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AI論文 >

對通過新增罪名應對人工智能風險的質(zhì)疑

發(fā)布時間:2020-10-23 05:21
   在人工智能技術取得突破性發(fā)展的同時,諸多法律風險也伴隨而生。因此,如何應對這些風險逐漸成為近期刑法學界關注的重點。雖然在學界有學者主張通過新增罪名進行規(guī)制的觀點越來越有力,然而,一方面,對人工智能的風險以及風險類型尚未進行深入分析就貿(mào)然增設罪名,不僅違背了刑法的謙抑性原則,而且也背離了超前立法理念,其正當性飽受詬病;另一方面,從人的屬性視角分析,人工智能并不符合人的本質(zhì)特征,就此肯定其具有犯罪主體資格也不妥當。因人工智能的風險不同大致可以區(qū)分為"使用人工智能造成事故的風險"和"利用智能機器人進行犯罪的風險"兩種場域,且在現(xiàn)行民法以及刑法體系之下均能得到有效解決,因而沒有必要通過增設刑法罪名來予以應對。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立法入罪的正當性質(zhì)疑:基于二元視角的闡釋
    (一) 有違刑法謙抑性原則
    (二) 違背超前立法理念
三、人的屬性之分解:人工智能不具備犯罪主體資格
    (一) 人工智能不具備辨認和控制能力
    (二) 人工智能不具備受刑能力
四、路徑選擇:規(guī)制人工智能風險的應有立場
    (一) 使用人工智能產(chǎn)生的事故風險及其規(guī)制
        1. 使用人工智能造成的侵權責任之規(guī)制。
        2. 使用人工智能造成的重大責任事故之規(guī)制。
    (二) 利用人工智能進行犯罪的風險及其規(guī)制
結語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姚萬勤;陳鶴;;盜竊財產(chǎn)性利益之否定——兼與黎宏教授商榷[J];法學;2015年01期

2 姜濤;;風險刑法的理論邏輯——兼及轉型中國的路徑選擇[J];當代法學;2014年01期

3 徐衛(wèi)東;西原春夫;關哲夫;李潔;賈宇;梅傳強;李永升;徐岱;馮衛(wèi)國;童德華;陳忠林;張旭;李韌夫;華偉;閔春雷;李邦友;高珊琦;陳玉范;夏勇;王充;;刑法謙抑在中國——四校刑法學高層論壇[J];當代法學;2007年01期

4 方世南;馬克思關于人類文明多樣性思想初探[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3年04期

5 劉放桐;超越近代哲學的視野[J];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曉鋒;;法學期刊與司法實務界反饋機制之構建[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5年06期

2 毛玲玲;崔志偉;;風險刑法理論與刑事法治的疏離與博弈——立足于抽象危險犯的考察[J];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學報;2015年06期

3 姚萬勤;;刑法應如何應對環(huán)境保護的“焦慮”——以風險刑法理念為視角[J];浙江社會科學;2015年07期

4 王勇;;超越復仇:公眾輿論、法院與死刑的司法控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年04期

5 張磊;肖馬;;醉駕超標電動車刑法規(guī)制問題的反思與對策[J];刑法論叢;2015年01期

6 徐洋洋;;從刑法泛化現(xiàn)象反思刑事立法的正當性根據(jù)[J];湘江青年法學;2015年01期

7 王林清;劉高;;民刑交叉中合同效力的認定及訴訟程序的構建——以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為視角[J];法學家;2015年02期

8 聞志強;;中國刑法理念的前沿審視[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5年02期

9 韓驍;鄭高鍵;;刑法謙抑主義視角下“收受禮金”入刑問題研究[J];法制博覽;2015年09期

10 姜濤;;在秩序與自由之間:刑法父愛主義之提倡[J];江淮論壇;2015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黎宏;;論盜竊財產(chǎn)性利益[J];清華法學;2013年06期

2 陳燁;;財產(chǎn)性利益與罪刑法定問題[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3 張明楷;;事后搶劫罪的成立條件[J];法學家;2013年05期

4 鄭澤善;;轉化型搶劫罪新探[J];當代法學;2013年02期

5 張紅昌;;欠條的刑法評價[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6 姚萬勤;;盜竊銀行承兌匯票并轉賣行為的定性分析[J];政治與法律;2013年02期

7 歐陽恩錢;;風險社會、生態(tài)文明與經(jīng)濟法哲學基礎拓新[J];當代法學;2012年03期

8 秦新承;;認定詐騙罪無需“處分意識”——以利用新型支付方式實施的詐騙案為例[J];法學;2012年03期

9 馮軍;;刑法中的責任原則 兼與張明楷教授商榷[J];中外法學;2012年01期

10 譚淦;;監(jiān)督過失的一般形態(tài)研究[J];政法論壇;201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萬勤;;對通過新增罪名應對人工智能風險的質(zhì)疑[J];當代法學;2019年03期

2 徐燕芳;朱利明;;人工智能時代的刑事風險與立法完善[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01期

3 王志祥;張圓國;;人工智能時代刑事風險的刑法應對[J];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19年02期

4 劉坤;;人工智能時代的刑事風險[J];法制與社會;2019年13期

5 邸瑩;王吉春;;人工智能時代下的風險分析與刑法規(guī)制[J];廣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年01期

6 吳濤;;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物版權保護的刑法分析[J];中國出版;2019年09期

7 張鋒學;;論我國刑法立法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新路徑[J];農(nóng)家參謀;2019年07期

8 趙運鋒;;人工智能不應作為刑事責任主體[J];檢察風云;2019年06期

9 陳敘言;;人工智能刑事責任主體問題之初探[J];社會科學;2019年03期

10 李燦;;也許正在發(fā)生 讀《人工智能:刑法的時代挑戰(zhàn)》的啟示[J];檢察風云;2019年05期



本文編號:285260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engongzhinen/285260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4e7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