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史學名著《漢藏史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2 02:35
【摘要】:《漢藏史集》對于藏族歷史研究是一份非常重要的資料,不僅記載了西藏佛教史的內(nèi)容,對西藏地方古代史、元明時期漢藏關系史更是有難得的記錄。本文意圖通過考察《漢藏史集》的背景、框架、內(nèi)容、所體現(xiàn)的史學思想與藏族宗教與文化的關系這幾方面,進而對《漢藏史集》進行史學史角度的探索,從而對其承上啟下的歷史作用有深刻的認識,借此有助于對藏族史學發(fā)展史中繼承與創(chuàng)新階段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與研究,同時也希冀對少數(shù)民族史學研究有所裨益。公元七世紀,吐蕃大臣吞米·桑布札米窮參照印度梵文創(chuàng)立了藏文,文字的出現(xiàn)意味著文明時代的到來。隨著文字的使用與普及,藏族的歷史也揭開了新的一頁,出現(xiàn)了大量的文獻與典籍。藏族史學的發(fā)展歷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吐蕃王朝奠定基礎階段、吐蕃分裂時期逐漸積累發(fā)展階段、元明時期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階段、清朝時期走向成熟、民國時期新舊史學的交替以及新中國以后新史學的建立發(fā)展,各個階段都有代表性著作傳世。《漢藏史集》就是元明時期繼承與創(chuàng)新階段出現(xiàn)的對后世影響深遠的歷史著作,這不僅在于其對歷史資料的保存與記錄,而且體現(xiàn)在作者對史學的反思與方法的求證,還有對綜合性質(zhì)體例的貢獻!稘h藏史集》中既有吐蕃時期域外和域內(nèi)政治史的綜合記載,又有圍繞政治史所涉及的社會生活文化史方面的記錄,并借此勾勒出吐蕃社會當時的生活生產(chǎn)狀況,同時涉及對藏傳佛教教法史世系傳承的記述,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藏地與中央王朝的聯(lián)系。因此,對我們梳理藏地政治、文化、社會生活、宗教以及與漢地的關系上有較大的參考價值。本文對《漢藏史集》撰寫的歷史背景、著述目的、成書及版本進行了梳理,分析了《漢藏史集》的框架結(jié)構(gòu)與體例特點,初步探討它的史學價值,并深入書中的內(nèi)容,追溯其歷史資料的來源。通過對作者達倉宗巴·班覺桑布的宗教史觀與求真實、重考證的史學意識和重視推理與選擇史料的史學方法的分析,說明史學觀念與方法上的進步。剖析了藏族宗教與藏族史學的緊密聯(lián)系,并將《漢藏史集》中涉及到苯教觀念的內(nèi)容做了具體分析。通過這幾方面的探索與分析,能夠明確《漢藏史集》對后續(xù)藏族歷史編纂的積極影響,深刻體會到其在藏族史學史中應占有的特殊位置。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K28
本文編號:2751297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K2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祖成;喬永春;;《弟吳宗教源流》(漢譯本)評介[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3期
2 段麗波;;隋唐時期烏蠻的民族關系[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3 金鵬飛;;《漢藏史集》長期未引起足夠重視的認識和分析[J];學理論;2014年09期
4 旦增卓瑪;;淺論西藏茶文化——以《漢藏史集》相關記載為中心[J];西藏發(fā)展論壇;2013年04期
5 張未娜;;《紅史》和《雅隆尊者教法史》比較研究[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6 賀立博;;藏族史學著作《紅史》評述[J];金田;2013年01期
7 阿貴;;藏文史籍《弟吳宗教源流》史料價值探析[J];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8 孫林;群培;;簡論清代學者貢布嘉撰述的藏文史書《漢區(qū)佛教源流》的史料來源[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9 施建雄;;超越考據(jù)的視野:錢大昕的制度闡釋與歷史評論[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10 頓拉;;試析《新紅史》在藏族史學著作中的地位[J];西藏研究;2008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鄧根飛;藏族史學名著《青史》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7512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7512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