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2009年
本文關鍵詞:波浪與建筑物作用的數(shù)學模型研究與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第十四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2009年
長波上非線性重力表面波傳播數(shù)學模型
洪廣文 吳中 張俞
【摘要】:根據(jù)無粘性、無旋流體動力學方程推導出一個基于重力表面波與長波非線性相互作用、存在長波的緩變水深水域表面波非線性傳播數(shù)學模型。此模型系一種具有完全頻散性和非線性的"全水方程",它適用于波浪在深水至極淺水、有長波流場與水位變化的水域傳播?刂品匠讨泻蟹从衬芰繑z入、摩阻與破波損耗的能量系數(shù)因子和反映水底局部地形的因子。此模式可化為一種長波上非線性緩坡方程。對于無長波的水域,它在深水域具有二階非線性特性,而在淺水域可化為一種二維Boussinesq型非線性長波方程、在極淺水水域可化為二維Airy非線性長波方程。對于一維均勻水深情況,此模型可化為著名的KdV方程,從而可用于模擬孤立波、橢圓余弦波(cn)波傳播。同時還提供一個預測-校正-迭代的隱式差分計算模式及入射邊界與統(tǒng)一邊界(物理邊界和開邊界)的確定。概述已進行此模型的多種應用及其適用性驗證,表明此非線性模型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作者單位】:
【分類號】:P731.2
【正文快照】:
1前言天然波浪具有頻散性、非線性、三維性和隨機性等特性,其傳播規(guī)律受水底地形及障礙物、水流流場及水位、能量損耗及攝入等復雜環(huán)境因素綜合影響,表現(xiàn)為波浪折射、繞射、反射、非線性相互作用、破碎以及能量損耗、攝入等綜合過程。目前波浪傳播問題只有極簡單的一些特殊情
下載全文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潘軍寧,洪廣文,左其華;一種推廣的緩坡方程[J];海洋工程;2001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建國,邱大洪;一階非線性項、四階色散項Boussinesq類方程的孤立波解[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04期
2 沈煥庭;中國河口數(shù)學模擬研究的進展[J];海洋通報;1997年02期
3 程伍群,李大鳴;近岸區(qū)波浪場數(shù)值模擬的研究與進展[J];海洋通報;1998年04期
4 李孟國;李文丹;時鐘;;綜合考慮多種變形因素的近岸規(guī)則波傳播數(shù)學模型 I.基本方程的導出[J];海洋湖沼通報;2006年03期
5 張永剛,李玉成;波浪作用產(chǎn)生沙波的動力機制研究[J];海洋工程;2000年01期
6 朱良生,洪廣文;任意水深變化Boussinesq型方程非線性波數(shù)值計算[J];海洋工程;2000年02期
7 李瑞杰,王愛群,王厚杰;波浪在淺水傳播中的弱非線性效應[J];海洋工程;2000年03期
8 李孟國,王正林,蔣德才;近岸波浪傳播變形數(shù)學模型的研究與進展[J];海洋工程;2002年04期
9 潘軍寧,左其華,王紅川;多方向不規(guī)則波傳播變形數(shù)值模擬[J];海洋工程;2004年03期
10 鄒志利,王大國;波浪水槽中非線性淺水波傳播特性與模擬[J];海洋工程;200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陸永軍;左利欽;王紅川;李浩麟;;風浪作用下河口航道驟淤的模擬[A];第十二屆中國海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2 程伍群;;近岸區(qū)波流相互作用及弱非線性波流相互作用方程的推導[A];第十三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文集[C];1999年
3 潘麗紅;朱建榮;劉新成;俞相成;;上海市海堤設計波浪計算有關問題的探討[A];中國水利學會2007學術年會人類活動與河口分會場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齊鵬;近岸波浪對結構物作用耦合數(shù)值模型及其工程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01年
2 趙明;波浪作用下建筑物周圍的泥沙沖刷及海床演變[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3 林祥;近岸海洋動力要素相互作用的數(shù)值模擬及其對物質輸運影響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2年
4 史宏達;港區(qū)堤防布置的數(shù)值模擬與優(yōu)化[D];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
5 張洪生;近岸水域波浪傳播的數(shù)學模型[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6 王大國;港口非線性波浪耦合計算模型[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7 李孟國;海岸河口水動力數(shù)值模擬研究及對泥沙運動研究的應用[D];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
8 孔令雙;河口、海岸波浪、潮流、泥沙數(shù)值模擬[D];青島海洋大學;2001年
9 谷漢斌;波浪與建筑物作用的數(shù)學模型研究與應用[D];天津大學;2005年
10 王世澎;波浪對潮流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濤;高階Boussinesq方程的數(shù)值模型[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2 高祥宇;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流場數(shù)學模型[D];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2003年
3 汪艷;波浪聯(lián)合折射、繞射與反射數(shù)值模擬[D];河海大學;2004年
4 李春穎;基于Boussinesq方程的海岸地區(qū)波浪數(shù)學模型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5 盧吉;NSPMF-EB耦合模型及其在近岸波浪計算中的應用[D];清華大學;2004年
6 張俊文;非線性波傳播的數(shù)值模擬[D];河海大學;2006年
7 黃小華;波浪變態(tài)模型試驗的比尺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8 楊艷增;波浪對大直徑圓筒結構的作用力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9 徐為;港口非線性波浪的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10 左利欽;水沙數(shù)學模型與可視化系統(tǒng)的集成研究及應用[D];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左其華,王紅川,潘軍寧;波一流在摩阻地形上的綜合傳播[J];水利水運科學研究;1997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洪廣文;吳中;張俞;;長波上非線性重力表面波傳播數(shù)學模型[A];第十四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本文關鍵詞:波浪與建筑物作用的數(shù)學模型研究與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189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ysx/218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