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干對銀杏類黃酮代謝及相關調(diào)控基因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3-03-04 19:49
銀杏葉片中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但隨著樹齡的增加,葉片中黃酮類化合物含量逐漸降低,生產(chǎn)實踐中一般采用截干措施來提高銀杏葉黃酮類化合物含量。R2R3-MYB轉(zhuǎn)錄因子作為MYB基因家族中最大的一類家族,同樣參與銀杏類黃酮代謝的調(diào)控。因此,研究截干對銀杏葉類黃酮代謝途徑的影響,探索截干處理下調(diào)控類黃酮代謝相關R2R3-MYB轉(zhuǎn)錄因子差異表達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對銀杏嫁接苗(嫁接成功后生長一年)進行截干處理,研究了生長周期內(nèi)銀杏葉片總黃酮苷、槲皮素、山柰酚、異鼠李素含量的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以及黃酮類化合物總還原力、自由基清除率的變化規(guī)律。為了更準確測定基因表達量,在篩選適合本研究最佳內(nèi)參基因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了截干處理下銀杏類黃酮代謝途徑中的9個關鍵酶結構基因(GbPAL、GbC4H、Gb4CL、GbCHS、GbF3H、GbFLS、GbDFR、GbANS、GbUFGT)表達水平的變化;阢y杏基因組信息開展了R2R3-MYB基因家族的鑒定與分析,通過轉(zhuǎn)錄組學測序技術,篩選了截干后與類黃酮相關的GbR2R3-MYB基因。獲得了2個潛在的GbR2R3-MYB基因(Gb_22884和Gb_3985...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銀杏簡介
1.2 植物類黃酮代謝調(diào)控
1.2.1 植物類黃酮代謝調(diào)控途徑中的結構基因
1.2.2 植物類黃酮代謝調(diào)控途徑中的調(diào)控基因
1.2.3 植物中R2R3-MYB基因家族研究現(xiàn)狀
1.3 銀杏中類黃酮代謝調(diào)控
1.3.1 銀杏中參與類黃酮代謝調(diào)控途徑的相關基因
1.3.2 影響銀杏葉黃酮類化合物積累因子
1.4 截干對植物生長及基因表達的影響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義及技術路線
1.5.1 目的及意義
1.5.2 技術路線
第二章 截干對銀杏黃酮類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性的影響
2.1 材料與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試驗試劑
2.1.3 試驗儀器
2.1.4 試驗方法
2.1.4.1 銀杏葉總黃酮苷含量的測定
2.1.4.2 銀杏葉總還原力的測定
2.1.4.3 銀杏葉自由基清除率的測定
2.2 結果與分析
2.2.1 標準曲線的制定
2.2.2 截干對銀杏葉槲皮素含量的影響
2.2.3 截干對銀杏葉山柰酚含量的影響
2.2.4 截干對銀杏葉異鼠李素含量的影響
2.2.5 截干對銀杏葉總黃酮苷含量的影響
2.2.6 截干對銀杏葉黃酮類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2.3 討論
第三章 截干對銀杏類黃酮代謝相關酶基因表達的影響
3.1 試驗材料與儀器
3.1.1 植物材料
3.1.2 試驗儀器與試劑
3.2 試驗方法
3.2.1 銀杏葉總RNA的提取
3.2.2 銀杏葉第一鏈cDNA的合成
3.2.3 目的基因引物設計
3.2.4 內(nèi)參基因的篩選
3.2.5 相關酶基因結構分析及染色體定位分析
3.2.6 實時熒光定量PCR
3.3 結果與分析
3.3.1 銀杏RNA提取與質(zhì)量檢測
3.3.2 內(nèi)參基因及關鍵酶基因引物特異性分析
3.3.3 候選內(nèi)參基因表達譜分析
3.3.4 候選基因的穩(wěn)定性表達分析
3.3.4.1 ge Norm軟件分析
3.3.4.2 Norm Finder軟件分析
3.3.4.3 Best Keeper軟件分析
3.3.5 候選內(nèi)參基因的可靠性評價
3.3.6 相關酶基因結構分析及染色體定位分析
3.3.7 截干對銀杏相關結構基因表達水平分析
3.4 討論
第四章 銀杏類黃酮相關R2R3-MYB基因篩選及功能分析
4.1 植物材料
4.2 試驗試劑
4.3 試驗儀器
4.4 試驗方法
4.4.1 銀杏轉(zhuǎn)錄組測序分析
4.4.2 銀杏R2R3-MYB基因家族的分析
4.4.2.1 銀杏R2R3-MYB基因家族的鑒定
4.4.2.2 銀杏R2R3-MYB基因家族染色體定位分析
4.4.2.3 銀杏R2R3-MYB基因家族的序列分析
4.4.2.4 銀杏R2R3-MYB基因家族時空表達模式分析
4.4.3 銀杏Gb22884和Gb39852基因的克隆及轉(zhuǎn)化
4.4.3.1 銀杏Gb22884和Gb39852基因引物設計及克隆
4.4.3.2 目的片段與驗證載體連接及連接產(chǎn)物的轉(zhuǎn)化驗證
4.4.3.3 過表達載體的連接與驗證
4.4.3.4 擬南芥的種植及種子的收集
4.4.3.5 農(nóng)桿菌介導的擬南芥轉(zhuǎn)化
4.4.3.6 轉(zhuǎn)基因植株的篩選及檢測
4.5 結果與分析
4.5.1 銀杏Gb R2R3-MYB基因家族分析
4.5.1.1 銀杏Gb R2R3-MYB基因家族染色體定位分析
4.5.1.2 銀杏Gb R2R3-MYB基因家族保守基序預測
4.5.1.3 銀杏Gb R2R3-MYB基因家族結構分析
4.5.1.4 銀杏Gb R2R3-MYB基因家族時空表達模式分析
4.5.2 截干處理對銀杏葉片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
4.5.2.1 銀杏葉RNA-Seq與序列比對
4.5.2.2 截干對銀杏葉基因差異表達分析
4.5.2.3 截干對銀杏差異表達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4.5.2.4 截干對銀杏類黃酮相關結構基因差異表達分析
4.5.2.5 截干對銀杏Gb R2R3-MYB基因差異表達分析
4.5.3 銀杏Gb22884和Gb39852基因的篩選及遺傳轉(zhuǎn)化
4.5.3.1 銀杏Gb22884和Gb39852基因的篩選及差異表達分析
4.5.3.2 銀杏Gb22884和Gb39852基因的克隆轉(zhuǎn)化分析
4.5.3.3 銀杏Gb22884和Gb39852基因的遺傳轉(zhuǎn)化
4.5.3.4 轉(zhuǎn)基因植株的篩選及檢測
4.6 討論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754894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銀杏簡介
1.2 植物類黃酮代謝調(diào)控
1.2.1 植物類黃酮代謝調(diào)控途徑中的結構基因
1.2.2 植物類黃酮代謝調(diào)控途徑中的調(diào)控基因
1.2.3 植物中R2R3-MYB基因家族研究現(xiàn)狀
1.3 銀杏中類黃酮代謝調(diào)控
1.3.1 銀杏中參與類黃酮代謝調(diào)控途徑的相關基因
1.3.2 影響銀杏葉黃酮類化合物積累因子
1.4 截干對植物生長及基因表達的影響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義及技術路線
1.5.1 目的及意義
1.5.2 技術路線
第二章 截干對銀杏黃酮類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性的影響
2.1 材料與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試驗試劑
2.1.3 試驗儀器
2.1.4 試驗方法
2.1.4.1 銀杏葉總黃酮苷含量的測定
2.1.4.2 銀杏葉總還原力的測定
2.1.4.3 銀杏葉自由基清除率的測定
2.2 結果與分析
2.2.1 標準曲線的制定
2.2.2 截干對銀杏葉槲皮素含量的影響
2.2.3 截干對銀杏葉山柰酚含量的影響
2.2.4 截干對銀杏葉異鼠李素含量的影響
2.2.5 截干對銀杏葉總黃酮苷含量的影響
2.2.6 截干對銀杏葉黃酮類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2.3 討論
第三章 截干對銀杏類黃酮代謝相關酶基因表達的影響
3.1 試驗材料與儀器
3.1.1 植物材料
3.1.2 試驗儀器與試劑
3.2 試驗方法
3.2.1 銀杏葉總RNA的提取
3.2.2 銀杏葉第一鏈cDNA的合成
3.2.3 目的基因引物設計
3.2.4 內(nèi)參基因的篩選
3.2.5 相關酶基因結構分析及染色體定位分析
3.2.6 實時熒光定量PCR
3.3 結果與分析
3.3.1 銀杏RNA提取與質(zhì)量檢測
3.3.2 內(nèi)參基因及關鍵酶基因引物特異性分析
3.3.3 候選內(nèi)參基因表達譜分析
3.3.4 候選基因的穩(wěn)定性表達分析
3.3.4.1 ge Norm軟件分析
3.3.4.2 Norm Finder軟件分析
3.3.4.3 Best Keeper軟件分析
3.3.5 候選內(nèi)參基因的可靠性評價
3.3.6 相關酶基因結構分析及染色體定位分析
3.3.7 截干對銀杏相關結構基因表達水平分析
3.4 討論
第四章 銀杏類黃酮相關R2R3-MYB基因篩選及功能分析
4.1 植物材料
4.2 試驗試劑
4.3 試驗儀器
4.4 試驗方法
4.4.1 銀杏轉(zhuǎn)錄組測序分析
4.4.2 銀杏R2R3-MYB基因家族的分析
4.4.2.1 銀杏R2R3-MYB基因家族的鑒定
4.4.2.2 銀杏R2R3-MYB基因家族染色體定位分析
4.4.2.3 銀杏R2R3-MYB基因家族的序列分析
4.4.2.4 銀杏R2R3-MYB基因家族時空表達模式分析
4.4.3 銀杏Gb22884和Gb39852基因的克隆及轉(zhuǎn)化
4.4.3.1 銀杏Gb22884和Gb39852基因引物設計及克隆
4.4.3.2 目的片段與驗證載體連接及連接產(chǎn)物的轉(zhuǎn)化驗證
4.4.3.3 過表達載體的連接與驗證
4.4.3.4 擬南芥的種植及種子的收集
4.4.3.5 農(nóng)桿菌介導的擬南芥轉(zhuǎn)化
4.4.3.6 轉(zhuǎn)基因植株的篩選及檢測
4.5 結果與分析
4.5.1 銀杏Gb R2R3-MYB基因家族分析
4.5.1.1 銀杏Gb R2R3-MYB基因家族染色體定位分析
4.5.1.2 銀杏Gb R2R3-MYB基因家族保守基序預測
4.5.1.3 銀杏Gb R2R3-MYB基因家族結構分析
4.5.1.4 銀杏Gb R2R3-MYB基因家族時空表達模式分析
4.5.2 截干處理對銀杏葉片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
4.5.2.1 銀杏葉RNA-Seq與序列比對
4.5.2.2 截干對銀杏葉基因差異表達分析
4.5.2.3 截干對銀杏差異表達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4.5.2.4 截干對銀杏類黃酮相關結構基因差異表達分析
4.5.2.5 截干對銀杏Gb R2R3-MYB基因差異表達分析
4.5.3 銀杏Gb22884和Gb39852基因的篩選及遺傳轉(zhuǎn)化
4.5.3.1 銀杏Gb22884和Gb39852基因的篩選及差異表達分析
4.5.3.2 銀杏Gb22884和Gb39852基因的克隆轉(zhuǎn)化分析
4.5.3.3 銀杏Gb22884和Gb39852基因的遺傳轉(zhuǎn)化
4.5.3.4 轉(zhuǎn)基因植株的篩選及檢測
4.6 討論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7548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7548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