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汽車論文 >

智能車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路徑跟蹤算法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3 16:40

  本文關鍵詞:智能車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路徑跟蹤算法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智能車輛 速度控制 路徑跟蹤


【摘要】:隨著汽車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汽車保有量也在逐年增加,由此引發(fā)的交通事故、道路擁堵、環(huán)境污染等現象也愈加嚴重。無人駕駛智能車的研究可以很好地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提高交通運行效率、改善行車安全,并且采用新能源的智能車輛的研究能夠達到節(jié)約能源、緩解空氣污染等效果。無人駕駛智能車主要包括:環(huán)境感知、規(guī)劃決策和控制系統(tǒng)三部分。其中控制系統(tǒng)是智能車實現無人駕駛的基礎。智能車高精度控制是其研究領域內一大重點和難點,本文針對智能速度控制和路徑跟蹤展開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解決方案,取得了如下幾點成果。首先,對智能車BJUT-IV的體系結構進行詳細地介紹,并對裝載在智能車上的傳感器的工作原理進行研究,為之后的信息采集、多傳感器融合、智能車速度控制和路徑跟蹤奠定了基礎。其次,設計了一種速度控制的策略。整個速度控制系統(tǒng)可以分為底層控制系統(tǒng)和上層控制系統(tǒng)兩方面:底層控制系統(tǒng)通過鋼絲繩連接電機與油門和剎車踏板,采用PID控制方法對電機進行位置控制;上層控制系統(tǒng)分為油門控制系統(tǒng)和制動控制系統(tǒng),其中油門控制系統(tǒng)采用PID控制,制動控制系統(tǒng)采用模糊控制,采用切換的控制思想,有效地避免了剎車與油門間頻繁切換導致車輛執(zhí)行機構的損耗,保證了車輛在加、減速時的平穩(wěn)性。再次,根據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并結合智能車BJUT-IV車體結構特點,設計了轉向控制系統(tǒng),并制定了控制策略,該套系統(tǒng)在控制過程中產生的誤差小,具有良好的準確性和快速性;在Pure Pursuit算法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幾何位置關系確定預瞄點的方法,使車輛在路徑跟蹤過程中能夠迅速地確定預瞄點;根據車速確定預瞄距離和根據規(guī)劃路徑曲率調整控制器參數的方法,減小車輛在跟蹤路徑時產生的橫向偏差;建立車輛運動學數學模型,并進行仿真實驗,驗證算法的可行性和準確性。最后,在Visual Studio 2008上編寫智能車BJUT-IV上位機軟件,該軟件遵循UDP協議,通過網線獲取數據處理上位機發(fā)送過來的數據信息,同時采用RS232接口方式,將上位機的控制指令下發(fā)給各執(zhí)行機構。在校園道路進行實車實驗,以驗證智能車設計方案以及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關鍵詞】:智能車輛 速度控制 路徑跟蹤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U463.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緒論10-24
  • 1.1 智能車概述和研究意義10-11
  • 1.1.1 智能車研究背景10
  • 1.1.2 智能車研究的科學意義10-11
  • 1.2 智能車國內外研究綜述11-18
  • 1.2.1 國外智能車的研究發(fā)展及現狀11-15
  • 1.2.2 國內智能車的研究發(fā)展及現狀15-18
  • 1.2.3 智能車未來發(fā)展18
  • 1.3 課題研究目標和內容18-21
  • 1.3.1 智能車運動控制系統(tǒng)18-19
  • 1.3.2 智能車的關鍵技術19-20
  • 1.3.3 存在問題與本課題需求20-21
  • 1.4 研究內容及結構安排21-24
  • 1.4.1 課題來源及主要研究內容21-22
  • 1.4.2 論文結構安排22-24
  • 第2章 智能車車體結構及硬件組成24-38
  • 2.1 引言24
  • 2.2 智能車體系結構24-26
  • 2.3 傳感器26-29
  • 2.3.1 激光雷達26-27
  • 2.3.2 GPS定位系統(tǒng)27
  • 2.3.3 慣性導航系統(tǒng)27-28
  • 2.3.4 攝像頭28
  • 2.3.5 里程計28-29
  • 2.4 智能車通信系統(tǒng)29-30
  • 2.5 智能車底層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30-37
  • 2.5.1 轉向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31-36
  • 2.5.2 油門、制動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36-37
  • 2.6 本章小結37-38
  • 第3章 智能車速度控制38-52
  • 3.1 引言38
  • 3.2 控制要求38-39
  • 3.3 底層控制系統(tǒng)39-41
  • 3.4 智能車縱向動力學模型41-43
  • 3.5 上層控制器設計43-49
  • 3.5.1 控制器設計要求43-44
  • 3.5.2 切換規(guī)則44-45
  • 3.5.3 油門控制45-46
  • 3.5.4 制動控制46-49
  • 3.6 仿真實驗49-50
  • 3.7 本章小結50-52
  • 第4章 智能車路徑跟蹤52-74
  • 4.1 引言52
  • 4.2 轉向控制系統(tǒng)52-55
  • 4.3 車輛運動學模型55-57
  • 4.4 常用路徑跟蹤算法57-63
  • 4.4.1 Pure Pursuit算法58-60
  • 4.4.2 Stanley method60-61
  • 4.4.3 環(huán)形預瞄法61-62
  • 4.4.4 Follow the Carrot算法62-63
  • 4.5 基于改進Pure Pursuit算法的路徑跟蹤63-71
  • 4.5.1 預瞄距離的確定63-64
  • 4.5.2 預瞄點的確定64-67
  • 4.5.3 Pure Pursuit算法控制器的設計67-68
  • 4.5.4 路徑跟蹤仿真實驗68-71
  • 4.6 PID控制器71
  • 4.7 本章小結71-74
  • 第5章 上位機軟件及實驗試車74-84
  • 5.1 上位機軟件設計74-80
  • 5.1.1 引言74-75
  • 5.1.2 軟件界面75-76
  • 5.1.3 數據通信76-79
  • 5.1.4 規(guī)劃決策79-80
  • 5.2 實驗試車80-83
  • 5.2.1 實驗目的80-81
  • 5.2.2 實驗結果及分析81-83
  • 5.3 本章小結83-84
  • 結論與展望84-86
  • 參考文獻86-90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90-92
  • 致謝9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友春,王榮本,李兵,李斌;世界智能車輛近況綜述[J];汽車工程;2001年05期

2 郭烈,王榮本,顧柏園,余天洪;世界智能車輛行人檢測技術綜述[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1期

3 李旭;張為公;;智能車輛導航技術的研究進展[J];機器人技術與應用;2007年04期

4 程釗;萬齊齊;唐旋來;劉廣林;彭剛;黃心漢;王永驥;;智能車道路識別及控制研究[J];伺服控制;2007年06期

5 劉運哲;智能車輛公路系統(tǒng)評價體系[J];國外公路;1997年02期

6 劉東民;智能車輛的開發(fā)目標及方向[J];陜西汽車;1999年02期

7 熊升華;趙海良;;基于矩形安全鄰域的智能車移動仿真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3年12期

8 潘明;汪鐳;康琦;吳啟迪;;基于電磁信號導航的智能車系統(tǒng)設計與開發(fā)[J];中國科技論文;2014年04期

9 王榮本,李兵,施樹明,李斌;世界智能車輛研究概述[J];公路交通科技;2001年05期

10 黨宏社,韓崇昭,段戰(zhàn)勝;智能車輛系統(tǒng)發(fā)展及其關鍵技術概述[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張祖鋒;徐友春;張鵬;朱增輝;;縮微智能車的環(huán)境感知與控制決策算法研究[A];第八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智能交通與安全[C];2013年

2 汪鐵民;;智能車輛的若干問題[A];四川省第九屆(2009年)汽車學術交流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黃鴻;呂曉華;任雪梅;;基于SPCE061A的智能車模語音控制系統(tǒng)[A];國產科學儀器應用、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C];2007年

4 張國伍;錢大琳;;中國智能交通發(fā)展戰(zhàn)略構想[A];西部開發(fā)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12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王立琦;杜茂;;基于激光掃描儀的智能車前方障礙物檢測[A];'2010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6 孫懷江;;ALVINN及其擴展[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記者 劉莉;“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zhàn)賽”西安開戰(zhàn)[N];科技日報;2010年

2 陳海霞 顏士秀 小莉;常州“智能車”全國奪冠[N];常州日報;2010年

3 記者張兆軍;兩種智能車 無人可駕駛[N];科技日報;2003年

4 記者 孫春艷;“科博會”在京開幕[N];吉林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錢臻;基于組合定位技術的多智能車輛合作編隊仿真技術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2年

2 汪明磊;智能車輛自主導航中避障路徑規(guī)劃與跟蹤控制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年

3 劉華軍;面向智能車輛的道路環(huán)境理解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4 李進;視覺導航智能車輛的路徑識別和跟蹤控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5 沈志熙;基于視覺導航的智能車輛在城區(qū)復雜場景中的目標檢測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6 王鋒輝;面向區(qū)域智能運輸的多智能車輛協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7 焦俊;基于多Agent系統(tǒng)的智能車輛自主行駛控制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郭景華;視覺導航式智能車輛橫向與縱向控制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9 李貽斌;ITS智能車輛關鍵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10 胡玉文;城市環(huán)境中基于混合地圖的智能車輛定位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育林;智能車自主駕駛控制系統(tǒng)研制與試驗[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2 邱迎;道路自動識別與控制的智能車系統(tǒng)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3 王蓮花;縮微交通環(huán)境下路口多車協作控制方法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4 潘堯;基于智能車輛立體視覺定位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袁方;基于智能車的自動曝光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6年

6 李曉蕓;考慮避撞的多智能車平臺動態(tài)路徑跟蹤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7 付慧敏;基于鄰域系統(tǒng)和軟優(yōu)化的智能車自動倒車控制算法[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8 武峰;兩輪直立光電導航智能車的研究與實現[D];安徽工程大學;2016年

9 吳祥;基于電磁導航智能車的控制研究及實現[D];安徽工程大學;2016年

10 何求;四輪獨立驅動智能車的整車結構研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6年

,

本文編號:66832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66832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47e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