設(shè)計合成及性能研究[D]. 鄧杲陽.大連理工大學 2018
[3]微孔有機聚合物的合成及吸附分離性能研究[D]. 申長江.大連理工大學 2015
[4]二氧化碳的吸附分離[D]. 張中正.天津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三嗪基微孔共價有機聚合物及其后修飾用于水中污染物的吸附與去除[D]. 甘修培.河南工業(yè)大學 2019
[2]分離CO2的煤基活性炭制備研究[D]. 劉闖.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7
[3]高選擇性CO2吸附與分離多孔材料的研究[D]. 陳貴兵.浙江師范大學 2016
[4]富氮微孔有機聚合物的合成及CO2吸附研究[D]. 張彪.大連理工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664769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文獻綜述
1.1 微孔有機聚合物
1.1.1 微孔有機聚合物研究進展
1.1.2 微孔有機聚合物合成策略
1.2 富氮類微孔有機聚合物
1.2.1 苯并咪唑微孔有機聚合物
1.2.2 偶氮交聯(lián)微孔有機聚合物
1.2.3 三嗪類微孔有機聚合物
1.3 用于CO_2吸附和分離的微孔有機聚合物
1.3.1 超交聯(lián)聚合物
1.3.2 共軛微孔聚合物
1.3.3 微孔聚縮醛胺
1.4 選題主要內(nèi)容及研究意義
2 三嗪基富氮微孔有機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實驗試劑及測試方法
2.3 單體合成及表征
2.4 富氮三嗪基微孔有機聚合物的合成與表征
2.5 本章小結(jié)
3 三嗪基富氮微孔有機聚合物對CO_2吸附及分離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儀器及測試方法
3.3 吸附作用探討
3.4 PANs的孔結(jié)構(gòu)表征
3.5 氣體吸附及分離研究
3.6 本章小結(jié)
4 結(jié)論與展望
4.1 結(jié)論
4.2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三嗪基共價微孔有機聚合物的研究進展[J]. 徐琛,付縣,喻桂朋,潘春躍. 高分子通報. 2018(06)
[2]含二氮雜萘酮結(jié)構(gòu)微孔聚合物的研究進展[J]. 劉程,袁寬瑜,王錦艷,蹇錫高. 高分子通報. 2018(06)
[3]Morphology design of microporous organic polymers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 overview[J]. Qingyin Li,Shumaila Razzaque,Shangbin Jin,Bien Tan.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7(08)
[4]Engineering porous organic polymers for carbon dioxide capture[J]. Ning Huang,Gregory Day,Xinyu Yang,Hannah Drake,Hong-Cai Zhou.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7(08)
[5]功能型微孔有機聚合物吸附及催化轉(zhuǎn)化CO2研究進展[J]. 楊珍珍,劉志敏. 中國科學:化學. 2016(10)
博士論文
[1]新型MOFs及POP材料吸附分離小分子碳氫化合物和催化CO2環(huán)加成反應的性能[D]. 王勛.華南理工大學 2019
[2]富含雜原子的微孔聚合物設(shè)計合成及性能研究[D]. 鄧杲陽.大連理工大學 2018
[3]微孔有機聚合物的合成及吸附分離性能研究[D]. 申長江.大連理工大學 2015
[4]二氧化碳的吸附分離[D]. 張中正.天津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三嗪基微孔共價有機聚合物及其后修飾用于水中污染物的吸附與去除[D]. 甘修培.河南工業(yè)大學 2019
[2]分離CO2的煤基活性炭制備研究[D]. 劉闖.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7
[3]高選擇性CO2吸附與分離多孔材料的研究[D]. 陳貴兵.浙江師范大學 2016
[4]富氮微孔有機聚合物的合成及CO2吸附研究[D]. 張彪.大連理工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6647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6647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