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屏線路中導電粒子壓合的自動光學檢測研究
[Abstract]:In the circuit detection of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he automatic detection of conductivity of conductive thin film particles in the circuit is often realized by counting and positioning the conductive thin film particles in the circui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article overlap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particle density in narrow border lines, a 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imaging and mask method combined with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segment the particles accurately after separating the bright and dark parts of the particles, combined with the entropy of the image and the convexity of the particles. The influence of cluster selection value is discussed. The algorithm is tested by sample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density and particle size, and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gradient combined with gray leve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this algorithm can reach 92.6% in the region with small particle density and 86% in the region with high particle density, which is 9.9% and 42.7% higher than that of gradient plus gray method, respectively. The problem of particle overlap is solved, and it is more robust to light field and imaging effect.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
【基金】:福建省高校產(chǎn)學合作項目(No.2016H6026)~~
【分類號】:TN873.9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躍勇;于海業(yè);劉媛媛;;基于形態(tài)學圖像檢測的機械手移栽穴苗識別技術(shù)[J];光學精密工程;2016年03期
2 王文成;崔曉軍;;光照不均勻顆粒圖像的校正方法[J];濰坊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3 左建東;羅超云;;組裝工藝對ACF互連性能的影響[J];液晶與顯示;2009年04期
4 朱錚濤,黎紹發(fā),陳華平;基于圖像熵的自動聚焦函數(shù)研究[J];光學精密工程;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玉葉;肖可;郭振雄;何俊杰;劉暢;陳松巖;;液晶屏線路中導電粒子壓合的自動光學檢測研究[J];液晶與顯示;2017年07期
2 潘雪娟;朱尤攀;浦恩昌;羅琳;曾邦澤;趙德利;李澤民;孫愛平;;基于熵的自動聚焦圖像清晰度評價函數(shù)仿真分析[J];紅外技術(shù);2016年10期
3 張野;鄧彬;秦玉亮;王宏強;;近程目標太赫茲全息成像算法及仿真[J];太赫茲科學與電子信息學報;2016年04期
4 林忠;黃陳蓉;盧阿麗;;自動對焦綜合性能指標及一種基于雙向兩次下降的自動對焦算法[J];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2015年32期
5 馮雁;梁光明;朱旭東;;融合灰度直方圖分布的自動聚焦改進算法[J];現(xiàn)代電子技術(shù);2015年06期
6 賈倩倩;張良駒;;基于圖像熵的數(shù)字化核電站人機界面復雜度快速評價[J];原子能科學技術(shù);2014年12期
7 湯春明;劉玉翠;于翔;;一種用于全息圖自動重建的聚焦評價方法[J];光學學報;2014年08期
8 王文歡;劉威;;可自動對焦的電動顯微成像系統(tǒng)[J];自動化與儀表;2014年07期
9 王盼盼;程良倫;;超大視場自適應(yīng)快速對焦算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yīng)用;2013年20期
10 杜少波;章沖;王超;梁曉彬;孫士保;;紅外模糊圖像的無參考質(zhì)量評價方法[J];計算機應(yīng)用;2013年08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躍勇;于海業(yè);;穴盤幼苗機械手取苗基質(zhì)完整率影響因素試驗與分析[J];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15年14期
2 鄒北驥;張思劍;朱承璋;;彩色眼底圖像視盤自動定位與分割[J];光學精密工程;2015年04期
3 余金棟;張憲民;;用于線紋顯微圖像的邊緣檢測算法[J];光學精密工程;2015年01期
4 劉明峰;胡先朋;廖宜濤;廖慶喜;萬星宇;冀牧野;;不同油菜品種適栽期機械化移栽植株形態(tài)特征研究[J];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15年S1期
5 張雄美;易昭湘;田淞;宋建社;;結(jié)合形態(tài)學屬性斷面與支持向量機的合成孔徑雷達圖像變化檢測[J];光學精密工程;2014年10期
6 董微;周增產(chǎn);卜云龍;李明昆;陳立振;李寶安;;穴盤苗自動移栽機研發(fā)與應(yīng)用[J];農(nóng)業(yè)工程;2014年04期
7 王燦進;孫濤;石寧寧;王銳;王挺峰;王衛(wèi)兵;郭勁;陳娟;;基于雙隱含層BP算法的激光主動成像識別系統(tǒng)[J];光學精密工程;2014年06期
8 韓延祥;張志勝;郝飛;陳平;;灰度序列圖像中基于紋理特征的移動陰影檢測[J];光學精密工程;2013年11期
9 潘啟明;;國內(nèi)外移栽機技術(shù)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3年31期
10 裘祖榮;陳浩玉;胡文川;鄒茂虎;楊婷;;嵌入式線結(jié)構(gòu)光角度視覺檢測及誤差補償[J];光學精密工程;2013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朱欽淼;陶波;徐仁驍;黃揚;吳光華;;ACF鍵合中導電粒子捕捉及變形的影響機理與實驗[J];電子與封裝;2014年03期
2 杜偉坊,杜海清;V_2O_3-PE復合物在140℃空氣中氧化對PTC效應(yīng)的影響[J];傳感技術(shù)學報;1993年03期
3 陳華;嚴偉;汪力;;THz波在亞波長導電粒子體系中的相干傳播[J];量子電子學報;2007年01期
4 謝泉,劉讓蘇,徐仲榆,彭平,張友玉;石墨、炭黑及白炭黑在橡膠中的微觀結(jié)構(gòu)分析[J];電子顯微學報;1998年02期
5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田明;楊丹;寧南英;白雪;張立群;;控制導電粒子的分布及表面包覆調(diào)控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介電性能[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2 曲寶涵;馬傳利;楊愛萍;;TiO_2材料的半導化機理探討[A];第六屆全國氣濕敏傳感器技術(shù)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顯才;倒裝鍵合中各向異性導電膠微互連電阻形成機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楊丹;ATO導電功能薄膜的制備及在激光有機光導器件中的應(yīng)用[D];天津大學;2014年
2 竇如彪;導電粒子對微波腔內(nèi)電磁場分布影響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3年
3 宋文瀚;導電粒子對微波干燥均勻性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4年
4 朱欽淼;各向異性導電膠互連界面接觸電阻計算的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5 趙新綱;LCM熱壓工藝與電氣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6 徐文展;驅(qū)動IC(COF)的失效分析及對策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7 張恒紅;HDPE/PC/CB復合材料的相結(jié)構(gòu)及PTC行為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5239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523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