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聚糖的功能化修飾及其在藥物釋放系統(tǒng)上的應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緩控釋系統(tǒng)藥物釋放的數(shù)學模型研究進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暨南大學》 2013年
殼聚糖的功能化修飾及其在藥物釋放系統(tǒng)上的應用研究
邵曉虹
【摘要】:殼聚糖及其衍生物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組織工程支架,創(chuàng)傷敷料,抗菌材料以及藥物載體等生物醫(yī)學領域。尤其是在藥物載體領域,殼聚糖早己以水凝膠、微囊、微球、靶向制劑等形式得到應用。本研究選用殼聚糖及其衍生物作為基體材料,制備了負載疏水性藥物阿霉素的殼聚糖基納米粒子和制備了負載親水性藥物阿侖磷酸鈉的殼聚糖基多孔支架材料,并對兩種藥物載體的藥物釋放行為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本研究首先利用ATRP反應得到了對甲苯磺;沫h(huán)糊精分子,再對其進行疊氮化反應得到環(huán)糊精的疊氮化物,然后對殼聚糖進行炔基功能化修飾,最后利用click反應得到了所需的環(huán)糊精功能化的殼聚糖分子;谠摵铣陕肪,通過改變投料比,合成了三種不同取代度的水溶性環(huán)糊精化殼聚糖衍生物(CS-g-β-CD)。FTIR和NMR測試結果證實環(huán)糊精分子已經(jīng)成功偶聯(lián)到殼聚糖的氨基上,根據(jù)1H NMR測得三者的取代度分別為5.81%、7.35%和9.62%。利用聚電解質(zhì)復合法制備了負載疏水性藥物阿霉素的殼聚糖基納米粒子。但作為藥物載體的殼聚糖納米粒子存在著對疏水藥物包封差的缺陷,因此本實驗選用的改性殼聚糖引入了環(huán)糊精的輸水空腔,環(huán)糊精的輸水空腔能夠有效改善殼聚糖的水溶性和對疏水藥物的負載率。本研究對常規(guī)的CMC/CS納米粒子和CMC/CS-g-β-CD納米粒子的形貌、物理性能、包封率等性能進行了比較,并進行了藥物釋放實驗。結果顯示,CMC/CS-g-β-CD納米粒子較CMC/CS納米粒子性能更穩(wěn)定,對疏水藥物DOX的包封率也更高,且β-CD取代度的增加能夠有效提高CMC/CS-g-β-CD納米粒子對DOX的包封率,更為重要的,CMC/CS-g-β-CD納米粒子能夠長期穩(wěn)定的釋放藥物,突釋情況有了很好的改善。這證明環(huán)糊精的引入確實能夠有效解決殼聚糖基納米粒子對疏水藥物包封差的缺陷。 本研究首先利用SDS基團對殼聚糖的氨基進行了保護,然后利用簡單的酰胺化反應將阿侖磷酸鈉連接到殼聚糖的羥基上,最后通過簡單的Tris-HCl洗脫反應得到了阿侖磷酸鈉功能化的殼聚糖(CS-Ald);谠摵铣陕肪,通過改變投料比,,合成了兩種不同取代度的水溶性阿侖磷酸鈉功能化殼聚糖衍生物(CS-Ald)。FTIR和NMR測試結果證實了環(huán)糊精分子已經(jīng)成功偶聯(lián)到殼聚糖的羥基上,并且這種氨基保護方法簡單有效不會對殼聚糖的骨架產(chǎn)生影響,同時根據(jù)ICP測試測得兩者的取代度分別為2.9mol%、1.6mol%。采用共沉積法研究了CS-Ald的有無及其Ald含量的多少對仿生礦化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殼聚糖及其衍生物可通過形核作用控制磷酸鈣礦化過程,加速生物礦化過程中DCPD向HA的晶相轉變,并形成HA/殼聚糖復合材料,而Ald的引入能夠有效增加復合材料中HA的含量。另外,本研究對冷凍干燥法制備的CS-Ald-0.42%和CS-Ald-0.73%支架材料進行了藥物釋放實驗,結果表明,CS-Ald支架材料不會突釋且能長期穩(wěn)定的釋放藥物,而Ald接枝率的提高,能夠一定程度得增加藥物的釋放量和釋放速率。在SBF模擬體液體系中,冷凍干燥法制備的CS、CS-Ald-0.42%和CS-Ald-0.73%支架材料表面會發(fā)生礦化,其礦物的主要成分為HA和DCP的混合物。阿侖磷酸鈉的引入會加大在支架材料上沉積鈣磷鹽中HA的含量,另一方面,阿侖磷酸鈉的引入在礦化過程中會影響所沉積鈣磷鹽的形貌,而且隨著阿侖磷酸鈉含量的增加,所沉積的鈣磷鹽呈現(xiàn)出更小的晶體尺寸。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暨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TQ460.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易喻;楊好;應國清;陳建澍;王鴻;;N-鄰苯二甲酰化殼聚糖的合成與性能[J];化工進展;2006年05期
2 葛強;曾爾曼;楊柳林;趙雅青;胡曉蘭;董炎明;;樹狀分子接枝殼聚糖的合成與熱致液晶性[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6期
3 張陽德;肖志剛;張浩偉;;載藥納米粒在肝癌靶向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學工程;2005年06期
4 韓鋼;陳海靚;孫曉譯;高建青;梁文權;;包埋PLGA微球殼聚糖支架的構建及其對蛋白釋放的調(diào)節(jié)[J];藥學學報;2006年06期
5 陳力;劉硯韜;黃亮;張伶俐;;緩控釋系統(tǒng)藥物釋放的數(shù)學模型研究進展[J];中國藥業(yè);2008年11期
6 林友文,林青,蔣智清,張婉春,許晨;羥丙基三甲基氯化銨殼聚糖的制備及其吸濕、保濕性能[J];應用化學;2002年04期
7 李波;叢銳;雷偉;吳紅;范黎;付索超;萬世勇;;阿侖膦酸鈉明膠納米微粒制備和體外釋藥試驗[J];中國骨質(zhì)疏松雜志;2007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麗琴,徐世美,封順,岳凡,王吉德;兩性淀粉的取代度與吸濕保濕性能關系的研究[J];日用化學工業(yè);2004年02期
2 李瑞國;殼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化妝品中的應用[J];日用化學工業(yè);2004年05期
3 李雷;汪東風;周小玲;丁慶波;;茶葉多糖食品功能性研究[J];茶葉科學;2006年02期
4 馬煜;楊倩;孟國林;劉建;;阿侖膦酸鈉殼聚糖納米微粒制備和體外釋藥試驗[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9年08期
5 常青;韋俊;王健;王剛;郝學奎;;陽離子高分子絮凝劑HTCC與PAM復配除濁性能研究[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1年12期
6 楊曉紅;廖雙泉;廖建和;;殼聚糖季銨鹽在硫酸介質(zhì)中的緩蝕性能研究[J];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2007年04期
7 王蕊;封瑞江;王吉林;敖敏;;q-CS/TEOS復合膜的制備及吸附性能的研究[J];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8 范冰;劉成圣;劉寒;陳麗媛;;殼聚糖衍生物的制備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S3期
9 高艷麗,張虹,吳奕光,白書欣,周莉,劉波;不同晶型甲殼素的季銨鹽化研究[J];功能高分子學報;2004年01期
10 梁升;李露;于世濤;劉福勝;解從霞;;一種制備丁二酰化殼聚糖的新方法[J];高;瘜W工程學報;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鄭靜;楊俊玲;;殼聚糖液晶行為的研究進展[A];雪蓮杯第10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鄭靜;楊俊玲;;殼聚糖液晶的制備及表征[A];“力恒杯”第11屆功能性紡織品、納米技術應用及低碳紡織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張艷艷;馬啟敏;江志華;;殼聚糖季銨鹽的合成及性質(zhì)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七屆水處理化學大會暨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黃瑞華;陳國華;孫明琨;胡應模;高從堦;;環(huán)氧氯丙烷交聯(lián)殼聚糖季胺鹽/聚丙烯腈復合納濾膜的研制[A];中國化學會第八屆水處理化學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昊宇;C_(60)衍生物的超分子組裝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夏維波;戊酸雌二醇、阿法骨化醇和英卡膦酸二鈉對去卵巢大鼠骨質(zhì)疏松癥防治作用的實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8年
3 趙希榮;殼聚糖防腐抗菌劑的研究[D];江南大學;2006年
4 郭占勇;水溶性殼聚糖衍生物的取代基團及氨基正電性對抑菌活性的影響[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5 劉宗華;天然多糖及其衍生物納米載藥體系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6 張志斌;骨修復和骨病治療藥物載體CPP/CS復合材料的仿生合成及性能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7 鐘志梅;含硫、磷殼聚糖新衍生物的制備、結構與抑菌活性關系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8 李彥艷;殼聚糖油酸復合物納米微球的制備及性能[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9 劉秉濤;殼聚糖復合劑在水處理中的凈化效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10 劉璠娜;新型季銨鹽殼聚糖納米載藥體系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靜;N-(O,O-二烷基磷;-D-氨基葡萄糖的合成、表征以及相關量化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張慶蓮;米托蒽醌聚乳酸納米粒的制備和細胞攝取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3 范冰;殼聚糖衍生物的制備及其抑菌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4 李建林;瘦素對大鼠骨髓基質(zhì)干細胞向軟骨細胞分化過程及IGF-1表達的影響[D];華北煤炭醫(yī)學院;2009年
5 彭霏;磷酸雙酯季銨內(nèi)鹽毛細管整體柱的制備及其在μ-HPLC系統(tǒng)中的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6 徐慧;改性殼聚糖吸附地下水中重金屬的試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7 徐偉華;5-氟尿嘧啶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納米粒的制備及其體外抑制肝癌細胞Huh7增殖作用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8 胡敬東;用于介入治療的溫敏納米凝膠分散體對藥物的負載與釋放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李程程;一種新型pH敏感的雙重交聯(lián)海藻酸鈉/N-α-戊二酸殼聚糖水凝膠作為蛋白質(zhì)類藥物的口服載體[D];安徽師范大學;2011年
10 韋俊;CTA季銨化殼聚糖的合成及其應用性能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偉 ,李素清 ,秦汶;膠體滴定法測殼聚糖的氨基含量[J];日用化學工業(yè);1989年02期
2 董炎明,張璟;殼聚糖的液晶行為研究[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96年06期
3 李孝紅,袁明龍,熊成東,鄧先模,黃志鏜;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合成和在生物醫(yī)學上的應用[J];高分子通報;1999年01期
4 林友文,許晨,盧燦輝;O-2'-羥丙基三甲基氯化銨殼聚糖的合成與表征[J];合成化學;2000年02期
5 胡愛軍,丘泰球;超臨界流體結晶技術及其應用研究[J];化工進展;2002年02期
6 歐陽春暉,盧放根,羊東曄,劉小偉,劉建平;肝細胞靶向載體分子體內(nèi)分布和代謝動力學[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7 董炎明,汪劍煒,袁清;甲殼素——一類新的液晶性多糖[J];化學進展;1999年04期
8 王惠武;董炎明;趙雅青;;甲殼素/殼聚糖接枝共聚反應[J];化學進展;2006年05期
9 瞿廷珠;林錫權;;膠體滴定法及其應用[J];化學通報;1989年03期
10 邵健,楊宇民,姚成;低聚氨基葡萄糖的吸濕、保濕和抑菌性質(zhì)[J];中國海洋藥物;2000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春艷;孟憲軍;;殼聚糖固定化樹莓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6年08期
2 張弦;李春美;鐘方旭;;多孔殼聚糖微球的制備[J];食品科技;2007年05期
3 王珊;;殼聚糖微球對Pb~(2+)的吸附性能研究[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4 王珊;鄭敏燕;葉光輝;郭金嬋;;空心殼聚糖微球對二甲酚橙的吸附性能研究[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08年12期
5 王瑩;劉小平;;殼聚糖用于藥物載體的制備及表征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6年05期
6 董利民;王晨;李兆新;昝青峰;劉銳;田杰謨;;殼聚糖微球/磷酸鈣骨水泥復合材料細胞親和性研究[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7年S2期
7 王珊;葉光輝;郭金嬋;;空心殼聚糖微球對二甲酚橙的吸附性能研究[J];化工中間體;2008年05期
8 王金瑾;趙晗;;殼聚糖固定脂肪酶的方法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9 佟德成;劉翠娟;慎愛民;張磊;楊治偉;張媛媛;;頭孢替唑鈉殼聚糖載藥微球制備的研究[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10 林松毅;宋龍鳳;劉靜波;于志鵬;;殼聚糖微球固定堿性蛋白酶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8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迪;孫彬;邢彬;高潔;王連永;孔德領;俞耀庭;;PLGA、明膠共紡支架促進細胞向材料內(nèi)部生長[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2008年年會暨首屆生物醫(yī)學工程與臨床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匡世軍;張志光;何一青;蘇凱;;兔顳下頜關節(jié)盤纖維軟骨細胞與聚乳酸支架材料復合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A];第七次全國顳下頜關節(jié)病學及(牙合)學研討會暨《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及口頜面疼痛的基礎與臨床進展》國家級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8年
3 張亞;王曉東;;細胞復合型絲素支架材料修復兔橈骨骨缺損[A];蘇州市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匯編(2008-2009)[C];2010年
4 黃慶聰;;碗扣腳手架在現(xiàn)澆混凝土連續(xù)箱梁施工中的應用[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構工程學會2002年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5 秦勝男;陳鴻輝;楊小紅;葉春婷;康寧;譚見容;戴麗冰;梁偉國;;組織工程膠原海綿支架材料的制備及孔徑結構分析[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6 吳彬杉;韓冬霏;秦斌;田天;張倩;;三維多孔支架材料及致孔相關性[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7 任杰;;組織工程用支架材料研究進展[A];2005年上海市醫(yī)用生物材料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8 朱曉海;江華;袁湘斌;趙耀忠;章建林;孫美慶;張盈帆;張文俊;林子豪;;1993~2006年間277例耳廓再造手術體會[A];第四屆華東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學術會議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9 閆福華;劉崇武;周廣東;崔磊;劉偉;曹誼林;;骨髓基質(zhì)細胞在三種可吸收生物膜上附著及增殖的比較研究[A];第一屆《組織工程在口腔醫(yī)學中的應用》研習班講義[C];2002年
10 張其清;劉玲蓉;王萌;;膠原組織工程支架材料的生物改性研究[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世煥 韓富明;[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4年
2 吳一福;[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3 記者 白毅;[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4 馬艷紅;[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5 鄒爭春 劉蘋;[N];中國醫(yī)藥報;2011年
6 韓富明 蘇玉軍 楊月清;[N];陜西日報;2004年
7 記者 蔣升陽;[N];人民日報;2006年
8 本報記者 馬凌霜;[N];廣東科技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唐聞佳;[N];文匯報;2011年
10 謝秉源 周去非 王瑛慧;[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奎重;低孔率血流導向支架治療兔囊狀寬頸動脈瘤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2 陶凱;烏賊骨轉化羥基磷灰石材料(CBHA)的制備及其作為骨組織工程支架材料的應用基礎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3 賀慧霞;牙髓干細胞分離鑒定及其制備組織工程化牙本質(zhì)牙髓復合體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4 徐佳;纖維組織工程支架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王敏;人脂肪干細胞在PLGA支架上向肝細胞誘導分化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9年
6 張勇;生長分化因子-5誘導人脂肪基質(zhì)細胞成骨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0年
7 袁毅樺;基于殼聚糖與海藻酸鈉的改性聚合物的制備結構與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8 黃博;Ⅱ型膠原/透明質(zhì)酸/6-硫酸軟骨素組織工程髓核支架材料的體內(nèi)外生物學性能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9 吳超;可降解鐵支架可行性的初步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年
10 周旋;殼聚糖微球制備優(yōu)化及其乙酰化微球作為潛在栓塞材料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邵曉虹;殼聚糖的功能化修飾及其在藥物釋放系統(tǒng)上的應用研究[D];暨南大學;2013年
2 崔國艷;以殼聚糖為載體制備適合于抗體分離的介質(zhì)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1年
3 劉威;殼聚糖的熒光性質(zhì)及多功能殼聚糖微球的制備[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年
4 陳強;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殼聚糖微囊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段瑋;殼聚糖微球的制備及其固定化酶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6 丁金金;基于季銨化殼聚糖的多功能納米藥物傳輸載體的合成與性質(zhì)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7 洪洋;支氣管鏡介入治療用抗結核藥物緩釋劑的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8 侯娟;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2緩釋載體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9 關馳;兩種殼聚糖膜片的制備、性質(zhì)及生物學評價[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10 黎小敏;以殼聚糖微球為載體固定化果膠酶處理白水陰離子垃圾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緩控釋系統(tǒng)藥物釋放的數(shù)學模型研究進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74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yysx/137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