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M的改進型人臉特征點定位方法
本文關鍵詞:基于ASM的改進型人臉特征點定位方法
更多相關文章: 主動形狀模型 局部灰度模型 灰度共生矩陣 局部紋理模型 模型匹配
【摘要】:針對主動形狀模型中局部灰度模型結構簡單、初始搜索位置偏移較大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ASM的改進型人臉特征點定位方法。利用左右瞳孔和嘴巴中心的坐標,調整模型的初始搜索位置,在以特征點為中心的一定矩形區(qū)域,建立二維局部加權灰度模型和局部紋理模型,并采用新的模型匹配方法定位目標特征點。實驗結果表明,基于ASM的人臉特征點定位改進方法相比傳統(tǒng)ASM方法,定位精度提高了26.15%。
【作者單位】: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信息科學實驗中心;
【關鍵詞】: 主動形狀模型 局部灰度模型 灰度共生矩陣 局部紋理模型 模型匹配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367002)
【分類號】:TP391.41
【正文快照】: 人臉特征點定位在人臉識別及三維人臉重建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等領域的關鍵技術。在人臉三維模型重建中,面部特征點的定位精確極為重要,其直接關系到重建模型的逼真度和穩(wěn)定性[1-2]。主動形狀模型[3-5](active shape mod-el,簡稱ASM)是在Snakes[6]的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恩環(huán);杜玲;;基于模型約束的人臉特征點跟蹤[J];光盤技術;2008年10期
2 王麗婷;丁曉青;方馳;;一種魯棒的全自動人臉特征點定位方法[J];自動化學報;2009年01期
3 鄭青碧;許穎梅;;一種快速高效的人臉特征點定位方法[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4年04期
4 宋剛,艾海舟,徐光yP;紋理約束下的人臉特征點跟蹤[J];軟件學報;2004年11期
5 關鵬;張立明;;基于貝賽爾曲面的三維人臉特征點定位方法[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1期
6 金城;卜佳俊;陳華;陳純;宋明黎;吳祺;;自底向上的人臉特征點定位[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08年05期
7 鄒北驥;曾陽;王磊;彭小寧;;一種處理遮掩的人臉特征點定位方法[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9年08期
8 黃琛;丁曉青;方馳;;一種魯棒高效的人臉特征點跟蹤方法[J];自動化學報;2012年05期
9 徐國慶;;在線模板的人臉特征點對齊[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3年11期
10 郭修宵;陳瑩;;非約束環(huán)境下人臉特征點的穩(wěn)定跟蹤[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14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謝琛;;基于ASM的人臉特征點定位淺析[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六屆信息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崔瀅;基于統(tǒng)計學習的人臉特征點定位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王軍南;人臉特征點檢測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3 杜春華;人臉特征點定位及識別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4 黨力;自動人臉分析與識別的若干問題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5 馮振華;參數化統(tǒng)計新模型及其應用研究[D];江南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銀;基于回歸的人臉特征點估計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3年
2 劉暢翔;人臉特征點定位算法及其在人臉識別的應用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5年
3 吳飛龍;基于機器視覺的校車安全監(jiān)測系統(tǒng)[D];浙江大學;2016年
4 劉姍姍;基于視頻圖像的人臉特征點定位技術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5 牛星;人臉特征點提取研究及其在漫畫軟件中的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6 趙濤;復雜背景下人臉特征點跟蹤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7 麻宏靜;基于相對角聚類和支持向量機的人臉特征點定位技術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8 王妍;基于平均合成精確濾波器和圖結構模型的人臉特征點定位研究[D];安徽大學;2015年
9 姜浩;基于Android平臺的人臉特征點定位算法的研究與實現[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10 范文萍;基于人臉特征點定位的主從攝像機聯動算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129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112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