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地區(qū)傈僳族自然審美觀初探
本文關鍵詞:保山地區(qū)傈僳族自然審美觀初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傈僳族是云南獨有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也是一直以來受到較多關注的一個族群。近年來國內外對傈僳族的研究成績比較豐富,從族源、社區(qū)、宗教、語言文字、文學、文化、民俗,到音樂、民族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近年來也涉及對其生態(tài)美學的研究。 任何一個民族,在其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往往會由于豐富多樣的社會生活內容而形成自己本民族的獨特審美取向,成為本民族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種審美觀念。保山地區(qū)是云南傈僳族的主要聚居區(qū)域之一,在對保山騰沖、龍陵等地的傈僳族進行調查研究時發(fā)現(xiàn),當?shù)氐睦圩逶诼L的歷史進程中,由于社會歷史環(huán)境、心理思維等因素的影響,對自然有著特殊的理解和表達,無論物質還是精神生活內容,都有自然審美的因子,他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呈現(xiàn)了傈僳族民眾熱愛向往自然、理解融入自然的純真情感。 保山地區(qū)傈僳族的自然審美觀是一定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條件下的產物,與其自然環(huán)境、地域條件、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將保山地區(qū)傈僳族的自然審美觀在民族文學、民族習俗、民族服飾、民族建筑、民族歌舞等幾個與其生產生活密切關聯(lián)的內容中進行一一探析,試圖在一個研究大背景下,以一個區(qū)域即保山地區(qū)的傈僳族特有的民族審美文化為對象,用民俗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等方法,探詢其背后的深層思想文化心理,從而對傈僳族的這一審美觀念做出理論上的梳理,使人們對這個古老的民族有進一步的認識。
【關鍵詞】:保山 傈僳族 自然 審美觀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C9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序言7-9
- 一、保山地區(qū)傈僳族歷史簡況及現(xiàn)狀概述9-11
- (一) 歷史簡況9-11
- (二) 現(xiàn)狀概述11
- 二、保山地區(qū)傈僳族的自然審美觀11-37
- (一) 自然審美觀的內涵11-16
- (二) 保山地區(qū)傈僳族自然審美觀的表現(xiàn)16-31
- 1、民族文學的自然審美16-19
- 2、民族服飾的自然審美19-23
- 3、民族建筑的自然審美23-26
- 4、民族歌舞的自然審美26-30
- 5、民族習俗的自然審美30-31
- (三) 保山地區(qū)傈僳族自然審美觀的特征31-37
- 1、以自然的形象為美31-34
- 2、以自然的生命為美34-35
- 3、自然與美的和諧涵容35-36
- 4、融入自然的精神追求36-37
- 三、保山地區(qū)傈僳族自然審美觀形成探析37-42
- 1、歷史淵源和地理環(huán)境37-40
- 2、社會心理和思維特點40-42
- 參考文獻42-44
- 致謝4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侯興華;張國儒;;泰國傈僳族研究現(xiàn)狀綜述[J];思想戰(zhàn)線;2010年02期
2 沈亮軍;歌飛傈鄉(xiāng) 舞動維西——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成立20周年慶祝活動舉行[J];今日民族;2005年10期
3 張惠君;;尋訪傈僳族(上)[J];今日民族;2006年01期
4 鄭千山;;從《傈僳族阿考詩經(jīng)》和《傈僳族祭祀經(jīng)》談口傳文化[J];今日民族;2006年12期
5 楊紹才;;永平傈僳族婚俗趣聞[J];今日民族;2008年02期
6 王學輝;法人類學的體驗——云南省怒江大峽谷傈僳族習慣法文化簡析[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7期
7 張惠君;;尋訪傈僳族(下)[J];今日民族;2006年02期
8 任新民;試論基督教在怒江地區(qū)傈僳族社會變遷中的整合功能[J];思想戰(zhàn)線;1999年05期
9 李作明;;一位傈僳族少女的愛情浪漫[J];時代風采;1999年09期
10 侯興華;張國儒;;試探中緬泰傈僳族跨國境分布格局的形成[J];思想戰(zhàn)線;200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之瑗;;試論“比德”性自然審美觀[A];孔學研究(第六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六次暨海峽兩岸第四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2 木玉璋;;傈僳族音節(jié)文字及其文獻[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輯)[C];1991年
3 時佑平;;怒族、傈僳族是否經(jīng)歷過氏族制?[A];民族學研究第五輯[C];1983年
4 朱紅;高松;;布朗族、傈僳族學生的顏色偏好及其對漢語閱讀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丁明;焦云萍;彭林;王亞平;童月英;姜竹春;姜曉丹;吳鋒;吳雄文;汪策;趙修竹;;云南納西、普米、怒和傈僳族四個少數(shù)民族B因子多態(tài)性檢測[A];’96全國優(yōu)生科學大會大會學術講演與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6年
6 趙春;殷建忠;張雪輝;周建于;王琦;范琳波;徐芳;;健康教育對傈僳族學齡兒童營養(yǎng)狀況的改善[A];首屆中國西部營養(yǎng)與健康、亞健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陳勇;陳國階;劉邵權;王青;;川西南山地民族聚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研究——以米易縣麥地村為例[A];四川省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何其敏;;宗教本土化多樣性的啟示[A];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第3集)[C];2008年
9 董兆梅;姚宇峰;史磊;陶玉芬;林克勤;褚嘉yP;史荔;;中國傈僳族和怒族群體HLAⅠ類區(qū)域Alu插入多態(tài)性研究[A];中國的遺傳學研究——遺傳學進步推動中國西部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11年中國遺傳學會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10 李勤;韓莎莎;朱自嚴;;漢族、傈僳族和侗族Knops血型系統(tǒng)基因多態(tài)性篩查[A];中國輸血協(xié)會第五屆輸血大會論文專集(摘要篇)[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宋明;傈僳族住房[N];涼山日報(漢);2006年
2 李延紅;傈僳族民間音樂[N];音樂周報;2008年
3 中共玉龍縣委書記 孫文忠;關于玉龍縣傈僳族地區(qū)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思考[N];云南科技報;2008年
4 通訊員 尹劍斌 楊廣云;云龍舊州3個傈僳族社實現(xiàn)通電夢想[N];大理日報(漢);2008年
5 本報記者 宋明;德昌傈僳人云南尋親[N];涼山日報(漢);2007年
6 李偉;一平浪鎮(zhèn)建成首家傈僳族“農家書屋”[N];楚雄日報(漢);2009年
7 記者 朱玉卿;首部傈僳族電影《怒江魂》在京首映 發(fā)行方欲做大市場[N];中國電影報;2005年
8 周向東;神秘的傈僳族“四聲部”[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9 宋明;傈寨包谷樓 懸在空中的曬場[N];四川日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宋明;闊拾節(jié)傈僳老藝人下山傳藝[N];涼山日報(漢);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慧宜;傈僳族竹書文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曹月如;云南怒江傈僳族基督教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3 俞建昆;中國8個民族群體遺傳多樣性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2年
4 馬效義;新創(chuàng)文字在文化變遷中的功能與意義闡釋[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5 王燕飛;清代督撫張允隨與云南社會[D];云南大學;2002年
6 郭鳳鳴;云南貢山丙中洛鄉(xiāng)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的育人功能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7 錢源;與HIV-1感染相關的基因在中國20個民族群體中的多態(tài)性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8 黃菁;養(yǎng)成與反哺[D];西南大學;2008年
9 譚晶華;川端康成文學的藝術性·社會性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10 尤偉瓊;云南民族識別研究[D];云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段曉玲;保山地區(qū)傈僳族自然審美觀初探[D];云南大學;2010年
2 李申f;社會醫(yī)學視角下的傈僳族嗜酒行為分析[D];云南大學;2011年
3 賀曉娟;論植物造景中的審美觀[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4 王緒剛;云南傈僳族學齡兒童營養(yǎng)健康教育干預效果分析與評價[D];昆明醫(yī)學院;2005年
5 陳徐慧;基督教與少數(shù)民族宗教信仰的互動[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6 鄒培;傈僳族嬰幼兒家庭教育傳統(tǒng)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7 盧陽凌冰;我國跨境少數(shù)民族的身份認同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8 鄭希;道教神仙思想與魏晉南北朝自然審美觀[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9 蘭壽春;唐前“物感”說的生成與嬗變[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10 張迎春;怒江案例中的環(huán)境話語:多元聲音和文化掙扎尋找失聲話語[D];浙江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保山地區(qū)傈僳族自然審美觀初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00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6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