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紅豆杉4個微衛(wèi)星位點等位基因變異分析
本文關鍵詞:南方紅豆杉4個微衛(wèi)星位點等位基因變異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南方紅豆杉 微衛(wèi)星標記 等位基因 序列變異 基因突變
【摘要】:以南方紅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的4個微衛(wèi)星位點為例,通過等位基因長度和序列變異分析,對各位點等位基因的變異特點、變異來源和進化關系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這4個位點在南方紅豆杉種內表現出豐富而復雜的變異特點,既有SSR重復區(qū)突變形成的等位基因,也有因側翼序列插入/缺失(Indel)形成的等位基因,還存在同一長度形態(tài)的同形異源等位基因(allelic homoplasy),同時,在1個mt SSR位點中檢測到了線粒體基因的異質性(heteroplasmy)。SSR重復序列和側翼序列突變的共同作用是引起等位基因長度異常的主要原因。等位基因分布及其進化關系研究表明,4個位點的序列突變更符合逐步突變模型(SMM),常見等位基因在進化上具有原始性。
【作者單位】: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林學院;廣西大學林學院;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風景園林學院;廣東省韶關市林業(yè)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6470666) 日本JSPS博士后研究員資助課題(11F00787) 林業(yè)公益性行業(yè)專項項目(201104033)
【分類號】:S791.49
【正文快照】: 長沙410004;4廣東省韶關市林業(yè)局,廣東韶關512000)遍存在于核基因組、線粒體和葉綠體基因組中,其突變率顯著高于基因組其他序列(Schl?tterer,2000)。微衛(wèi)星標記正是基于重復序列的高度變異性和側翼序列的保守性而設計引物,在基因分型的基礎上,通過基因型或等位基因頻率進行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曹基武 ,唐文東;南方紅豆杉林下育苗法[J];湖南林業(yè);2002年09期
2 黃儒珠,方興添,郭祥泉,鄭珂暉,羅荔仙;南方紅豆杉種子的化學成分分析[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02年04期
3 曹基武 ,唐之東;南方紅豆杉林下育苗法[J];林業(yè)實用技術;2002年04期
4 王有信,王曉霞,劉原福;南方紅豆杉的繁殖[J];林業(yè)實用技術;2003年04期
5 曾祥禹 ,曾相程;辰溪千年南方紅豆杉群[J];國土綠化;2003年10期
6 高兆蔚,王挺良,鄒高順,林木木;福建省南方紅豆杉的分布、生境和栽培技術研究[J];華東森林經理;2003年02期
7 韓露;南方紅豆杉的無土扦插育苗[J];特種經濟動植物;2003年01期
8 ;南方紅豆杉[J];中國林業(yè);2003年22期
9 李波;野生南方紅豆杉[J];國土綠化;2004年06期
10 房震 ,曹班鴻;南方紅豆杉育苗技術[J];安徽林業(yè);200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余黎紅;劉國軍;;常山縣南方紅豆杉資源及其開發(fā)利用[A];第三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論文集(第三卷 林業(yè)分卷)[C];2006年
2 李紅運;;南方紅豆杉種子育苗技術研究[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S4 人工林培育理論與技術論文集[C];2009年
3 龍青;何梅;魏德生;王用平;;南方紅豆杉的繁殖技術[A];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全國第三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4 傅瑞樹;;南方紅豆杉實生苗和扦插苗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較研究[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5 萬小金;吳曉明;;南方紅豆杉資源開發(fā)利用與可持續(xù)發(fā)展[A];首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5年
6 耿業(yè)林;吳曉明;湯志芳;陳賢浩;;浮梁縣野生南方紅豆杉資源保護與可持續(xù)利用[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三)[C];2007年
7 謝紅梅;柏勁松;;南方紅豆杉優(yōu)株嫩枝扦插繁殖試驗[A];第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分11森林培育技術創(chuàng)新與特色資源產業(yè)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8 杜亞填;陳建華;許建宇;曹庸;潘麗妍;;南方紅豆杉愈傷組織培養(yǎng)生產紫杉醇的多因素比較研究[A];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杜亞填;陳建華;許建宇;曹庸;;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南方紅豆杉愈傷組織誘導培養(yǎng)和生產紫杉醇的影響[A];2005年全國植物生長物質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10 姜育龍;;南方紅豆杉山地造林的坡向和苗木類型選擇[A];第九屆中國林業(yè)青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省科技廳社發(fā)處;我省南方紅豆杉植物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取得進展[N];福建科技報;2009年
2 華文;安徽黃山 繁育南方紅豆杉獲成功[N];中國花卉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陳晨 通訊員 許志華 劉敏;斬斷伸向南方紅豆杉的黑手[N];郴州日報;2010年
4 曾華龍 記者 熊妍華;銅鼓開發(fā)利用南方紅豆杉取得突破[N];宜春日報;2010年
5 牛永兵;南方紅豆杉落戶古交原相鄉(xiāng)[N];太原日報;2011年
6 志;福建南方紅豆杉公司產出75公斤紫杉醇[N];醫(yī)藥經濟報;2003年
7 記者 鐘瑜 鄒海斌;銅鼓打造“南方紅豆杉王國”[N];江西日報;2011年
8 記者 楊澤明;忠縣成功培育南方紅豆杉[N];重慶日報;2000年
9 新寧縣林業(yè)局 伍石林;南方紅豆杉新老種子識別方法[N];湖南科技報;2005年
10 蔡可柳;南方紅豆杉栽培技術[N];福建科技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張艷杰;南方紅豆杉種子休眠機理的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2 李良松;南方紅豆杉人工林生長與收益模型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3 薛輝;片斷化生境中南方紅豆杉種群遺傳多樣性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4 吳令上;南方紅豆杉內生真菌多樣性、次生代謝產物及其與宿主的相關性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2年
5 茹文明;瀕危植物南方紅豆杉生態(tài)學研究[D];山西大學;2006年
6 龐海河;增強UV-B輻射下南方紅豆杉形態(tài)、結構及代謝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0年
7 林淑偉;珍貴樹種針葉分解對外源物質的響應及其機制的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玲玲;南方紅豆杉DNA指紋圖譜技術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09年
2 王磊;南方紅豆杉種群生態(tài)學與種質資源評估[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3 朱志軍;南方紅豆杉造林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1年
4 郭孝紅;山西省野生南方紅豆杉群落特征研究[D];山西農業(yè)大學;2015年
5 汪智慧;南方紅豆杉的組織培養(yǎng)及其營養(yǎng)特性研究[D];西南農業(yè)大學;2001年
6 姜育龍;南方紅豆杉的苗木培育及山地造林技術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7 聶文;湖南陽明山國家自然保護區(qū)南方紅豆杉林分結構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8年
8 肖柏松;青石岡林場南方紅豆杉育苗及造林技術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4年
9 岳紅娟;南方紅豆杉天然群落種子雨、土壤種子庫及種群年齡結構特征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10 王紀坤;喜樹、南方紅豆杉和迷迭香人工復合群落目的活性物質定向培育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2824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282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