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正交圖的自同構群
本文關鍵詞:全正交圖的自同構群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代數(shù)圖論中的正交圖,具體刻畫正交圖的自同構群.設Fqn是有限域Fq上的n維行向量空間,Sn是Fq上的n×n非奇異對稱矩陣,基于Sn的全正交圖記為O(Sn,q),它的點由Fq中所有的一維子空間組成,兩個點[α]和[β]是鄰接的當且僅當αSnβT≠0.文獻[3]研究的三種類型的迷向正交圖是O(Sn,q)的生成子圖.本文將證明O(Sn,q)是強正則的,確定O(Sn,q)的自同構群,同時討論并證明了當n是奇數(shù)時O(Sn,q)的點集有三條軌道,當n是偶數(shù)時O(Sn,q)的點集僅有兩條軌道.第一章是緒論部分,介紹了論文的選題背景,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和論文的主要結構.第二章主要研究全正交圖O(Sn,q)的自同構群,研究自同構群的結構性質.第三章主要刻畫全正交圖O(Sn,q)的點集在自同構作用下的軌道劃分.第四章總結了本學位論文的核心理論,并提出了今后進一步的研究目標.
【關鍵詞】:正交圖 圖自同構 傳遞性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礦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152
【目錄】:
- 致謝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變量注釋表9-10
- 1 緒論10-14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現(xiàn)狀11
- 1.3 基礎概念和符號11-13
- 1.4 主要內(nèi)容和結構13-14
- 2 O(S_n,q)的自同構14-23
- 2.1 引言14
- 2.2 基本定義和主要引理14-20
- 2.3 主要結論及其證明20-23
- 3 在自同構下V(O(S_n,q))的軌道劃分23-25
- 3.1 基本定義和主要引理23
- 3.2 主要結論及其證明23-25
- 4 結論與展望25-27
- 4.1 結論25-26
- 4.2 展望26-27
- 參考文獻27-32
- 作者簡歷32-34
-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3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鐘國;楊立英;韋華全;馬儇龍;;關于廣義自同構群的一些結論Ⅲ[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2 祝富洋;游泰杰;徐波;;樹在其自同構群下的點軌道集的特征[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2期
3 黃平安;4p階群及2p~2階群的自同構群[J];純粹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2000年04期
4 黃平安,朱一心;2pq階群的自同構群[J];數(shù)學研究;2000年01期
5 朱德高,朱怡權;有限格2~X的自同構群[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1期
6 毛林繁,劉彥佩;樹的自同構群的一個新的恒等式(英文)[J];數(shù)學進展;2003年01期
7 燕建梁,李秀萍;一類特殊有限p-群的自同構群[J];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8 劉秀;韋華全;黃杰山;;有關廣義自同構群的一些結論[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9 蘭海峰;靳平;;算術p-群的自同構群[J];太原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10 周尚超;鄧毅雄;;圖的循環(huán)自同構群[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孟吉翔;;乘積循環(huán)網(wǎng)絡的自同構群[A];中國運籌學會第六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下卷)[C];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文;叢代數(shù)間的態(tài)射,叢結構和叢自同構群[D];清華大學;2015年
2 王亞杰;2-(v,k,λ)設計的旗傳遞自同構群[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3 周津名;幾類代數(shù)圖的自同構問題的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6年
4 王興濤;交換環(huán)上矩陣代數(shù)的子代數(shù)的自同構分解[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5 麻常利;二次型圖的自同構及其應用[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鄧蕓萍;幾類重要Cayley圖的自同構群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7 韓廣國;2-(v,k,1)設計的區(qū)傳遞自同構群[D];浙江大學;2003年
8 唐劍雄;群與大t-設計[D];中南大學;2013年
9 譚瓊華;區(qū)傳遞大t-設計[D];中南大學;2011年
10 於遒;若干代數(shù)系統(tǒng)的自同構與導子及局部性質[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甜;非循環(huán)中心商群同構于若干p~6階族群的LA-群[D];廣西大學;2016年
2 王玉琪;若干中心非循環(huán)的LA-群[D];廣西大學;2016年
3 侯東東;兩類正則地圖[D];煙臺大學;2016年
4 楊晉龍;自同構群的基柱為PSL(3,q)的幾乎單群的邊本原圖[D];云南師范大學;2016年
5 王佩瑤;全正交圖的自同構群[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6年
6 李恒榮;2-(v,k,1)設計的可解線—傳遞自同構群[D];中南大學;2008年
7 余楊;2~4階群的自同構群的結構[D];湖北大學;2012年
8 劉璇;階不大于25的(v,k,2)對稱設計的自同構群[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9 李東海;2-(v,k,,λ)對稱設計的旗傳遞自同構群[D];中南大學;2008年
10 楊慶;多項式代數(shù)的收縮、測試元以及自同構軌道問題[D];吉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203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ysx/820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