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層級結構的社會網絡凝聚力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10 01:29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不同社交平臺的出現(xiàn)給人們帶來了多樣化的獲取信息的方法。人們的社會關系通過網絡表現(xiàn)得更具結構性特征,不同社會群體中的關系也反映了出了許多不同的社會現(xiàn)象,從中也衍生出了一種新的計算機領域分支——社會網絡分析。人們開始借助計算機中的方法對一些社會學中的問題進行研究。在社會學上有一個重要的概念稱為凝聚力,它通常用來表示社會群體的團結程度。社會凝聚力最初只存在于社會學的研究中。但隨著社會網絡分析的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探討如何通過社會網絡分析來對社會凝聚力進行解釋。結合復雜網絡的相關應用,研究人員開始從網絡結構的角度對社會網絡凝聚力進行分析。社會網絡凝聚力通常是基于網絡連通性的一種度量指標,例如通過網絡的平均最短路徑來度量凝聚力。這些關于凝聚力的度量方式在相關的研究領域都得到了驗證。但是這些研究都基于節(jié)點的中心性進行,而忽視了真實社會中的階層現(xiàn)象。此外社會網絡雖然表現(xiàn)出復雜網絡的結構,但是它通常包含一些更多的社會概念,例如社會資本、知識以及影響力的傳播,現(xiàn)有的研究都沒有從這些角度進行驗證。本文結合了復雜網絡結構分析和社會網絡的影響力傳播模型對社會網絡凝聚力進行深入的分...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選題意義
1.3 主要研究內容
1.4 論文組織結構
1.5 本章小結
第2章 相關理論
2.1 復雜網絡
2.2 社會網絡
2.3 獨立級聯(lián)模型
2.4 K-SHELL網絡分解
2.5 社會網絡凝聚力
2.6 社會網絡分析相關算法
2.6.1 啟發(fā)式算法
2.6.2 貪心算法
2.6.3 圖分割算法
2.6.4 聚類算法
2.7 本章小結
第3章 層級凝聚力與影響力傳播效率
3.1 社會網絡連通性分析
3.1.1 層間連接強度
3.1.2 層級凝聚力
3.2 網絡影響力傳播效率
3.2.1 影響力傳播過程
3.2.2 平均傳播強度
3.3 社會網絡凝聚力的干預措施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實驗與分析
4.1 實驗設置
4.1.1 實驗數(shù)據
4.1.2 實驗參數(shù)
4.1.3 對比算法
4.1.4 評估指標
4.2 實驗分析
4.2.1 生成網絡的對比實驗
4.2.2 真實社會網絡的對比實驗
4.2.3 層級凝聚力對影響力傳播效率的影響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總結與展望
5.1 研究總結
5.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碩士期間論文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節(jié)點向量表達的復雜網絡社團劃分算法[J]. 韓忠明,劉雯,李夢琪,鄭晨燁,譚旭升,段大高. 軟件學報. 2019(04)
[2]基于社區(qū)的動態(tài)網絡節(jié)點介數(shù)中心度更新算法[J]. 錢珺,王朝坤,郭高揚. 軟件學報. 2018(03)
[3]在線社會網絡謠言檢測綜述[J]. 陳燕方,李志宇,梁循,齊金山. 計算機學報. 2018(07)
[4]社會化問答網站知識傳播網絡推斷方法[J]. 左遙,梁英,畢曉迪,史紅周,董祥祥,李錦濤. 計算機學報. 2018(01)
[5]tsk-shell:一種話題敏感的高影響力傳播者發(fā)現(xiàn)算法[J]. 笱程成,杜攀,賀敏,劉悅,程學旗. 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 2017(02)
[6]基于社會網絡的團隊生成方法研究[J]. 謝曉芹,韓帥,陳敏,張志強,李怡佳,潘海為. 計算機學報. 2017(03)
[7]多社交網絡的影響力最大化分析[J]. 李國良,楚婭萍,馮建華,徐堯強. 計算機學報. 2016(04)
[8]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內容營銷策略:基于微信傳播指數(shù)WCI的分析[J]. 黃國凡,張鈺梅. 圖書館雜志. 2015(09)
[9]社會網絡“大連結”的魅力——六度分隔和三度影響力[J]. 朱麗,楊杜. 現(xiàn)代管理科學. 2015(02)
[10]基于節(jié)點和信息特征的社會網絡信息傳播模型[J]. 周東浩,韓文報,王勇軍. 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 2015(01)
博士論文
[1]城市交通網絡拓撲結構復雜性研究[D]. 吳建軍.北京交通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715779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選題意義
1.3 主要研究內容
1.4 論文組織結構
1.5 本章小結
第2章 相關理論
2.1 復雜網絡
2.2 社會網絡
2.3 獨立級聯(lián)模型
2.4 K-SHELL網絡分解
2.5 社會網絡凝聚力
2.6 社會網絡分析相關算法
2.6.1 啟發(fā)式算法
2.6.2 貪心算法
2.6.3 圖分割算法
2.6.4 聚類算法
2.7 本章小結
第3章 層級凝聚力與影響力傳播效率
3.1 社會網絡連通性分析
3.1.1 層間連接強度
3.1.2 層級凝聚力
3.2 網絡影響力傳播效率
3.2.1 影響力傳播過程
3.2.2 平均傳播強度
3.3 社會網絡凝聚力的干預措施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實驗與分析
4.1 實驗設置
4.1.1 實驗數(shù)據
4.1.2 實驗參數(shù)
4.1.3 對比算法
4.1.4 評估指標
4.2 實驗分析
4.2.1 生成網絡的對比實驗
4.2.2 真實社會網絡的對比實驗
4.2.3 層級凝聚力對影響力傳播效率的影響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總結與展望
5.1 研究總結
5.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碩士期間論文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節(jié)點向量表達的復雜網絡社團劃分算法[J]. 韓忠明,劉雯,李夢琪,鄭晨燁,譚旭升,段大高. 軟件學報. 2019(04)
[2]基于社區(qū)的動態(tài)網絡節(jié)點介數(shù)中心度更新算法[J]. 錢珺,王朝坤,郭高揚. 軟件學報. 2018(03)
[3]在線社會網絡謠言檢測綜述[J]. 陳燕方,李志宇,梁循,齊金山. 計算機學報. 2018(07)
[4]社會化問答網站知識傳播網絡推斷方法[J]. 左遙,梁英,畢曉迪,史紅周,董祥祥,李錦濤. 計算機學報. 2018(01)
[5]tsk-shell:一種話題敏感的高影響力傳播者發(fā)現(xiàn)算法[J]. 笱程成,杜攀,賀敏,劉悅,程學旗. 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 2017(02)
[6]基于社會網絡的團隊生成方法研究[J]. 謝曉芹,韓帥,陳敏,張志強,李怡佳,潘海為. 計算機學報. 2017(03)
[7]多社交網絡的影響力最大化分析[J]. 李國良,楚婭萍,馮建華,徐堯強. 計算機學報. 2016(04)
[8]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內容營銷策略:基于微信傳播指數(shù)WCI的分析[J]. 黃國凡,張鈺梅. 圖書館雜志. 2015(09)
[9]社會網絡“大連結”的魅力——六度分隔和三度影響力[J]. 朱麗,楊杜. 現(xiàn)代管理科學. 2015(02)
[10]基于節(jié)點和信息特征的社會網絡信息傳播模型[J]. 周東浩,韓文報,王勇軍. 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 2015(01)
博士論文
[1]城市交通網絡拓撲結構復雜性研究[D]. 吳建軍.北京交通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7157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ysx/37157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