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現(xiàn)代應急搶險的全地形救援車設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05 20:51
中國是一個地理環(huán)境復雜且地質災害頻發(fā)的國家,由于人們對自然的取用無度,各類災害也進入高發(fā)時期。同時,隨著科技與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國家與個人的資產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因此,災害所造成的損失也隨之增加。地震災害為影響最大的災害之一,然而我國目前的地震應急救援工作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搶險救援車的實際應用作為突發(fā)災害救援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也存在著通過性差、裝載能力低以及綜合功能性差等問題,嚴重降低了救援效率。因此,為全面提高我國的綜合防災、減災和救災能力,更大限度的減少地震災害帶來的損失,就要對搶險救援車做出相應設計改進。本文以以上為設計背景,通過對現(xiàn)代地震救援理論的相關文獻收集與整理,以及對國內外應急搶險救援車現(xiàn)狀的調研與典型案例的收集分析,總結出目前我國搶險救援車的不足與需求。并以地震救援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地震災害救援理論與應急搶險救援車的相關理論,通過對市場上主流搶險救援車的功能特點和地震救援現(xiàn)場的實際需求的剖析,探究全地形應急搶險救援車的功能需求與造型設計策略,從而為日后的應急搶險救援車做理論指導,并根據(jù)所提出的功能需求與設計策略來指導設計實踐。在本次設計實踐過程中,首先根據(jù)前期提...
【文章頁數(shù)】:10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國災害應急救援的發(fā)展
1.1.2 我國應急救援裝備的發(fā)展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動態(tài)分析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3.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3.3 國內外發(fā)展技術缺陷
1.3.4 國內外發(fā)展動態(tài)分析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1 主要研究內容
1.4.2 主要研究目標
1.4.3 論文的研究方法
1.5 課題研究技術路線圖
2 現(xiàn)代地震救援理論及救援車需求概述
2.1 地震災害與搶險救援車的應用
2.1.1 地震災害的類型及特征
2.1.2 地震災害救援的階段劃分
2.1.3 應急搶險救援車輛的類型
2.1.4 應急搶險救援車在地震救援中的作用
2.2 搶險救援理論在救援車中的應用
2.2.1 以人為本的地震救援理念
2.2.2 搜救知識與救援裝備相結合
2.2.3 救援車對于救援的保護作用
2.2.4 救援車為救援現(xiàn)場提供保障
2.3 我國地震救援存在的問題
2.3.1 救援設備工作效率低
2.3.2 設備研發(fā)投入力度小
2.3.3 救援裝備配備不合理
2.4 地震搶險救援對救援車輛的需求
2.4.1 定位及時準確,救援反應迅速
2.4.2 增大搶險力度,提高救援效率
2.4.3 救援協(xié)調運作,確保連續(xù)輸出
2.5 地震搶險救援車應具有的特性
2.5.1 安全的搭載平臺
2.5.2 穩(wěn)重的外觀造型
2.5.3 完備的救援功能
2.5.4 充足的能源供給
3 應急搶險救援車現(xiàn)狀及案例分析
3.1 應急搶險救援車的市場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
3.1.1 應急搶險救援車的市場現(xiàn)狀
3.1.2 應急搶險救援車的發(fā)展前景
3.2 主流應急搶險救援車的功能及特點
3.2.1 美國豪士科Contender應急救援車
3.2.2 德國施林曼TLF2000 型搶險救援車
3.2.3 德國曼恩TG系列應急搶險救援車
3.2.4 美國Rosenbauer應急搶險救援車
3.3 應急搶險救援車的案例分析
3.3.1 汶川大地震的典型救援案例
3.3.2 案例分析及問題總結
3.4 基于現(xiàn)代搶險救援的救援車要求
3.4.1 救援搭載平臺動力化
3.4.2 車廂裝載設備模塊化
3.4.3 救援車設備供能一體化
3.4.4 救援裝備功能的集成化
4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的造型設計與功能探究
4.1 現(xiàn)代搶險救援車設計的概述
4.1.1 現(xiàn)代救援車設計的宏觀過程
4.1.2 現(xiàn)代救援車設計的微觀過程
4.1.3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4.1.4 現(xiàn)代搶險救援車的設計原則
4.2 形式美則在搶險救援車輛造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4.2.1 車身造型的整體與變化
4.2.2 車身造型的穩(wěn)定與動感
4.2.3 車身造型的比例與尺寸
4.2.4 車身造型的節(jié)奏與韻律
4.3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輛的造型設計研究
4.3.1 駕駛室的造型設計研究
4.3.2 乘員室的造型設計研究
4.3.3 起重機的布置設計研究
4.3.4 空氣動力造型設計研究
4.4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輛的功能設計研究
4.4.1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的平臺
4.4.2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的動力
4.4.3 功能布置中的人機工程學
5 全地形應急搶險救援車的設計實踐
5.1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輛的結構與功能設計
5.1.1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的設計任務
5.1.2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的現(xiàn)有信息調研
5.1.3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的結構功能選型
5.2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輛的車身造型設計
5.2.1 方案草圖的構思
5.2.2 方案效果圖設計
5.2.3 前視效果圖設計說明
5.2.4 后視效果圖設計說明
5.2.5 功能效果圖設計說明
6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
致謝
本文編號:3756894
【文章頁數(shù)】:10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國災害應急救援的發(fā)展
1.1.2 我國應急救援裝備的發(fā)展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動態(tài)分析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3.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3.3 國內外發(fā)展技術缺陷
1.3.4 國內外發(fā)展動態(tài)分析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1 主要研究內容
1.4.2 主要研究目標
1.4.3 論文的研究方法
1.5 課題研究技術路線圖
2 現(xiàn)代地震救援理論及救援車需求概述
2.1 地震災害與搶險救援車的應用
2.1.1 地震災害的類型及特征
2.1.2 地震災害救援的階段劃分
2.1.3 應急搶險救援車輛的類型
2.1.4 應急搶險救援車在地震救援中的作用
2.2 搶險救援理論在救援車中的應用
2.2.1 以人為本的地震救援理念
2.2.2 搜救知識與救援裝備相結合
2.2.3 救援車對于救援的保護作用
2.2.4 救援車為救援現(xiàn)場提供保障
2.3 我國地震救援存在的問題
2.3.1 救援設備工作效率低
2.3.2 設備研發(fā)投入力度小
2.3.3 救援裝備配備不合理
2.4 地震搶險救援對救援車輛的需求
2.4.1 定位及時準確,救援反應迅速
2.4.2 增大搶險力度,提高救援效率
2.4.3 救援協(xié)調運作,確保連續(xù)輸出
2.5 地震搶險救援車應具有的特性
2.5.1 安全的搭載平臺
2.5.2 穩(wěn)重的外觀造型
2.5.3 完備的救援功能
2.5.4 充足的能源供給
3 應急搶險救援車現(xiàn)狀及案例分析
3.1 應急搶險救援車的市場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
3.1.1 應急搶險救援車的市場現(xiàn)狀
3.1.2 應急搶險救援車的發(fā)展前景
3.2 主流應急搶險救援車的功能及特點
3.2.1 美國豪士科Contender應急救援車
3.2.2 德國施林曼TLF2000 型搶險救援車
3.2.3 德國曼恩TG系列應急搶險救援車
3.2.4 美國Rosenbauer應急搶險救援車
3.3 應急搶險救援車的案例分析
3.3.1 汶川大地震的典型救援案例
3.3.2 案例分析及問題總結
3.4 基于現(xiàn)代搶險救援的救援車要求
3.4.1 救援搭載平臺動力化
3.4.2 車廂裝載設備模塊化
3.4.3 救援車設備供能一體化
3.4.4 救援裝備功能的集成化
4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的造型設計與功能探究
4.1 現(xiàn)代搶險救援車設計的概述
4.1.1 現(xiàn)代救援車設計的宏觀過程
4.1.2 現(xiàn)代救援車設計的微觀過程
4.1.3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4.1.4 現(xiàn)代搶險救援車的設計原則
4.2 形式美則在搶險救援車輛造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4.2.1 車身造型的整體與變化
4.2.2 車身造型的穩(wěn)定與動感
4.2.3 車身造型的比例與尺寸
4.2.4 車身造型的節(jié)奏與韻律
4.3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輛的造型設計研究
4.3.1 駕駛室的造型設計研究
4.3.2 乘員室的造型設計研究
4.3.3 起重機的布置設計研究
4.3.4 空氣動力造型設計研究
4.4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輛的功能設計研究
4.4.1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的平臺
4.4.2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的動力
4.4.3 功能布置中的人機工程學
5 全地形應急搶險救援車的設計實踐
5.1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輛的結構與功能設計
5.1.1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的設計任務
5.1.2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的現(xiàn)有信息調研
5.1.3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的結構功能選型
5.2 全地形搶險救援車輛的車身造型設計
5.2.1 方案草圖的構思
5.2.2 方案效果圖設計
5.2.3 前視效果圖設計說明
5.2.4 后視效果圖設計說明
5.2.5 功能效果圖設計說明
6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
致謝
本文編號:37568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37568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