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烴類包裹體標型樣品合成及其顯微紅外光譜表征

發(fā)布時間:2020-06-07 08:01
【摘要】:在含油氣盆地中,礦物所捕獲的烴類包裹體可以為地質(zhì)歷史中石油的運移和聚集提供直接證據(jù),通過對其分析可以進行油源對比、油氣運移、油氣成藏期次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常通過熒光分析來快速判斷烴類包裹體的期次,但是不少研究表明,即便是同一個流體包裹體組合(FIA)中也可能出現(xiàn)不同具有不同顏色熒光的烴類包裹體。而傅里葉變換紅外(FTIR)顯微光譜技術(shù)是一種非破壞性分析技術(shù),可以獲得單個烴類包裹體中的油氣分子結(jié)構(gòu)信息,是識別和分析烴類包裹體的有效方法。本文擬通過對已知油氣成熟度烴類包裹體標樣分析,以期建立FTIR分析單個烴類包裹體油氣成熟度的方法。本論文采用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分析不同成熟度系列原油的組成和含量,通過人工合成流體包裹體技術(shù),在設(shè)定好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在過飽和的氯化鈉溶液里,通過蒸發(fā)作用結(jié)晶氯化鈉,在結(jié)晶過程中捕獲不同成熟度的原油來合成具有代表性的烴類包裹體。分別利用傅里葉紅外顯微光譜技術(shù)和同步輻射紅外光譜技術(shù)對標型樣品進行分析,獲取典型烴類包裹體的紅外光譜特征。同步輻射光源具有亮度高、強度高、可調(diào)波長范圍廣等特性,與顯微技術(shù)相結(jié)合可以大幅度提高紅外顯微光譜的信噪比和空間分辨率,獲得微米級尺度上質(zhì)量較好的紅外光譜。通過Peakfit軟件對兩種紅外光譜進行分峰擬合來計算峰高、峰面積等紅外光譜特征參數(shù),對比結(jié)果顯示采用同步輻射紅外顯微光譜技術(shù)分析烴類包裹體的效果更好。計算了原油的C_(29)20S/(20S+20R)、C_(29)ββ/(αα+ββ)、T_s/(T_s+T_m)等成熟度參數(shù),分別分析了傅里葉紅外光譜和同步輻射紅外光譜中CH_(2a)/CH_(3a)峰強比、A[∑CH_2]/A[∑CH_3]峰面積比與油氣成熟度參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實驗結(jié)果顯示,C_(29)20S/(20S+20R)、C_(29)ββ/(αα+ββ)、T_s/(T_s+T_m)三個參數(shù)都是隨著傅立葉紅外光譜CH_(2a)/CH_(3a)峰強比和A[∑CH_2]/A[∑CH_3]峰面積比的增大而減小,即CH_(2a)/CH_(3a)峰強比和A[∑CH_2]/A[∑CH_3]峰面積比增大,油氣成熟度降低。T_s/(T_s+T_m)隨著同步輻射紅外光譜CH_(2a)/CH_(3a)峰強比和A[∑CH_2]/A[∑CH_3]峰面積比的增大而減小。C_(29)20S/(20S+20R)、C_(29)ββ/(αα+ββ)、T_s/(T_s+T_m)三個參數(shù)隨著X_(inc)、X_(std)和原油平均碳原子數(shù)的增加也呈減小的趨勢,即碳鏈長度增加,油氣的成熟度降低;诒敬窝芯拷Y(jié)果,通過紅外光譜特征參數(shù)與成熟度參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實現(xiàn)烴類包裹體中油氣成熟度的紅外光譜特征定量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E622;O657.3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凌盛杰;黃郁芳;黃蕾;邵正中;陳新;;同步輻射紅外顯微光譜學和成像技術(shù)在分析化學中的應(yīng)用[J];化學進展;2013年05期

2 葛云錦;陳勇;周瑤琪;周振柱;王艷;;純油條件下合成碳酸鹽巖烴類包裹體及其捕獲機制探討[J];地質(zhì)科學;2012年01期

3 陳勇;葛云錦;周振柱;;實驗研究碳酸鹽巖儲層烴類包裹體不混溶捕獲行為[J];地球化學;2011年06期

4 葛云錦;陳勇;周瑤琪;周振柱;;實驗?zāi)M碳酸鹽巖儲層包裹體對油氣充注的響應(yīng)[J];地球科學進展;2011年10期

5 梁衛(wèi)民;白立新;;Peakfit軟件在LaCl_3γ譜解析中的應(yīng)用[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shù);2010年06期

6 孫秀麗;陳武珍;張暉;;有機包裹體的紅外光譜研究進展[J];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22期

7 葛云錦;陳勇;周瑤琪;周振柱;;不同油水比條件下人工合成碳酸鹽巖烴類包裹體特征實驗研究[J];地質(zhì)學報;2009年04期

8 陳勇;葛云錦;周瑤琪;劉超英;周振柱;毛毳;;實際儲層溫壓條件下成功合成碳酸鹽巖烴類包裹體及其啟示意義[J];地學前緣;2009年01期

9 戚澤明;李承祥;洪義麟;殷明;程學瑞;李亭亭;;同步輻射紅外光源和NSRL紅外光束線站[J];核技術(shù);2008年12期

10 嚴佳萍;邵正中;陳新;黃郁芳;;同步輻射紅外光譜技術(shù)在生物醫(yī)用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J];化學進展;2008年1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葛云錦;碳酸鹽巖烴類包裹體形成機制及其對油氣成藏的響應(yīng)[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270111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270111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34a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