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白術(shù)散對菌群失調(diào)腹瀉小鼠腸道黏膜細菌及乳糖酶基因多樣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2-10 05:45
目的:探究七味白術(shù)散對菌群失調(diào)腹瀉小鼠腸道黏膜細菌及細菌乳糖酶基因多樣性的影響,設(shè)計并篩選腸道黏膜細菌乳糖酶基因最佳引物,從腸道黏膜細菌及細菌乳糖酶基因多樣性角度揭示七味白術(shù)散治療菌群失調(diào)腹瀉的療效機理。方法:造模實驗設(shè)正常組和模型組,治療實驗設(shè)正常組、模型組和七味白術(shù)散治療組,通過正常組灌胃無菌生理鹽水,模型組灌胃混合抗生素溶液(23.33mL·kg-1·d-1)造模,0.35mL/(只·次),一天2次,連續(xù)5天,建立小鼠菌群失調(diào)腹瀉模型。治療時,在造模結(jié)束后,七味白術(shù)散治療組按臨床等效用藥劑量,灌胃七味白術(shù)散湯劑[0.16 g/(kg·d)],正常組和模型組(自然恢復組)灌胃無菌生理鹽水,0.35mL/(只·次),一天2次,連續(xù)3 d。在造模和治療結(jié)束后,分別提取小鼠空腸到回腸段黏膜,提取小鼠腸道黏膜細菌宏基因組DNA,分別對細菌16S rDNA的V3+V4可變區(qū)及細菌乳糖酶基因進行PCR擴增,并通過Miseq高通量測序分析小鼠腸道黏膜細菌及細菌乳糖酶基因多樣性的變化。結(jié)果:(1)細菌16S rDNA測序分析表明,菌群失調(diào)腹瀉抗生素造模后...
【文章來源】: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13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圖文】:
抗生素造模對小鼠腸道黏膜細菌OTU數(shù)目的影響
圖 2.2 抗生素造模對小鼠腸道黏膜細菌多樣性的影響Fig 2.2 Effects of antibiotics on the intestinal mucosa bacterial diversity.注:mck:正常組;mmd:模型組。Note: mck: normal group; mmd: model group.2.2.2Beta 多樣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 主成分圖中的樣本距離可以反映樣本組成的相似度,距離越近代表樣本組成越相似,還可找出兩組樣本微生物組成發(fā)生偏移的疑似影響因素。從圖 2.3 中可以看出,主成分變量 1 為 96.67%,主成分變量 2 為 1.71%,正常組樣本相對集中,模型組樣本相對離散,且正常組和模型組樣本的距離較遠,提示兩組樣本的微生物組成差異較大,能明顯的區(qū)分開,提示抗生素明顯改變了小鼠的腸道黏膜菌群結(jié)構(gòu)。
圖 2.3 正常組和模型組腸道黏膜菌群的 PCA 分析Fig 2.3 PCA analysis of intestinal mucosa microbiota in normal and model groups注:mck:正常組;mmd:模型組。Note: mck: normal group; mmd: model group.主坐標分析(PCoA) 主坐標分析圖中(圖 2.4)二個主成分因子所能解釋的原始數(shù)據(jù)中的差異占到 98.1%,第一主成分因子為 88.7%,第二主成分因子為9.4%。圖中樣品 mck2 和 mck3 距離近,mck1 相對較遠;樣品 mmd1、mmd2 和mmd3 之間距離較遠且分別與 mck1、mck2、mck3 距離也較遠,提示正常組內(nèi)部樣品的細菌相似性較高,模型組不僅內(nèi)部細菌差異性大,與正常組比較差異性也較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七味白術(shù)散對菌群失調(diào)腹瀉小鼠腸道細菌多樣性的影響[J]. 郭抗蕭,彭買姣,彭昕欣,惠華英,譚周進. 微生物學通報. 2018(07)
[2]T淋巴細胞亞群與NK細胞檢測在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治療中的意義探討[J]. 彭梅,魯小龍,張雷,徐虹. 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 2018(03)
[3]中藥干預(yù)腸道菌群改善腸黏膜屏障功能的研究進展[J]. 袁榴翼,李小錦,尹清晟,許夢習,韓娟,張艷軍,莊朋偉. 中草藥. 2018(08)
[4]腸道微生態(tài)與腸黏膜屏障研究進展[J]. 田慧,趙紅靚,楊琳,王娜. 基礎(chǔ)醫(yī)學與臨床. 2018(03)
[5]中藥對腸道黏膜免疫保護的影響及其意義[J]. 龍承星,郭艷芳,劉婭薇,彭昕欣,譚周進.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17(35)
[6]Diversity of bacterial lactase genes in intestinal contents of mice with antibiotics-induced diarrhea[J]. Cheng-Xing Long,Lu He,Yan-Fang Guo,Ya-Wei Liu,Nen-Qun Xiao,Zhou-Jin T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7(42)
[7]抗生素所致菌群失調(diào)腹瀉小鼠腸道乳糖酶活性的研究[J]. 惠華英,賀璐,彭昕欣,鄧艷玲,舒蘭,譚周進,彭買姣. 中國預(yù)防獸醫(yī)學報. 2017(09)
[8]中藥對腸道消化酶活性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 賀璐,龍承星,劉又嘉,肖嫩群,譚周進. 中藥材. 2017(08)
[9]腸道細菌乳糖酶基因多樣性分析通用引物[J]. 龍承星,賀璐,劉又嘉,惠華英,譚周進,李丹丹. 應(yīng)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 2017(04)
[10]加味大承氣湯對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血清炎癥因子及細胞凋亡的影響[J]. 郇義超,趙佳.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7(07)
碩士論文
[1]七味白術(shù)散治療兒童脾虛濕盛型腹瀉的療效評價研究[D]. 趙岳.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6
[2]泄瀉的古今診療概況[D]. 高湛.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0
[3]益生菌對重型顱腦傷大鼠腸道吸收能力的影響[D]. 于曉燕.第三軍醫(yī)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532014
【文章來源】: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13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圖文】:
抗生素造模對小鼠腸道黏膜細菌OTU數(shù)目的影響
圖 2.2 抗生素造模對小鼠腸道黏膜細菌多樣性的影響Fig 2.2 Effects of antibiotics on the intestinal mucosa bacterial diversity.注:mck:正常組;mmd:模型組。Note: mck: normal group; mmd: model group.2.2.2Beta 多樣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 主成分圖中的樣本距離可以反映樣本組成的相似度,距離越近代表樣本組成越相似,還可找出兩組樣本微生物組成發(fā)生偏移的疑似影響因素。從圖 2.3 中可以看出,主成分變量 1 為 96.67%,主成分變量 2 為 1.71%,正常組樣本相對集中,模型組樣本相對離散,且正常組和模型組樣本的距離較遠,提示兩組樣本的微生物組成差異較大,能明顯的區(qū)分開,提示抗生素明顯改變了小鼠的腸道黏膜菌群結(jié)構(gòu)。
圖 2.3 正常組和模型組腸道黏膜菌群的 PCA 分析Fig 2.3 PCA analysis of intestinal mucosa microbiota in normal and model groups注:mck:正常組;mmd:模型組。Note: mck: normal group; mmd: model group.主坐標分析(PCoA) 主坐標分析圖中(圖 2.4)二個主成分因子所能解釋的原始數(shù)據(jù)中的差異占到 98.1%,第一主成分因子為 88.7%,第二主成分因子為9.4%。圖中樣品 mck2 和 mck3 距離近,mck1 相對較遠;樣品 mmd1、mmd2 和mmd3 之間距離較遠且分別與 mck1、mck2、mck3 距離也較遠,提示正常組內(nèi)部樣品的細菌相似性較高,模型組不僅內(nèi)部細菌差異性大,與正常組比較差異性也較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七味白術(shù)散對菌群失調(diào)腹瀉小鼠腸道細菌多樣性的影響[J]. 郭抗蕭,彭買姣,彭昕欣,惠華英,譚周進. 微生物學通報. 2018(07)
[2]T淋巴細胞亞群與NK細胞檢測在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治療中的意義探討[J]. 彭梅,魯小龍,張雷,徐虹. 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 2018(03)
[3]中藥干預(yù)腸道菌群改善腸黏膜屏障功能的研究進展[J]. 袁榴翼,李小錦,尹清晟,許夢習,韓娟,張艷軍,莊朋偉. 中草藥. 2018(08)
[4]腸道微生態(tài)與腸黏膜屏障研究進展[J]. 田慧,趙紅靚,楊琳,王娜. 基礎(chǔ)醫(yī)學與臨床. 2018(03)
[5]中藥對腸道黏膜免疫保護的影響及其意義[J]. 龍承星,郭艷芳,劉婭薇,彭昕欣,譚周進.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17(35)
[6]Diversity of bacterial lactase genes in intestinal contents of mice with antibiotics-induced diarrhea[J]. Cheng-Xing Long,Lu He,Yan-Fang Guo,Ya-Wei Liu,Nen-Qun Xiao,Zhou-Jin T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7(42)
[7]抗生素所致菌群失調(diào)腹瀉小鼠腸道乳糖酶活性的研究[J]. 惠華英,賀璐,彭昕欣,鄧艷玲,舒蘭,譚周進,彭買姣. 中國預(yù)防獸醫(yī)學報. 2017(09)
[8]中藥對腸道消化酶活性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 賀璐,龍承星,劉又嘉,肖嫩群,譚周進. 中藥材. 2017(08)
[9]腸道細菌乳糖酶基因多樣性分析通用引物[J]. 龍承星,賀璐,劉又嘉,惠華英,譚周進,李丹丹. 應(yīng)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 2017(04)
[10]加味大承氣湯對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血清炎癥因子及細胞凋亡的影響[J]. 郇義超,趙佳.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7(07)
碩士論文
[1]七味白術(shù)散治療兒童脾虛濕盛型腹瀉的療效評價研究[D]. 趙岳.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6
[2]泄瀉的古今診療概況[D]. 高湛.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0
[3]益生菌對重型顱腦傷大鼠腸道吸收能力的影響[D]. 于曉燕.第三軍醫(yī)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5320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5320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